鄧穎
摘 要:立足新建學校,從尋找課本以外的文化知識,構建各具特色的校本課程;落實硬件配套,給予物質保障的校本課程;借力打力,發揮優勢資源的校本課程;提高教師專業能力,展現師能的校本課程;培養學生素養,藝術文化融合的校本課程五個方面課程開發,培養興趣愛好,發展個性特長,開展素質教育,提升藝術文化素養。
關鍵詞:新建學校;校本課程;素養
我所在的學校是一所新建的公辦學校,以“令文齊武,守正出新”為辦學理念,圍繞立德樹人的總體目標構建致力于學生素養發展的教學新樣態。學校在開足國家開設的所有課程以外,開設了14門校本課程,主要包括藝術方面的校本課程和文化方面的校本課程。學校非常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提升全校藝術文化素養也適應了當前教育形勢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全校每周兩次的校本課堂開設,豐富了學生的文化藝術生活。
一、各具特色的校本課程——尋找課本以外的文化知識
了解課本以外的文化知識是非常重要的。我校校本課程一是《今朝時政》,開展這門課的目的是以及時讓學生了解國內、國際重大時政現象為教學內容,引領學生關注國家發展、國際形勢,開闊眼界,培養全球意識,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增強使命感、責任感,為實現偉大中國夢而努力學習。校本課程二是《尋找課堂外的歷史》,激發學生對歷史學科的興趣,提高歷史課的學習效果。校本課程三是《奇趣大自然》,讓學生走向自然,走進自然界中的各種生物,享受它們獨特的風采。校本課程四是《詩教興趣社》,隨著語文課改的深入,國家領導人對古典文化的重視,古詩詞教學也越來越受到關注。本校開設的詩教興趣課程基于語文課堂,又高于語文課堂,在提高古詩文閱讀和欣賞水平以及審美情趣、豐富學生的知識之外,力爭讓學生在學習中達到創作詩詞的能力。校本課程五是《科技之光》,以科技為主題的創新型社團本著培養學生科技興趣的宗旨,從動手動腦實踐的多樣化開展活動,營造認識科技、探索科技的良好氛圍,“玩”中學、學中“玩”,開展小制作、小發明等創作活動,以賽促發展、促提升,實現感知科技(興趣)—了解科技(認識)—體驗科技(實踐)—探索科技(創造)的轉變。這些校本課程的開設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和課本以外的文化,深受學生的喜愛。
二、硬件配套的校本課程——給予校本實施的物質保障
我們學校的硬件設施配套完善齊全。舞蹈房設計新穎、燈光明亮,有音響、鏡子、地板、把桿、更衣室等設備,室內籃球場標準、寬敞、干凈整潔,還有大的電子屏。書法教室有專業的書法工具、書法桌椅和其他設備,配套完整,還有校園高爾夫訓練場地和先進的高爾夫裝備以及專業的音樂教室和美術教室。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踐,離不開學校這些先進的教學實施和硬件條件,所以說,我校的學生是幸福指數較高的首屆學子,校園環境優美,教學實施先進齊全,在專業教師的帶領和指導下,打造學校的特色課程,加上一流的硬件設施,兩者相結合,相輔相成,才能使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踐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借助資源的校本課程——發揮課程實踐的優勢
根據我校實際情況,我校在外界聘請了專業教師參與校本課程的教學工作,以專業知識技能和豐富的教學經驗讓學生獲取更加有趣的社團活動,比如,一個是書法校本課程的開設,書法教師是一名資深的書法家,他對書法有一定的認識和專業素養。書法也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文化及藝術,歷史悠久,藝術青春常在,書法時刻散發著古老藝術的魅力,深受很多中學生的喜愛。另一個是校園高爾夫校本課程,它作為一項以綠色、陽光、氧氣、友誼為屬性,具備高雅社交功能的新時代體育運動,學生運動過程中可以提升高爾夫球技和身體素質,也能切身感受到這個項目誠信、自律的運動特征,使學生在校園高爾夫校本課程的鍛煉中提升自立、自信、堅韌、進取、集中注意力等各項優秀品質。
四、展現師能的校本課程——提高教師施教的專業能力
校本課程的開發,不僅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更能展示教師的基本技能和水平,使教師能鍛煉和發揮自己的特長,促使教師不斷改變教育教學方法和對策,教授更有效的教學內容讓所有學生喜歡,透過校本課程的開發,進一步培養具有教育潛力和較高綜合素質的教師團隊。每學期結束,校本課程都要開設一節展示課,這本身對教師本人來說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學校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透過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指導學生等手段和途徑,讓每一位學生的個性都得到有效的發展,并以此為契機,爭創學校特色,努力提升教學質量,最終促使學校、教師、學生共同成長。
總之,我們新建學校校本課程的開發堅持自愿自主、靈活開放的原則,給學生想象、創造的空間,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發展個性特長,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自我完善的潛力。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實現目標多元資料寬泛,用心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和審美潛力,陶冶情操,增進身心健康,使學生熱愛生活,適應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