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會霞
摘 要:計算能力的培養對學生數學學習來說是非常關鍵的,甚至會影響到他們以后的理科學習。但是縱觀這幾年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方法,還是停在過去的傳統里,沒有改進,缺少創新。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對計算學習的認識,更影響學生計算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計算教學;創新;方法
計算在數學學習中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所以學生從幼兒園的珠心算,到用實物計數器,到小學一二年級的口算、心算等,再到以后各種各樣的計算,如加減乘除、混合運算、乘法分配律簡算、拆數加減等等,都可以看出計算在數學學習中的重要性,可以說它是貫穿數學學習始終的。但是從固有不變的教學方法來說,計算教學沒有被引起重視,傳統講解、單一練習,不但弱化了數學計算教學的魅力和趣味性,還突出了數學的枯燥、乏味,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進而影響數學計算的教學質量。所以,作為小學高年級數學老師,在教學中我們一定要突出計算教學的重要性,結合新時代學生的學習需要,創新方法、改變策略,使計算教學走出枯燥、單一的困境,且具有趣味性、多樣性,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愛上對數學計算知識的學習,愛上數學學習,為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打好基礎。
一、找到核心知識點,提高計算速度
雖然計算是小學數學中比較簡單的內容,老師在教學中也會把注意力傾斜在其他知識點上,對于計算的教學節奏比較快,內容比較集中,感覺計算就是加減乘除,簡單、易操作,沒有什么可講的,只要會加減,會乘除,就能算出結果。其實不然,計算既然貫穿小學數學始終,甚至在學生以后的理科學習中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說明它不僅是數學的基礎、靈魂,它的每一個知識點也是值得研究的、總結的,計算也不例外。這樣我們才能發現數學真正的魅力,才能真正讓學生愛上計算,并提高學生計算的準確率。比如,分數的計算、乘法交換律的計算等,都會因為其知識點的不同,計算也有所不同。而只有掌握了每類計算題中的核心知識點,如“兩個分數相乘,肯定是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約分記得約分”,這樣計算才能既快又準確,同時還能深化學生對計算本質的認識,使學生知其一,也知其二,而不是糊里糊涂得出結果,萬事大吉。
二、勤寫教學筆記,幫助學生避開計算的坑
不管是在語文教學中,還是數學教學中,有一環節每個老師都非常重視,而且幾乎每節課上都會認真去做,且以此來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這個環節就是改錯、總結。在課堂練習中,老師發現了學生的錯誤,第一反應就是讓他們及時改正,并引導他們進行總結,把出錯的原因找出來,引起注意,避免再犯同樣的錯。但遺憾的是,筆者在調查中發現,老師自己卻很少寫總結、寫教學隨筆,就是把自己在教學中發現的不足、得到的啟發、感悟或者靈感寫下來,幫助自己教學的創新,尤其是計算,這類看似簡單實則復雜、易錯的教學內容中,老師更要用心去寫教學隨筆。我們計算是一個從0到10,到無窮盡的過程,在計算教學中老師肯定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靈感或者感悟,或者學生在計算中常犯的錯誤,老師在教學中容易忽視的知識點,計算中注意事項等,老師一定要善于寫教學隨筆,把它記下來,進行總結。然后在帶領學生回顧或復習的時候,把這些發現傳授給學生,也可以讓這些發現、總結幫助自己在教學中不斷創新,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使師生雙方受益。
三、抓好過渡、銜接,夯實學生的計算基礎
小學高年級的計算,是從一二年級的簡單認數、計算中過渡來的,也是從三四年級的讀數、寫數、加減法計算、分數乘除法計算中過渡來的,這樣學生才能一步步接觸更復雜的計算類型,計算題目和更深入的計算理論知識。所以,筆者認為,高年級的計算教學創新,教學效率的提升,其基礎一定建立在低年級、中年級計算的基礎上。首先,老師要對中、低年級的計算教學引起注意,不要以為內容簡單,就加快節奏,要一步步講解,并通過練習扎實學生的計算能力;其次,關于計算的一些概念、公式、單位換算律等,一定要讓學生牢記,這樣學生在高年級的計算學習中,才能胸有成竹,學好更復雜、更深入的計算知識,才能有助于學生理解課堂上的知識,為老師的創新教學創造條件,也為高效課堂做好鋪墊。
總之,計算是數學的靈魂,它在數學教與學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作為小學數學老師,為了更好地提升高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數學成績,激發他們對數學以及計算知識的興趣,創新方法、改變策略,是每個數學老師都需不斷研究的課題。
參考文獻:
[1]楊英蘭.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2):78.
[2]江朝蘭.淺析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有效策略[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19(2):48.
[3]陳彩琴.提高小學高年級數學計算能力的有效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8(29):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