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志堅
摘 要:生活和教育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在教學中應用生活事例有利于強化教學效果,同時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以過敏反應為例,對高中生物學教學生活化開展進行研究,以望提供相關借鑒。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生活化;過敏反應
生活化教學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更加注重生活事例的引入,是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深度踐行。過敏反應作為2019年新人教版高一生物教材的重要內容,屬于液體免疫的拓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能僅記住文字概念和特點,還要加強對免疫功能的理解。而教學生活化開展,可以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內化。
一、學情和教材分析
本節課所面向的對象為高一學生,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已經形成,能夠對問題進行獨立的思考,探究新知識的欲望十分強烈。通過對體液免疫的學習,可以對體液免疫概念和過程進行深層次的理解,為過敏反應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過敏反應選自2019新人教版高中一年級生物教材,主要由三部分內容構成,分別是過敏反應的概念、過敏反應的特點和過敏反應的機制。教材對特點和機制的介紹較為籠統。如果采用傳統教學方式,會導致學生無法理解所學知識,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結合生活事例,使學生對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進一步加深[1]。
二、過敏反應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第一,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過敏反應的原理,并在此基礎上形成正確的平衡觀念。
第二,通過分析生活事例的方式,對過敏反應的一般特性進行歸納和概括。
第三,通過對比成因和概念,對不同情境下引起的皮膚紅腫的原因進行分析,培養學生的探究思維。
第四,引導學生對教師所列舉的過敏事例進行關注,并嘗試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為過敏反應特點和反應機制,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將其作為重點教學內容。
三、高中生物學教學生活化開展過程
(一)生活事例的導入和引入相關概念
教師在過敏反應教學開始后,首先利用多媒體展示了一張圖片,圖片內容為皮膚泛紅的小男孩,在展示圖片后,教師對學生說這種現象在生活中并不罕見,請大家利用所學知識判斷小男孩的皮膚是過敏性皮膚,還是敏感性皮膚。
在圖片導入完成后,教師對過敏反應的概念進行了呈現,這個概念是已經產生免疫的機體,再次接受抗原時所發生的組織損傷及功能紊亂。之后,對學生提出了如下問題:引起過敏反應的原因是什么?在此基礎上,將過敏原引入課堂教學之中,同時列舉與吸人型、食人型和藥物過敏有關的案例。比如:有些人在喝了牛奶后會出現過敏反應,但有些人卻沒有任何癥狀,然后組織學生利用本節課所學知識進行分析論證,促使其得出過敏原具有個體差異性的特征。
(二)反應機制和特點的教學
教師以花粉過敏為例,對過敏反應動態過程進行揭示,同時借助概念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一過程。花粉過敏反應動態過程如下:花粉作為過敏原被機體吸收,然后機體會產生抗體對過敏原進行吸附,最后由部分細胞釋放活性物質,機體會因此出現各種過敏反應,如蕁麻疹、過敏性鼻炎、腹瀉和休克等,嚴重時,甚至會使機體生命安全受到威脅。
在學生掌握反應機制后,教師可以列舉祖孫三代過敏史這個生活中的事例,并提出以下幾點問題:第一,祖孫三代在接觸過敏原后會立刻產生反應,與普通人注射乙肝疫苗在30天后產生抗體相比,在反應速度上表現出什么特點?第二,祖孫三代的過敏反應都會破壞機體內環境穩態,試分析反應程度。第三,在遠離過敏原一段時間后,祖孫三代的過敏癥狀會消失,試分析癥狀消退速度。第四,過敏原存在個體差異,與之相對應的過敏反應所具備的特征是什么?第五,機體產生的抗體導致部分細胞活化,生活事例中的祖孫三代都曾出現過類似癥狀,雖然過敏原存在差異,但三者體內卻擁有相同的抗體基因,試分析過敏特性。學生在經過小組討論后,成功解答了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學生所給出的答案分別為消退速度快、反應速度快,且極為強烈、個體差異性顯著和存在遺傳傾向。由此可見,生活化事例的融入,可以讓學生對過敏反應的機制和特點進行深層次的認知和理解[2]。
(三)對比過敏皮膚和敏感皮膚
學生在掌握上述知識后,對過敏反應已經有了深刻的認知,此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過敏皮膚的概念及原理進行總結,在總結后,學生即可掌握已經存在過敏癥狀的皮膚,就是所謂過敏皮膚的概念。接下來,教師需要對敏感皮膚的概念進行介紹,然后讓學生通過對比的方式,了解二者的不同,并分析其兩種癥狀的成因。皮膚在外界因素的影響下逐漸變薄,其防護能力下降,長期處于敏感狀態是敏感皮膚的成因。而過敏皮膚的成因為在過敏原的刺激下,機體會產生免疫應答,使自身細胞遭受攻擊,機體因損傷而產生的過敏癥狀。最后,教師應該讓學生回答什么是過敏性和敏感性皮膚的問題。這個教學過程,教師需要通過構建生活情境的方式完成。比如:媽媽因為長期使用化妝品導致皮膚受損,可得出媽媽的肌膚為敏感性肌膚,在出現損傷后,大家一定要勸誡媽媽停止使用化妝品。
綜上所述,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生活化教學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幫助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因此,教師在教學開始前應收集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生活事例,并將其融入教學中,從而發揮生活化教學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李招富.淺談高中生物學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研究[J].中學生物教學,2020(30):8-10.
[2]胡天心.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生物學教學生活化的實踐研究[J].教育界,2020(33):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