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碧云
摘 要:語法實為高中英語教學中較為難學的一部分,如單詞詞組的記憶,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尋找適合的記憶方法,而語法如同數學學科中運用公式一般,存在多種情況。語法的運用以及判斷需要學生通過所學知識以及經驗對語法進行判斷,這其中不僅應當避免語法混雜,更應當保持學生對繁雜語法學習的樂趣。綜上而言,語法的學習并不容易,這需要高中英語教師多費些時間和精力以教導。因此,主要從主題語篇的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相關實踐方法等方面進行一定程度的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主題語篇;實踐策略
基于主題語篇的高中英語語法需要從語言的角度有機地結合語言的形式、意義和用法進行探索。關于該方面的實踐策略眾多,但筆者以為,教師對以主題語篇為基礎的高中英語語法的教學不可放松對待,適合自身的方式方法是最正確的教學方法,教師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以及相應的探索:利用及結合互聯網進行教學;舉辦主題式課堂,進行主體化語法教學;不定時舉辦語法小活動以保持乃至提升學生學習語法的興趣等。
一、線上線下相結合,翻轉課堂
在如今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手機、平板、筆記本等電子產品隨處可見。同樣,信息化潮流充斥在社會的各個角落。對于基于主題語篇的高中英語語法的教學,教師除了可以在日常學習中運用課本上的內容進行授課,也可以借助互聯網進行教學。例如,在人教版必修3 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的課文中,教師可在課前事先通過指定的教學軟件布置相關的適量的語法任務,使學生在上課之前大體掌握該篇文章中的語法,以這樣的形式對上課內容中的語法部分進行一定程度的了解,該措施有利于提升教師授課時的效率。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亦可指導學生與外國友人(聊天軟件線上好友)進行一定的交流,如同朋友一般的交流互動,從興趣愛好、日常生活等方面分享,通過口語的運用增強學生對語法的熟練程度,且具有一定的鞏固作用。
二、采取主題式課堂,進行主體化語法教學
英語的提升不僅包括在期中、期末這類測試中的書面表達中,更重要的是英語作為一門外語,也是一種在日常生活中交流的工具。正因如此,教師需要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且可以采取主題式課堂,進行主體化語法教學[1]。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1 Unit 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中,教師可以采取主題式課堂的教學方法,以“English”為主題進行教學,同時圍繞“English”進行課外拓展,并在拓展中加入適當的語法知識進行授課,如在課堂上組織學生討論英語與中文的表達思維的區別以及在英語環境背景下的西方生活等。與此同時,教師應當秉持主體化教學的原則,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認知層面和學習進度等方面作為起始點進行教學,教學進度應當時刻以學生的學習進度為主。
三、不定時舉辦語法小活動深入學習主題語篇
在日常英語教學中,教師不難發現學生的學習存在只讀課本的情況。當然,高中英語教材中的內容與日常生活聯系緊密,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觸到。但是筆者以為,只讀“圣賢書”對于一名學生而言是較難保持其學習興趣的,如果在目標不堅定時,學生有可能會產生厭惡的情緒。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可不定時舉辦語法小活動,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調節枯燥的日常學習生活增添生趣。例如,在人教版必修5中的Unit 3主題為“Life in the future”的課文中,教師可以通過設計小活動,如布置學生想象其未來的生活(對未來自身生活的向往),并借助一定的道具(服飾、布景、ppt等)進行展示演說,與教師以及同學分享,在分享的過程中,學生能夠運用語法,將語法融入生活,融入自身的表達習慣中,如此一來,學生在之后的主題語篇中亦能較好地運用所學語法。
四、結語
關于基于主題語篇的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實踐策略有眾多,筆者以為,教師可嘗試結合上文提及的利用互聯網進行教學;舉辦主題式課堂,進行主體化語法教學;不定時舉辦語法小活動以保持乃至提升學生學習語法的興趣等,促進高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畢少琴.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高中英語語法教學實踐例析[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20,22(1):37-44.
[2]林小丹.高中英語教材中記敘文的態度資源分析:以人教版(必修)為例[D].漳州:漳州師范學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