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謝軍
摘 要:對于學生而言,創造性思維可以促進其智力發展,對加強學生邏輯推理能力、激發學生想象力具有重要幫助。同時,創造性思維是腦力勞動的過程,對于思維相對成熟的高中生而言,需要重點培養,以此加強其物理學習能力。這其中,物理教師需要立足多個角度培養其創造性思維,應積極開展物理教學活動,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不斷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學生立足多個角度看待物理問題,進而加強其物理學習成績。
關鍵詞:創造性思維;高中物理;教學研究
物理學科具備實踐性與綜合性,需要借助大量實驗論證物理理論。針對高中生而言,許多學生在接觸物理知識時會產生一定的畏難心理,認為物理概念與物理實驗抽象復雜,進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對此,物理教師需要從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入手,使學生逐漸具備創新能力,運用多種方法、多種思維解決物理問題,以此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高效參與物理教學活動。
一、通過知識拓展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
教師在講解新的物理知識前,可以引導學生自主搜集物理知識學習資源,并結合個人學習方法,構建完整的物理知識體系。同時,教師可以圍繞教材實驗,為學生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以此激發學生創新思維。例如,在開展“電磁感應”實驗時,教師需要準備鋁管、吸盤等材料,但有時會存在材料不全的問題,此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前準備長針、泡沫塊等常見材料。隨后,在課堂進行實驗時,在教師的幫助與指導下進行改造操作,完成相應的實驗內容。針對“電磁感應”實驗而言,需要學生采用磁性鐵管和鋁管進行具有對比性的落體實驗。在實驗前,學生必須閱讀課本內容,在掌握大概知識后進行操作,以此掌握電磁感應的知識與基本思路。這其中,教師需要認真輔導學生,幫助學生找出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使學生更好地總結學習經驗。此外,教師還可以在課下鼓勵學生借助互聯網自主搜集物理知識與學習資源,進一步拓展電磁感應知識,使學生掌握的知識面更加廣泛,這對促進學生創新思維具有重要幫助。
二、完善知識體系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在物理教學中,學生理解物理概念、分析并解決物理問題是需要一定過程的。學生只有全面思考,才能知道自己掌握了哪些物理知識與技能。對此,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構建物理知識體系,使學生在構建知識體系的過程中明確自己存在的學習問題與缺陷,進而開展針對性改進。這其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學習后進行課后總結,并將常見錯誤記錄在錯題本中進行高效的整理工作。例如,學生在手工制作實驗器材時,可以意識到實驗中需要注意什么,如進行電磁感應實驗時,學生會運用已學知識,開展相應的實驗操作,進而聯想到后續的實驗過程。此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討論,說出自己對實驗操作的見解與想法。在學生完成實驗后,結合教師的講解進行知識總結,隨后明確自己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通過此種方式,學生互換想法,并逐漸完善其知識體系,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學生深刻領悟物理知識,對促進其綜合能力的發展極其有益[1]。
三、通過動手實踐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
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為了激發學生腦子中深層次的東西。在開展物理教學時,教師需要將知識講解提升為核心內涵的培養,還需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力,幫助其轉化物理知識,做到真正理解、吸收,這才是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核心所在。這其中,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是幫助其轉化知識、提升物理素養的重要舉措。在實驗教學中,教師需要鼓勵學生,不能因為害怕實驗失誤而畏懼操作,應要求學生認真分析、敢于動手,才能真正應用物理知識,強化學生對物理概念的掌握。例如,在初次學習“電磁感應”時,大多數學生對本知識點存在歧義,此時教師需要結合其學習思路,通過組織學生討論,進行思維碰撞與交流,并在實驗教學的幫助下,使學生直觀了解電磁感應的具體過程。這其中在進行實驗時,學生會結合物理數據,得出相關結論:“電路之所以產生電流,是由于導體切割磁力線引起的。”反之,若導體未進行切割,則不會引起電流。通過此種方式,使學生掌握實驗過程,并促進學生思維碰撞。教師應抓住每個機會,多引導、多提問,給予學生更多思考與實踐的機會,這樣才符合物理教學要求,幫助學生順利完成物理學習任務[2]。
總之,培養高中生創造性思維極其重要,其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更有助于學生理解物理知識,使學生在解決物理問題、開展物理實驗時更加高效。高中物理教師應積極指導學生,幫助學生多方面提高個人思維能力,特別是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集思廣益,通過交流與討論,不斷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通過此種方式,提高學生學習成效,為其后續參加高考奠定扎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汪錦坤,何賽君.基于創造性思維培養的高中物理教學探究[J].求知導刊,2020(4):122-123.
[2]任小燕.淺析創造性思維培養與高中物理教學[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8(30):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