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潤青
摘 要:在初中階段,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不僅可以讓學生多了解社會,還能有效地去處理社會問題。教師應該對這門課程重視起來,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更多地去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提高他們的道德與法律素養以及在社會中的防范意識和法律意識。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了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方法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雖然很重要,但是很多學校教師都不夠重視這門課程,導致學生的綜合素質比較低。因此,教師應該有效遵循教學大綱要求進行生活化教學,讓學生多了解一些生活實例,從而學習更多的道德與法律知識。針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問題,我認為應該從以下這幾方面入手。
一、教師應多結合生活進行教學,以興趣為出發點
進入初中階段的學生,每個學生的身心都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他們在生活和社會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和矛盾,很多學生都無法有效解決這些問題,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了很多困擾,也給身邊的人帶來很多煩惱。所以,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教師應該多呈現生活的實例,讓學生去接觸和思考,從這些生活實例中尋找生活經驗,從而有效探索解決方法。例如,我們每個人都會有朋友,朋友之間的情誼是“友誼”。教師在針對“友誼”進行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多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說一說自己認為友誼應該是什么樣的,自己從小到大最要好的朋友是誰,他們分別有什么特點等。讓學生把自己的親身經歷結合到課堂教學中。班級學生都表現得非常積極,眾說紛紜。這樣的互動過程不僅給了學生互相交流的機會,還讓學生在互動中不斷增加了友誼。
二、教師應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中,教師在課下應該精心準備教學內容,充分考慮班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發展規律,要跟教材相結合設計出適合他們的教學活動。教師應引導學生多了解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搜集一些生活實例,可以放到課堂上跟其他學生一起討論。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中有很多跟生活聯系緊密的實例,學生在學習這些內容的時候就會感到很熟悉,也能瞬間勾起他們的回憶,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個人情感。通過生活化場景的再現,也能讓學生了解生活中的道德現象和法律現象,提高他們的社會防范意識,并且能讓他們很好地運用理論知識聯系生活實際。
三、教師要加強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課后實踐學習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相關的理論知識,還要讓他們理論跟實踐相結合,不能紙上談兵。任何口頭上的表達都不如親自實踐。所以,教師一定要注重課后實踐學習。每次講完新課,教師都應該安排一些跟課程相關的課后實踐學習。當我們在課堂上教會學生一些道德禮儀,就要讓學生能有效應對社會中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情和場景等。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應該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去處理和解決。教師也要多給學生留一些實踐方面的作業,讓學生去做一做,多對周圍的生活進行調查,只有生活經驗積累多了,才能在人與人的相處中應對自如。另外,還有關于友情和親情應如何正確對待等,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孝順父母,與家人和睦相處,即便是自己的家人也不能使性子,應該互相尊重對方,不說一些傷害性的語言,只有先尊重他人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另外,在對待友誼這方面,每個學生也應該掌握尺度。友誼固然很好,友誼使人快樂,朋友之間可以分享快樂、互相傾訴,也可以互幫互助。但是友誼處理不好也會失去朋友。每個人對待友誼不能奢望過多、不可貪心,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不能向朋友無理取鬧或者亂發脾氣,也不能一味地索取。凡是自己能夠完成的,不要總是麻煩朋友去做,久而久之也會給朋友帶來麻煩。朋友之間也應該寬容和相互理解,只有這樣友誼才能天長地久??傊?,教師只有多讓學生面對生活、多了解生活實例,才能提高他們為人處世的方法和道德水平。
綜上所述,通過學習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讓我們認識了社會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事情,我們每個學生都已學到很多道德與法治的知識,也掌握了處理各種問題的方法。初中生在未來還要面臨更多的人生考驗和方向抉擇,還望教師在以后的工作中、在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同時,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時刻引導學生積極向上,遇到困難三思而后行,定能有效解決各種問題。
參考文獻:
[1]鄭金敬.淺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情感教育[J].科學教育前沿,2016(10).
[2]杜彩紅.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策略的分析:以心理教育的滲透為例[J].素質教育,2017(8).
[3]郭文元.凸顯學科價值 提升教學品味:部編本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使用建議[J].中小學教育,2017(7).
[4]李坤鵬.研讀部編教材 轉變教學觀念:以初中《道德與法治》部編教材為例[J].內蒙古教育,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