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斌
摘 要:許多教師已將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進行了有機融合,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成效。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要了解信息技術作為教學媒介的價值,從而努力學習信息技術的使用方法,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實現促進學生進步、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數學;有機融合
在科技迅猛發展、經濟水平顯著提升的新時期,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愈來愈廣泛,由此可見,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作為新課改浪潮中的一名初中數學教師,要運用嶄新的教育理念,將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有機融合在一起,從而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實現提升學生數學學習水平、綻放初中數學精彩課堂的目的。下面,我將結合自身從事初中數學教師這份職業的教學實踐經驗,對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機融合作以下三方面論述。
一、融合信息技術導入合理問題
長期以來,問題教學法在數學課堂實踐活動中的實施都是被充分認可的,只是在教育教學改革的時代下提問方式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因此,作為一名新時期的初中數學教師,我們要懂得融合信息技術導入合理問題,增強問題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探究積極性,從而幫助學生分析問題,使學生獲得輕松解決問題的愉悅體驗,達到將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有機融合、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比如,在展開“勾股定理”這堂課的教學實踐活動中,首先,我通過融合信息技術引入勾股定理的相關數學史實和數學故事,以及利用勾股定理所創建的美麗圖案,大大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然后,我對學生提問道:“如何證明勾股定理呢?”于是在幾何畫板的輔助下對學生進行了指導,并帶領學生運用勾股定理解決了一些實際問題,從而培養了學生的方程思想與邏輯推理能力。最后,我引導學生歸納了學習內容,組織學生交流了探索問題的體驗。這樣,我通過融合信息技術導入合理問題,大大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使學生充分理解了所學知識,的確實現了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機融合,充分達到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二、融合信息技術創設直觀情境
數學學科的學習難度令不少人望而生畏,久而久之,數學難學的觀點就被灌輸在學生的思想當中,導致學生參與數學課堂的熱情不夠高,以至于構建精彩課堂、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具有一定的難度?;诖?,作為現代化教育時期的一名初中數學教師,可以通過融合信息技術創設直觀情境的方法增強課堂趣味,刺激學生的學習欲望,助力學生高效理解所學內容,從而完成將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有機融合、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任務。
比如,在引導學生學習“畫軸對稱圖形”這一節時,首先,我利用信息技術在大屏幕上呈現了軸對稱圖形的一半,讓學生觀察后說出這些圖案的特點,并根據特點畫出整個圖案,由此引入學習目標,為學生用軸對稱的知識解決相應的數學問題奠定了基礎。然后,我利用信息技術引導學生回顧了軸對稱圖形的特點,演示了畫完整軸對稱圖形的過程,并給予學生自主操作的時間,在巡視過程中對學生進行了恰當的指導,增強了學生對本節所學知識的理解。最后,我對學生的表現做了激勵性評價,引導學生歸納學習內容,讓學生交流學習感受。這樣,我通過融合信息技術創設直觀情境,使學生充分體會到美的存在形式,讓學生理解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順利實現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機融合,促進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融合信息技術聯系現實生活
數學與現實生活之間的緊密關聯性在新課程改革的教育環境下已經被充分肯定,廣大教師也做出了將生活元素融入課堂中的實際行動。因此,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要發揮信息技術突破時空局限性的功能,通過融合信息技術聯系現實生活授課,讓學生更好地感受數學學科的價值,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學生以積極的情感參與汲取知識的過程,最終達到幫助學生提升應用能力和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益的目的。
比如,在教學“數據的集中趨勢”這一節時,首先,我融合信息技術播放了某城市一周內的天氣預報,讓學生計算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的平均數,使學生在初始環節體驗到統計的基本思想。然后,我分別引導學生學習算術平均數和加權平均數的概念,在幫助學生了解數學理論的同時使其體會到所學學科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了學生運用數據信息分析的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最后,我引導學生歸納了本堂課的數學概念,組織學生之間互相交流學習體驗。這樣,我通過融合信息技術聯系現實生活授課,將數學知識的價值充分體現在課堂之上,使學生以積極的情感、充足的動力參與獲取數學知識與技能的過程,最終幫助學生深化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實現了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有機融合,切實達到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益的目的。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不僅是在課堂上存在的一件擺放物品,它的價值應該被課堂引導者發揮出來。因此,身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我們當充分認清自身的責任與義務,以行動將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有機融合,從而取得更大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益。
參考文獻:
[1]李華政.信息技術如何與初中數學課堂有效融合[J].華夏教師,2018(25).
[2]辛崇恩,宋天華.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