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新興
摘要:紅色文化作為獨特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具有豐富的精神內涵、多重的時代特征、多層次的價值維度。通過分析紅色文化與高校“三全育人”體系互動融合關系,探索出“三全育人”視域下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強化紅色文化育人理念,提升全員紅色素養,發揮全員育人合力;充分挖掘紅色資源內涵,豐富全過程育人環節;占領三大紅色文化育人主陣地,實現全方位育人。進一步發揮紅色文化育人價值,豐富“三全育人”教育體系,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推動高校“大思政”建設。
關鍵詞:紅色文化 三全育人 思想政治教育
一、紅色文化的精神內涵、時代特征和價值維度
(1)紅色文化具有豐富的精神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紅色文化所蘊藏的精神內涵曾在不同時期作過多次論述,深刻地闡述了以“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紅船精神”等紅色精神文化為代表的紅色文化在新時代的本質特點和精神概括。紅色文化更是凝結了百余年來中華民族謀取獨立解放、追求幸福發展的整體夙愿,也是對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際有機結合歷程的高度概括。簡而言之,紅色文化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創新發展過程中的時代精神互相融合的完美體現,是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華民族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優秀的精神品質,而“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紅船精神”、“大慶精神”等精神就是不同時段下形成的紅色文化精神內涵。
(2)紅色文化具有多重的時代特征
紅色文化具有多重時代特征,其中以資源種類的多樣性、育人功能的導向性、核心文化的傳承性最為突出,這三個特征也充分反映了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優秀文化結晶。
資源種類的多樣性主要是紅色文化包含的物質文化資源和非物質文化資源,革命遺址、名人故居、紀念館、紀錄片等各種實物代表了紅色文化的物質資源;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代表了紅色文化的非物質文化資源,由此可見,資源種類的多樣性的特點在紅色文化中非常突出。其獨特的育人功能,對身處于和平年代的大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特別是在感受中國共產黨不怕艱險,不懼犧牲以及鑒定追求理想信念方面,有著獨特的效果,進一步達到塑造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目的。優良的革命傳統、豐富的紅色精神和科學的革命理論一起構成了紅色文化的核心文化,是最具有傳承內涵和延續功能的部分。核心文化是中華民族與時俱進、不斷創造的生動體現,更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結晶,具有時代傳承的復制性,也就是紅色基因的傳承性。
(3)紅色文化具有多層次的價值維度
紅色文化具有多層次的價值維度,主要包含了堅定理想信念的導向價值、愛國主義情感的凝聚價值和高尚道德情操的教化價值。以紅色文化為教育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導向標,能促使大學生在紅色文化的感染下樹立正確的三觀,真正理解新時代大學生的使命與擔當。深入推進紅色文化教育,傳承前輩們深厚的愛國情懷,進一步增強大學生民族自豪感,集體榮譽感,引導大學生熱愛國家、奉獻社會。紅色文化中蘊藏著愛黨愛國、勤勞肯干、艱苦奮斗、為人民服務等豐富內涵,對大學生人格養成有著積極的教化作用。
二、三全育人與紅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互動融合關系
紅色文化作為優秀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其所具有的精神內涵、時代特征和價值維度與“三全育人”多方面構造多維度、立體式育人體系高度契合,二者互動融合,互相促進發展,主要表現在紅色文化可作為高校豐富和優化“三全育人”格局的獨特資源;同時,高校“三全育人”體系也促進了紅色文化傳播與發展。
(1)紅色文化是豐富和優化高校“三全育人”體系的獨特資源
紅色文化中包含的物質形態資源和非物質形態資源都是獨特的優質教育資源,在“三全育人”體系中,紅色文化同時擁有內容資源、方法資源、環境資源等多個資源,成為豐富和優化高校“三全育人”體系的獨特資源。
紅色文化作為充實高校“三全育人”育人體系的內容資源,主要表現在紅色文化中所包含的“人”“物”“事”“史”“髓”是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先進黨性教育等各方面教育的優質內容資源。同樣,紅色文化也豐富了高校“三全育人”育人方法,特別是通過多種手段對革命人物、革命事跡進行學習,將育人主體與客體帶入到革命英雄事跡中去,表現出來以紅色文化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極大的感染力與親和力,是榜樣育人法和實踐教育法的高效應用。紅色文化中的“人”“物”“事”“史”“髓”可作為“三全育人”良好育人氛圍的環境資源,充分融入到“三全育人”體系中,共同在高校以及學生個人生活中營造紅色文化氛圍,通過這種環境氛圍影響,讓學生將紅色文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2)高校“三全育人”體系為紅色文化進一步發展提供了良好平臺
高校“三全育人”體系是新時代育人方式創新的重要舉措,也為紅色文化發展搭建了平臺,二者互惠共生。紅色文化育人功能有效發揮,也反過來促進紅色文化的發展。
一方面,高校“三全育人”體系為紅色文化有效發揮育人功能提供了一個良好平臺。紅色文化作為優質的教育資源,充分融入到“三全育人”體系,是對“三全育人”體系進行了豐富和發展,完全符合“三全育人”體系不斷發展的方向和目的追求,同時,紅色文化在三全育人體系中也得到了充分發展。另外一方面,紅色文化育人功能的有效發揮,也進一步為紅色文化資源的挖掘、開發與利用提供強大動力,也就是說,高校三全育人體系為紅色文化育人資源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一個平臺。
三、探討紅色文化融入三全育人的的途徑與方法
(1)強化紅色文化育人理念,提升全員紅色素養,發揮全員育人合力
首先,以紅色文化育人理念為核心,積極挖掘紅色文化深刻內涵及獨特的育人價值,進一步堅持紅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努力探索提升學校、家庭、社會育人主體紅色素養的方式,構建以紅色文化為主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形成強大的全員參與育人合力。特別是對于高校專業教師、思政教師、校黨務工作者、輔導員等隊伍加強紅色素養培訓,讓紅色育人理念深入學校育人主體中,提升全員紅色素養,除此之外,要積極搭建紅色文化育人平臺,完善并創新紅色文化育人措施,積極加強隊伍建設,為全員育人打下人才基礎。完成激勵制度,探索教師政治成長和現實利益的相統一。
(2)充分挖掘紅色資源內涵,豐富全過程育人環節
充分挖掘紅色資源內涵,豐富全過程育人環節,這個“全過程”指明了不僅僅是教育貫穿大學整個過程,更是要在整個人生過程。通過大學階段的學習,學習過硬的本領,樹立正確的三觀,建立健全的人格,培養優良的品質。這不但會讓學生順利畢業,而且更重要的是以后的人生道路都會因為過硬的本領,正確的三觀,健全的人格,優良的品質而終身受益,真正實現了育人的可持續發展,即育人的“全過程”。在此之前,教育者要深刻思索教育發展規律,人才培養規律、方式及目標,要深刻挖掘紅色文化內涵,將紅色文化凝練成人才培養之所需,真正做到讓紅色文化發揮育人“全過程”。
在整個育人過程中,要加強紅色育人課程開發,積極創新紅色育人方法。一是要以大學生成長發展為需求,推動大學生紅色文化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建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使紅色文化育人全過程沒有斷點,有效銜接。二是要將紅色文化中的歷史、人物、故事、精神等和理論灌輸法、實踐鍛煉法、榜樣示范法、自我教育法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緊密結合,真正做到創新紅色育人方法。
(3)占領三大紅色文化育人主陣地, 實現全方位育人
高校要深度拓展紅色文化教育場域,真正實現全方位育人。以三個陣地為主戰場,通過課程培養陣地筑基礎、校園文化陣地造氛圍和網絡媒體陣地強滲透有效結合,逐漸推進紅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課程培養陣地筑基礎,有效推進思政課的改革,將紅色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積極發揮思政課主渠道的育人作用,同時積極對接社會,形成具有紅色文化特征的實踐基地,促進課堂和實踐相互融合的思政格局。其次,校園文化陣地造氛圍,大力宣傳紅色文化中的“人”“物”“事”“史”“髓”,營造紅色思政氛圍,積極舉辦紅色文化比賽,以賽促學,用紅色文化浸潤學生精神之“根”將紅色文化真正沁入到學生的精神世界中去。最后,網絡媒體陣地強滲透,新時代環境下,要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運用網絡媒體強化紅色文化滲透。特別是緊緊抓住校園主流媒體聲音,用好學校紅色專題網站,用活各學院微信公眾號,激發學生追捧的媒體潛力,使思想政治工作在網絡上發揮出育人實效。尤其是需要建立一支專業的網絡媒體隊伍,推動網絡思政持續發力。
四、結語
紅色文化要深入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一是要充分探索紅色文化不同于其他思政資源的地方,高度凝練其精神內涵、時代特征與價值維度;二是要順應高校人才培養大趨勢,將紅色文化積極融入高校“三全育人”體系中去,探索出“三全育人”視域下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做到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共同織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大網,構建“大思政”格局。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弘揚“紅船精神”走在時代前列[N].人民日報,2017-12-01(02)..
[2]習近平.祝改革發展人民生活蒸蒸日上[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6-02-04(01).
[3]王習勝.“三全育人”合理性的邏輯詮釋[J].思想理論教育,2019(3):52-56.
[4]“三全育人”視角下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初探[J]..覃蓉,陳志波..高教學刊..2019(22)
[5]王婧.“高校紅色文化資源育人研討會”暨新書出版座談會綜述[J].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18,(6):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