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方式也在不斷改變。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方面都還沒有發育健全,外界環境對其健康成長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因此,班主任應采用合理、溫和的情感教育方法,對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使學生明確自己的優點和不足,進而獲得身心健康發展。
關鍵詞:小學生;班主任;情感教育
中圖分類號:G456?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32-0004-02
引? ? 言
時代在進步,學校教育應為滿足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而不斷發展。傳統的教育思想是嚴師出高徒,但這一思想在現代社會并不適用。小學階段是學生身體發育和心理建設的關鍵時期,打壓、斥責式教育可能會給學生心理帶來不可彌補的傷害。為促進小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情感教育方式應運而生。班主任以激勵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多與學生溝通,與學生產生情感共鳴,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情感教育的核心。本文從當前班主任教育方式存在的問題入手,探討班主任如何對學生開展情感教育,進而提高班級管理效率,促進學生的良好發展。
一、當前班主任教育方式存在的問題
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當前仍有部分班主任信奉嚴師出高徒的教育思想,主張嚴懲學生的錯誤行為,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的不斷改革,教育方式的創新與轉變是十分必要的。學生的特點不同,班主任強硬的教育態度或許對部分學生有效,但對于逆反心理較強的學生而言,命令式教育會加劇學生與班主任之間的矛盾,不僅會影響學生的成績,還會嚴重影響師生關系。此外,部分班主任還存在歧視學困生的情況,對優秀的學生另眼相待,明顯偏愛,這種行為是十分不可取的,應當受到嚴厲批評,并且這種現象也應當杜絕。這種失之偏頗的教育方式會對學生產生極其不好的影響,學生的思想可能會因班主任的影響而形成錯誤的價值觀。此外,這種不公平的現象可能會嚴重打擊學困生的自信心,造成班級兩極分化的情況出現甚至加重,如此循環往復的惡性循環對師生都會產生很大的傷害。
二、班主任情感教育的特點與作用
(一)情感教育的特點
情感教育的一大特點是因人而異。在新時代,隨著教育結構的改變,人們的教育觀念也應當隨之改變。傳統教育的特點是千篇一律的大管理形式,并且嚴厲嚴格要求學生,這一方式雖有一定效果,但并不適用于現代教育,也不能夠應用于每個學生。相對而言,情感教育的靈活性與針對性更加適用于現代教育。民主型的教育方式使學生的期待與教師的期望進行了有機結合。師生之間通過融洽的交流解決存在的問題與矛盾,不僅能夠激勵學生自主學習,還能夠使教師更好地開展工作,是雙贏的新型教育方式[1]。
(二)情感教育的作用
情感教育方式在保護學生自尊心、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等方面有積極作用。在傳統教育中,針對小學生自我約束能力較差、擾亂課堂紀律等現象,教師通常會予以批評。嚴厲的批評雖能控制一時的局面,但對學生的心理產生了一定的傷害。人非圣賢,都不可避免地會犯錯誤,教師應采用較為溫和的情感教育方式來教導學生,引導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勇于承認與改正,這種方式不僅能夠有效解決問題,還可以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
三、新時期班主任情感教育方法的基礎與應用
(一)班主任具有良好的自我情感素養
情感教育實施的前提即班主任是一個積極陽光、樂觀大方、富有活力、學識淵博、誨人不倦的人。端正的班風可以對學生產生極大的影響,使學生更有凝聚力,能增強他們積極向上、努力學習的動力[2]。班主任要對自己的工作抱有極大的熱情,尊重、平等地看待每名學生,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關系,為引導學生努力學習打好情感基礎。班主任作為學生的引領者,其專業素養、管理能力、工作作風等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對待學習的態度。因此,一位優秀的班主任是情感教育方法順利實行的前提。
(二)營造良好的溝通氛圍
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時,應加強彼此的溝通,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良好的溝通氛圍能夠使班級的氛圍逐漸趨向于積極向上,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及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小學生由于身心發展尚不健全,在語言能力和思想上與教師可能存在差距,因此,班主任在進行情感教育的過程中要努力營造良好的溝通氛圍,給予學生贊揚與鼓勵,循循善誘地引導學生接受管理與教育,從而達到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促進身心發展的目標。
(三)掌握好嚴格與寬容之間的度
情感教育并非一味地縱容學生。在學生犯錯誤時,班主任應給予其一定的批評與指正,只是要注意語言的合理性,避免過激的語言對學生的心理造成傷害。嚴格與寬容在教育中是相輔相成的,班主任要秉持和善的態度嚴格要求學生,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3]。嚴格要求學生的目的在于讓學生懂得何為對、何為錯,避免犯同樣的錯誤;寬容對待學生的目的在于讓學生正視自己的錯誤,勇于承擔責任,并改正錯誤。將兩者進行有機結合,共同應用在教育工作中,能夠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對其的尊重,從而使其更好地調節自己的情緒,成為有擔當、有責任的人。
(四)鼓勵支持學生
小學正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外界環境會對學生的成長產生很大的影響。班主任應在日常管理中重點關注學生的變化,對學生取得的進步給予肯定與獎勵,當學生犯錯時要及時指正,同時要寬容以待,避免挫傷學生的自尊心[4]。當學生在學習及生活中遇到困難時,班主任應及時給予指導與幫助。同時,班主任應將一視同仁的思想貫穿班級管理的始終,不歧視學習困難的學生,要幫助他們重拾學習的信心。班主任通過鼓勵的方式教育學生,是開展情感教育的重要表現方式,也是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向上人格的有效方式。
(五)榜樣激勵效應,營造學習氛圍
學生積極向上思想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獲得教師的認可與表揚,因此,班主任要公開表揚表現優秀的學生,通過榜樣的激勵效應來激發學生的認同感,進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更好地學習[5]。同時,教師也可以讓全班學生評選出表現優秀的學生做班干部,這既能夠增強學生的凝聚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也便于教師更好地管理班級,進而提高班級管理效率。
(六)將語言的魅力最大化
情感通常通過語言表達出來,如何通過合適的語言準確地傳遞信息和情感,既是一門藝術,也是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應思考的課題。在班主任的語言傳輸中,批評與鼓勵同等重要,但表達方式的不同,獲得的效果也就有所差異。班主任通過富有感情的語言表達來獲得學生的認可,從而使學生自發地進行自我修正與課業學習,這是班級管理的終極目標。小學生正值心理與身體發展的關鍵時期,部分學生存在學習困難的情況,但這并不是因為其智力有限,而是因為家庭環境等多方面的原因,導致其學習積極性不高,自我約束能力較差。對于此類學生,班主任及時的鼓勵與認可能夠幫助他們重拾信心,使他們感受到溫暖,從而在學習和品質方面獲得明顯的進步。
四、新時期班主任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當前,家長溺愛孩子已是普遍現象,很多孩子存在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和傾向,傳統的教育方式不僅不會使學生聽話,反而會引發學生的逆反心理,這就提高了班主任的班級管理難度。面對這種情況,班主任可以通過溫和的方式幫助學生糾正錯誤,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同時,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合理的情感教育能幫助他們建立信心、健全心智,進而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結? ? 語
綜上所述,情感教育是一門藝術,其具體的實行因人而異,但其核心與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促進學生健康茁壯地成長。班主任應圍繞這一核心目標,將情感教育應用到日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循循善誘的引導,關注每位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多與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認同班主任的管理方式,進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并最終成為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鄭枋苗.探討情感教育滲透于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方法[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06):1038.
[2]范書苗.探討情感教育滲透于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方法[J].新課程·小學,2019(03):224.
[3]鐘曉敏.小學班主任情感教育方法的探討[J].讀與寫,2018,15(22):201.
[4]熊春華.小學班主任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方法探微[J].新課程·小學,2019(01):231.
[5]李群.情感教育滲透于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方法[J].讀與寫,2018,15(12):203.
作者簡介:孟穎慧(1978.3—),女,江蘇南通人,中小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