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冰
小學生學習依賴性較強,需要教師的悉心指導。英語學習涉及聽說讀寫等多個方面,教師應精心備課,在課堂上合理設置教學環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計劃、有層次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集體備課是教學組織單位圍繞課程目標,組織教師進行集體研究教材、分析學情、制定教學方案、突破重點難點、反饋教學信息等的系列教學研究活動。優化集體備課環節,可以從根本上縮小實際教學效果與課程標準要求之間的差距,助推小學英語教師專業能力發展,是提升教師整體素質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結合自身的知識儲備與教學經驗,對某一課的教學內容及教學環節進行深度分析、深度探討以及深度分析,通過個別教師的依次講解改變全體教師的教學思路。各個教師在研討與分享環節通力合作、取長補短,為教學效率的提升與教師自身專業能力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一、引入項目式活動,提升集體備課效率
優化集體備課符合目前小學英語課程發展的實際情況,是目前提升國內英語教師整體素質、教學能力的重要途徑。集體備課的提出與不斷推進,轉變了教師“單兵作戰”的傳統工作方式,提升了整體的備課效率,在教學模式研討、教學理念共享環節實現了資源互補、優勢互補。集體備課與項目式活動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在集體備課環節適當引入項目式活動,有助于英語教師專業素養與職業能力發展,通過理論知識探討、教學經驗分享、實踐教學模式研討、教學理念的互換等形式,幫助全體集備教師實現增加專業知識儲備、提升教學能力。
引入項目式活動具有一定的系統性。首先,以頭腦風暴確立教學主題,教師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說出研究內容、難點問題以及優化方向,集備組以課題數量排位定出研討主題,開展英語主題教研。基于教師的實際情況,項目教研實踐環節應該通過以點帶面的形式,幫助教師提升英語知識理解、教學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其次,以往集體備課活動通常以碎片化內容研討為主,規范性、系統性不足,難以將概念性知識點與細小知識產生關聯,教師研討知識碎片化,導致集體備課效率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而項目式集體備課模式就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模式中備課流程不變,只需對教學整體知識體系進行有機整合,模式結構從“入格”轉向“出格”,有益于英語教師的整體素質發展。需要注意的是,小學英語知識學習需要建立在學生已經熟練掌握單詞的基礎上,因此在開展集體備課優化時需要以單元的形式開展研討。
二、共同開發混合教學模式,引入單元整體研討
英語課程屬于獨立的語言教學,因此學生需要從基礎的單詞與語法學起,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但是英語課堂時間有限,因此開展線上線下混合教學非常必要。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是在現代化信息技術幫助下,有效突破時間與空間限制的教學模式。目前現代化技術在英語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屢見不鮮,但是混合教學模式尚處于探索期,需要全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不斷發現更加優質的教學形式。在集體備課方面,英語教師可以在線上定期展開研討與交流,充分將課余時間利用起來,并探索出更加便捷的線上教學方式。具體而言,集體備課應該跟隨“新樣態”的開展路徑,結合先進教育理念,以構建高效、和諧的小學英語課堂為目標,積極探尋英語課程魅力所在,建立混合集體備課模式。為了深化單元整體備課模式,提升集備小組的整體教學能力,相關部門應該積極展開英語教科研活動。從集體聽課、集體評課、集體備課等研討環節,到單元整體備課、整體磨課、整體議課,校內全體英語教師應該精誠合作、團結一致,共同凝聚集體的力量,打造優質的小學英語課堂范式。
總之,小學英語課程教師專業發展與集體備課優化十分契合,二者之間具有諸多互通之處。通過引入項目式活動,提升集體備課效率、共同開發混合教學模式,引入單元整體研討等方式開展教學工作,能為小學英語專業教師發展奠定堅實而穩固的基礎。
責任編輯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