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余波
窗外,偶爾傳來腳步聲,隔壁班的學生陸續走出教室。窗內,我正在給學生講最后一道閱讀題,講解完答案后,才宣布可以放學。就在這時,一個學生站起來望向窗外,才發現下起了小雨,不禁喊了一聲:下雨啦。顯然,這個學生沒有帶雨傘,也沒有帶雨衣。同樣沒有帶的,還不止他一人,我在教室清點了一下,一共19個學生沒有帶雨傘或雨衣。
現在怎么辦呢?從教室到校門口,還要經過將近一公里的校道,我想到了學校的“愛心雨傘”。“愛心雨傘”其實就是學校的公共雨傘,只允許在校園內使用,撐到校門口就得放在學校的保安室??蓡栴}是,放學時間已經過了10分鐘了,“愛心雨傘”的數量本來就十分有限,怎么可能還有剩余的呢?但我還是抱著僥幸的心理,走到了公共雨傘亭,但現實是殘酷的,雨傘亭空空如也。
望著長長的綠陰校道,這是一條我平時很喜歡的熟悉小路,但現在卻怎么也開心不起來。正當我愁眉不展時,遠處走來一個熟悉的身影,我定睛一看,是我們班的小蔡家長,他撐著一把雨傘,手里竟還拿著三把。我終于找到“大救星”了,大聲地說:“小蔡家長,我可以借您的雨傘用一用嗎?”小蔡家長回應說:“張老師,我就是為這事而來的。這雨下得太突然了,天氣又冷,我車上剛好還有三把備用雨傘,想著孩子們肯定用得上,就都帶來了,希望能幫到您。”我如獲珍寶,連忙說了好幾聲謝謝。但更讓我想不到的是,小蔡家長也加入了幫忙的行列中,我們兩個大人,手上各撐著一把雨傘,仿佛就是一個不小的“避雨亭”了。十幾個學生好像歸巢的鳥兒,都擠在雨傘下,就這樣,我們順利走過長長的校道,學生都沒有被淋濕。我走在后面,看著小蔡家長和學生的身影,心中的感動油然而生,小蔡家長想到的不僅僅是自己的孩子,還有班里的孩子,我不禁為有這樣的家長而感到幸運。
家長對班里的學生有愛,小小的雨傘里便也充滿著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