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娜
區域活動具有自由、平等、愉悅、創造等幼兒園游戲的基本特征,符合近些年來幼教改革的精神,是幼兒園課程實施的主要形式之一,更是一種重要的幼兒自主活動形式。它是在快樂和滿足的前提下,以操作、擺弄為途徑,以充分發揮幼兒自主性學習為目的,使幼兒變“要我玩游戲”為“我要玩游戲”。在這一活動環節中,教師需扮演組織者、觀察者、引導者、合作者等多種角色,他們的有效指導,對幼兒各項能力指標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一、鼓勵幼兒自主選擇
自主性是幼兒園區域活動的靈魂,幼兒通過主動選擇區域實踐活動,在玩中學、學中玩,可有效培養創造力、動手操作能力、想象力等。因此,教師不要直接安排幼兒到指定區域,而是要把自主權、選擇權交給他們,讓他們自己選擇區域、操作材料。通過這樣的方式,有利于幼兒真正按照自己的意愿參與操作活動,并獲得成功的體驗。此外,構建良好平等的師幼互動關系,也是教師在區域活動中的有效策略。
二、善用觀察代替命令
“教育為本,觀察先行。”在區域活動中,教師要做一個細心的觀察者。
活動開始前,教師要確定觀察的目的和對象,同時整體觀察幼兒進區域的操作情況,看是否按教師的約定目標和規則進行活動,觀察幼兒在操作時的興趣度、注意力、合作水平。例如,在美工活動中,某個幼兒拿起剪刀剪了幾下,作品還未完成,又拿起筆畫畫,沒畫完,看別的小朋友已經剪好的窗花,又拿起剪刀剪紙……由觀察可知,這個幼兒可能喜歡剪紙,但感覺剪紙較困難,沒有克服困難的毅力,也不專心,注意力容易受外界影響。因此,教師在活動中細心觀察,是有助于了解幼兒參加活動的動機、興趣、行為、習慣等,掌握每個幼兒的操作水平和交往能力的。
三、因人因事準確指導
在區域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扮演幼兒的幫助者。當幼兒在操作活動遇到困難的時候,教師要及時給予一定的幫助。這時的幫助和指導,不是要求幼兒一定要按教師的指令去做或者直接告訴他們答案,而是要多啟發幼兒之間的相互合作。
如幼兒在操作科學實驗《鹽的溶解和飽和濃度》時,幾次把鹽放進容器的水里,總是無法達到飽和狀態。這時候幼兒有疑惑,不知該如何繼續實驗。此時就是教師介入的好時機:“某某小朋友,請問你剛才放了幾勺鹽?”“那我們再加一勺看看。”“如果還是不行,我們再加兩勺呢?”……以這樣的方式引導幼兒繼續操作下去,直到鹽水飽和。除了在水里加鹽,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把容器里的水倒掉一半,再試試放幾勺鹽,看是否飽和了。
教師以一位幫助者的身份參與幼兒活動,能夠較大限度地激發幼兒參加活動的興趣,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
四、運用互動強化指導
在區域活動過程中,教師還要善于做幼兒的合作者。結合幼兒自身的特點,策劃一些教學互動方案,在整個活動中做好角色轉換,與幼兒一起互動,從而與他們建立友好的合作關系。
如在角色表演活動時,有位小朋友扮演餐廳的廚師,做了很多豐盛的菜,可是卻不見有客人光臨。于是教師及時介入,充當客人:“請問老板,今天有什么豐富的晚餐呀?”讓活動繼續下去。這時,幼兒肯定會很得意地介紹各種各樣的菜式。“那給我來一碗云吞面,再加一個雞蛋,請問總共多少錢?”……“哇,這家飯店的面太好吃了,我要去叫我的小伙伴們也一起來這里吃。”通過教師引導,帶動更多幼兒投入這一角色表演活動。這種合作互動方式的有效指導,不僅能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增強幼兒對區域活動的興趣,還能給予他們更多表現的機會。
區域活動結束后,教師也要及時對所有的活動進行必要的評價。針對小班幼兒口語表達能力較差,無法完整講述一件事的實際情況,教師可組織幼兒回答簡單的問題,如:你今天進了哪個區,跟誰一起玩,玩了什么?從而激發幼兒的說話欲望,強化他們的參與感、滿足感。也可以把美工和科學實驗等作品呈現在展示區里,讓幼兒們體驗成功的喜悅,共同享受快樂和成果。還可以提出新的要求,指出本次活動的不足之處,激發幼兒探索新活動的興趣。
總之,區域活動的開展,對促進幼兒個性發展和提高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教師在區域活動中的有效指導,有利于激發幼兒的興趣,培養他們的各項能力,為他們的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責任編輯?王思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