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頂丹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提出,創新課堂活動方法成為當前課堂教學中的重點之一。英語課程也不例外,教師需要通過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掌握英語知識。文章從教學實際出發,指出目前教學的不足,總結出行之有效的開展英語課堂活動的方法,為學生打下良好的英語學習基礎提供思路。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活動;設計;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25-0116-03
英語是奠定學生學習基礎的主要學科之一。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發展特點來進行有效的課堂活動設計,促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樹立學習自信,進一步完善教學形式,創新英語課堂活動,是提高教學質量、提升辦學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然而,受傳統的教學觀念影響,當前的英語課堂設計仍存在不足,未做到與時俱進。
一、英語教學中課堂活動設計存在的不足
1.教學手段單一,信息獲取欠缺
在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下,在目前的英語教學中,教師所依賴的教學資源僅僅來源于課本,教學環節也是按部就班進行。部分教師在設計英語教案時,只是針對課本當中提到的內容,進行了相關教學環節的設置,講授過程中,只是讓學生按照教師設計的教學步驟來一步一步完成。
比如,在傳統課堂上,教學的第一步是學生通過自主預習,將這一節內容的重點單詞進行標記,隨后在教師的正確引領下學會單詞的正確讀法,再通過與同桌或小組成員之間的反復練習,嘗試進行對話模擬,最終完成一節課的教學內容。這樣的教學方法過于陳舊,已經不太適應當前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學。教師應充分地運用教學工具和教學資源,進行教學手段的更新,并靈活地運用多媒體來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幫助學生獲取更全面的學習資源。而一些教師,尤其是教齡較長的教師,由于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早已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教學模式,他們往往忽略應用多媒體技術,無法充分地利用網絡資源使學生獲取更加新鮮和全面的英語信息,阻礙了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全面發展,影響了課堂教學氛圍,逐漸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生學習效果也達不到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
2.忽視口語鍛煉,弱化知識運用
英語作為語言類的學科,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交流能力等。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運用有效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正確的語言思維,促使學生掌握語法規則,并反復地進行口語訓練,使學生最終能夠說出一口流利的英語。然而,在當前的實際教學中,一部分教師只是機械性地完成教學任務,過于看重對學生的單詞教學,將課堂教學的大部分時間都花費在單詞教學上,認為學生只有掌握了單詞,才能為后續的學習奠定基礎。在隨后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并沒有留出充足的時間讓學生進行口語訓練。教師只是通過教材上的教學內容給學生進行講解,學生只學習到了課本上的相關知識,雖然學生理解了單詞的含義和具體的用法,對單詞的發音進行了準確的把握,也掌握了大量的詞匯,但依然不能很好地進行語言運用,對一些常規化的口語表達,學生更是無法運用準確的語言進行描述,必須借助課本。這種教學方法過于強調書面知識,忽略了對學生口語能力的鍛煉,使學生所學到的知識得不到實際應用,同時,也使英語成為一個表面性的教學科目,沒有體現出語言學科的重要性,有悖于語言教學的初衷。
3.缺少語言情境,語言表達受阻
教學一門語言的最終目的是讓語言為生活所服務,在實際生活當中體現語言價值。英語作為培養學生外文學習興趣、提升語言能力的重要學科,更需要教師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語言學習習慣,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的語言知識,促使學生在特定的語言情境中進行語言表達,感受語言魅力。然而,實際的教學方法并非理想形式。
剛入學的學生,由于經歷的語言情境相對簡單,很多場景下的語言交流表達并不清晰,即使是用母語來交流,也明顯吃力,更不用說去面對剛開始學習的英語。一部分教師考慮到學生的發展特點后,認為即使將學生放在特定的情境中,學生也無法發揮自己的語言潛能,也不能創造出一些有價值的語言情境,所以,在進行課堂設計時,直接不設計語言情境對話環節,只是讓學生進行簡單的對話練習,并沒有將學生真正地放進一個語言情境中進行英語表達的練習。這樣做逐步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受阻,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與教學目標產生了偏差。
4.教學認知固定,學生進步緩慢
英語作為奠定學生英語學習基礎,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主要科目之一,在幫助學生豐富語言體驗、了解語言內涵等多方面能發揮積極作用。尤其是對于剛入學的學生,課堂教學氛圍以及學生的學習樂趣,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有著重要意義。比如,教師設計一個有趣的、學生喜歡的課堂教學活動,能使全體學生都積極參與,能直接影響課堂氛圍,也能提高整堂課的教學效率。
但是部分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忽略課堂教學活動設計,對學生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運用固有的教學理念來進行課堂教學,沒有考慮學生自身的發展特點,也沒有運用學生喜歡的教學方法來進行英語教學。這種教學認知的固定化,直接延緩了學生的個性發展,讓一部分優秀的學生能力沒有得到提升,一些學習成績有待提高的學生沒有實現基礎知識的鞏固,不利于接下來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
而且,傳統的課堂是班級授課制,一位教師進行講解,所有學生都必須跟隨教師的講解內容來進行學習,教師并沒有考慮到學生自身存在的差異性而進行相關教學模式的更新。在這樣“固化”的教學活動影響下,雖然保證了教學任務的完成,卻忽視了學生自身的能力發展,這不符合當前素質教育提倡的教學觀念,需要教師進行相關的教學措施轉變。
二、有效進行英語課堂活動設計的措施
1.引入英文動畫,強化語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