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明明
摘 要:在當前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發展勢頭極其迅猛,并且深入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作為現代社會的一員,必須掌握足夠的信息技術手段才能跟上時代前進的腳步。初中信息技術課程表現出較強的實用性特質,按照《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要求,初中信息技術教師應當在教學實踐中致力于學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養成,使學生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可以高效應對和解決生活及學習中的相關問題。為此,教師應該不斷優化信息技術教學,提高學生信息素養。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項目化學習;翻轉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5-008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5.041
在當前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發展勢頭極其迅猛,并且深入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在信息技術幫助下,社會公眾能夠根據自身的需要隨時隨地收看視頻、查找信息。同時,信息技術讓社會公眾的工作效率得到了顯著提升,特別是對于企業而言,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辦公自動化得以實現,企業的整體運行效率大大增強。由此可見,作為現代社會中的一員,必須掌握足夠的信息技術手段才能夠跟上時代前進的腳步。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培養學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旨在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使其能夠適應時代的發展變化。為此,本文將結合教學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及實際的教學經驗,談一談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優化。
一、在教學中調動學生對信息技術知識的鉆研興趣,在課堂中打造愉悅的學習氛圍
雖然很多學生喜歡上網,但是對信息技術課程卻并不感興趣,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有些甚至趁老師不注意偷偷上網、玩游戲。學生只有對一門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之后,對于該門知識的學習主動性才會顯著提升。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亦是如此,授課教師應當先引導學生對課程學習產生興趣,并結合生動的實例來幫助學生領會本門課程涵蓋的相關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性,從而讓學生從思想理念層面對本門課程形成足夠的重視。在課堂授課環節,信息技術教師應當結合將要帶領學生學習的知識內容,設計相應的問題并在課堂上向學生提問,通過這一方式,使學生在問題的驅動下展開深入且全面的思考,這樣學生對信息技術知識的領悟及理解能力將大大增強。
同時,初中信息技術教師也可以為學生布置課前預習任務,要求學生課前通過互聯網或與同學交流、向父母咨詢等方式,獲取相應知識。舉例而言,在學習Excel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任務:將自己家人的年齡、身高、體重等信息制作成Excel表格,學生基本都會對自己熟悉的人感興趣,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隨時讓學生回答相關問題,學生間也可以相互討論,在寬松與快樂的氛圍中做好數據統計。教師可以讓學生把自己家人的信息進行表格統計,這樣會引起學生更大的興趣,回家與父母邊交流邊學習,學生的操作技能也就隨之得到鍛煉。
二、實現學習途徑的創新:由碎片化學習轉變為項目化學習
現如今的信息技術教學,更多地呈現碎片化的學習狀態,并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體系。為了真正達成全面養成學生信息技術核心素養的目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師應當實現學生學習途徑的創新,改變以往碎片化的知識學習方式,這樣做的原因在于借助項目化學習這一全新方式,學生能夠在系統學習信息化基礎知識的過程中,同步實現信息技術應用技能及信息化思維的全面養成,從而體現“學主教從、以學定教、先學后教”這一教學進路。在實施信息技術項目化教學的過程中,初中信息技術教師應當秉承培養學生信息核心素養為主的全新教學理念,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養成良好的數字化意識、信息意識等,如此才能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提高,使學生不但能夠系統學習信息技術知識,掌握信息技術基礎技能,最終達到有效養成學生信息技術核心素養的目的。
為了確保信息技術項目化教學真正發揮應有的教學效用,教師在教學中可采取下述方式:
(一)挑選與學生生活經驗相接近的項目化選題
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在接觸項目化選題的過程中產生親切感和熟悉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參與熱情。為了達成這一目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師應當了解學生的喜好和興趣,確保教師設計的項目化教學活動能真正引發學生的共鳴,讓學生發自內心地想要參與其中。如果教師設計的問題與學生實際的生活經驗相差甚遠,就會導致學生失去參與的熱情,進而影響學生對本門課程相關知識內容學習的主動性。
(二)立足于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養成來進行項目化教學活動設計
為了達成素質教育的目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師應當在開展項目化教學的過程中,將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作為教學活動的開展主旨。舉例而言,在學習《程序設計》這一單元時,教師就可以采用項目學習方式來進行主題探究。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范例的分析和探究,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使其能夠敏銳察覺信息的變化,分析數據中所承載的信息。然后學生自主探究,提出項目實施的方案,提升其數字化學習與創新素養。最后學生自主探究實際開發并嘗試方案是否可行,判斷、分析與綜合各種信息資源,運用合理的算法最終形成解決問題的方案。在項目學習的全過程中,學生始終需要注意信息社會責任的養成和內化。
三、洞悉學科本質:帶動學生展開深入思考
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僅僅將信息技術定義為傳授信息技能的課程,而忽略了讓學生洞悉學科本質的教學目標,這樣一來將導致學生不能洞悉信息技術當中所暗含的方法與規律。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中應當轉變認識,避免將本門課程僅定義為向學生傳授信息技術技能,而罔顧對隱藏在信息技術背后相關原理的引申。鑒于此,在實際教學環節當中,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必須做到洞悉學科本質,使學生可以超越簡單的信息化技術操作,能夠更為精深地領悟信息技術思想與相關的方法。同時,初中信息技術應當引導學生展開深入的思考,通過合作學習、小組討論等方式讓學生獲得深入的知識學習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