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維蒲
摘 要:多數古老文明已經隨著時代的洪流而消失,而中華文明仍煥發著勃勃生機。國學經典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是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依據。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引入國學經典,讓學生在誦讀中感悟先人智慧及文化底蘊,對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健全學生的人格品質有直接作用。如何通過誦讀國學經典提升中學生語文素養應成為教師思考的問題,本文從語文教學引入國學經典誦讀要堅持的幾點原則入手,提出一些通過誦讀國學經典提升中學生語文素養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誦讀;國學經典;中學生;語文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5-008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5.042
受素質教育不斷深化及我國精神文明建設新要求的影響,新課程改革對初中語文教師的教學目標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要從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審美情趣及文化素養四個維度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要充分挖掘、利用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將國學經典引入語文教學,讓學生從誦讀欣賞中受到民族優秀文化阿和傳統美德的熏陶,將學生培養成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者和建設者,為我國日后的建設培養優秀的人才奠定文化基礎。
一、初中語文教學引入國學經典誦讀要堅持的幾點原則
要想讓國學經典誦讀在語文教學中發揮最佳作用,在正式引用經典誦讀前教師要明確堅持幾點原則,以便教師更好地開展經典誦讀活動,保證經典誦讀效果,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增加學生的文學儲備,在幫助學生打下語文基礎的同時健全學生的人格,讓道德之花綻放在學生心中,幫助學生將道德意志、道德情感內化于心。
(一)堅持全面性的誦讀原則
國學經典的內涵十分豐富,其外在表現形式也是多樣的,教師在將國學經典誦讀引入語文教學中時也要從全面的角度去解釋誦讀的內容,要從學生的情感、認知、實踐、能力等方面全面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讓學生在誦讀經典的過程中向心態、情感、行為和知識健全等方向發展。
(二)堅持主體性原則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同樣也是經典誦讀的主體,教師在組織誦讀活動時要牢牢堅守這一原則,將學生作為各種經典誦讀活動的主體,通過各種誦讀方式與創建誦讀氛圍的方法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經典誦讀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誦讀中得到成長。
(三)堅持多樣性原則
我國國學經典的種類、形式和內容多樣,教師在引入國學經典誦讀時也要堅持多樣性原則,從多角度、多方面引入多樣性的國學經典內容,讓學生保持誦讀新鮮感,從而提高學生的誦讀興趣。
(四)堅持針對性原則
因材施教一直都是教育應該遵守的教學原則,同樣也適用于經典誦讀,教師應根據學生的整體狀態、認知水平、思維能力、興趣愛好等多方面綜合考慮,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本班學生閱讀的經典誦讀內容,這樣才能保證誦讀效果達到預期的理想目標。
二、通過誦讀國學經典提升中學生語文素養的有效措施
(一)營造良好的國學經典誦讀氛圍,提高學生誦讀經典的積極性
學習氛圍對學生的學習狀態有直接影響,若是班級內部學習氛圍濃厚就會形成群體心理暗示,使學生產生想要學習的心態,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點也同樣適用于國學經典誦讀。為了更好地營造國學經典誦讀氛圍,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閱讀氛圍營造活動[1]。首先,初中語文教師在正式引導學生進行誦讀之前可以先組織一些“經典誦讀重要性”的主題班會,讓學生利用課下的時間去收集經典誦讀重要性的資料,在班會上暢所欲言,然后可以配套進行有關國學經典的黑板報的繪制活動,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每組組織一期黑板報,每期的黑板報都圍繞一篇國學經典內容進行設計,設計完成后由這組學生在全班面前誦讀自己所選的經典,并派出一名代表來介紹本組選擇這篇經典的原因,保證讓每名學生都活躍起來,營造良好的國學經典誦讀氛圍。其次,教師要增加師生交流的機會,讓班級內部的關系變得更和諧與團結。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目標,不斷閱讀國學經典為自己充電,提升自身的文學素養,在與學生溝通、交流的過程中一方面要保持和善、溫柔的語氣,本著尊重學生的態度與之溝通,幫助學生答疑解惑;另一方面要利用自己的文學素養樹立自己在學生中的良好形象,在溝通、交流中引經據典,讓學生對教師產生欽佩之情從而愿意跟隨教師的指導認真進行經典誦讀。再次,教師可以專門在班級角落布置一個國學經典讀書角,為學生準備合適的經典書籍,并定期進行更換,引導學生自己管理書籍,并請學生通過寫信的方式將自己的誦讀感想投入教師設置的誦讀信箱中。
(二)結合教學內容引入國學經典,激發學生誦讀國學經典的興趣
初中教材是教師教學的依據,而初中語文教材中也有許多內容都出自國學經典的節選部分,若是能夠靈活運用教學內容引入國學經典誦讀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還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先人的情感態度、道德品格,也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語文知識,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因此,教師除了要在課前引導學生進行國學經典誦讀之外,也要讓經典誦讀進入課堂教學,這樣才能更好地引起學生對經典誦讀的重視。結合教學內容引入國學經典也能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有更為深入的認識。要想更好地結合教學內容引入國學經典,激發學生誦讀國學經典的興趣,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1.在正式教學前先為學生介紹本節課教學內容所涉及的國學經典,簡要介紹經典的作者、寫作背景,若是小說片段節選就為學生大致梳理一下整個故事的結構脈絡,然后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展示國學經典的名言名句或是好詞好段,讓學生齊讀這些內容,也可以配以合適的音樂,以調動學生誦讀的興趣。2.教師在講完教學內容后,可以讓學生預測一下經典中后續對人物的描寫或是人生經歷,通過設置懸念的方式讓學生對后續內容產生誦讀的興趣,然后布置誦讀任務,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誦讀經典,再讓學生分享自己認為的國學經典中的好詞好句,談一談對后續內容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