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
摘 要:數感是人對數及數的運算的一種感受,對于學生更為快速、有效地解決數學問題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若能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數感,必然有助于深化小學生的數學認知,進而為小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為了實現這一培養目標,教師既需要對數感有一個較為深入的了解,還需要對培養方法進行創新和優化,如此才能有效落實數感培養策略。因此,本文從情境引入,建立數感;鏈接生活,感受數感;實踐訓練,提升數感三方面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感的培養策略展開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感;教學模式;情境;生活;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5-010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5.054
在教育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感越來越受到重視。但是,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認知和定位仍然不夠準確,而數學的抽象性特點更使得學生難以對其進行有效的攻克。為了讓學生真正走進數學,感受數學的魅力,教師要重視數感培養,使學生的學習過程變得更加容易。同時,伴隨著數感的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解題能力也會隨之提升,這對于小學生數學綜合素養與能力的培養都將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情境引入,建立數感
小學階段的學生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倘若教師能夠為學生創設一個適宜的環境,對于學生初步建立數感必將產生積極影響。情境教學法作為一種較為先進的教學方式,既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還能夠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數感是一個模糊的概念,要想讓學生去了解數感、建立數感,教師就要做好前期的引入工作,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對“數”的深入思考與探究中。借助情境引入開展教學活動能夠將原本抽象的知識變得具體,從而使學生初步建立數感。面對抽象的數學題,小學生容易陷入迷茫的狀態,甚至產生厭學情緒,這就需要教師在改變教學方法的同時將問題變得簡單化,以易于學生進行理解。在一定的情境氛圍中進行學習,學生的積極性能夠得到有效調動,且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建立數感。
為了將情境有效落實其中,教師可以基于教學內容和基本學情來明確情境引入的方向和方法,從而為學生初步建立數感奠定堅實的基礎。當然,在情境引入之前,教師還要明確學生所感興趣的方向,只有讓學生對所創設的情境產生興趣,并投入其中,才能為接下來的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才能使學生在情境中實現對數感的初步建立。唯有做好充分的前提準備,才能在滿足小學生興趣需求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初步建立數感,進而不斷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認知深度。在引入情境的過程中,教師不能置身事外,而是應該積極參與其中,這不僅有利于教師對學生進行實時引導,還能夠幫助學生及時建立數感,實現初步的教學目標。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起教學前期的引入工作,只有讓學生真正進入到數學學習的情境氛圍中,才能自主、自愿地參與到對新知識的學習與思考中,才有助于數感的有效滲透,進而促進自身數學核心素養的養成。
以情境引入來展開教學的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非常受歡迎,這與小學生的特點有著密切的聯系。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這使得他們在面對與“數”相關的知識時很難快速理解其意義,甚至會因為其抽象化的性質產生退縮感。而創設情境的方式能夠將原本難以理解的“數”置于學生熟悉的環境和氛圍中,使學生對其產生形象化的認知,這對于初步建立小學生的數感,并有效降低學生的數學理解難度將產生不可忽視的作用。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不能固執地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而是應該不斷吸收他人經驗,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從小建立數感。以“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的教學為例,為了幫助小學生初步建立數感,我非常重視對情境的創設,積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加深他們對“數”的理解。在教學過程中,我先在黑板上寫下了幾個小數,如:0.1、0.5、6.9等,并詢問大家:“同學們有沒有見過這些數?知不知道它們是什么意思?”在思考之后,有的學生指出這些數在超市見過,也在一些筆芯上見過。學生的各種回答迅速地將學生拉入情境之中,從而為之后數感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二、鏈接生活,感受數感
在熟悉的生活范圍中,學生能夠更好地體驗數學、領悟數學,這對于學生感受數感的存在,并有效提升數感具有重要作用。數學一直給人抽象、枯燥的印象,一直被視為較難理解的學科之一,尤其在“數”的學習上,更是學生急需突破的難點。要想突破學生對“數”的抽象化認知,并親身體會數感,教師決不能忽視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通過生活化元素的滲透,數學能夠變得更加易于理解和掌握。同時,面對熟悉的生活化內容,學生能夠更為清晰感受到數感,這對于學生初步建立數感也將產生積極影響。
生活對于學生感受數感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教師可以將數學教學與生活實際聯系到一起,從而將學生的注意力從數學問題轉移到生活問題上,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興趣具有重要作用。實際上,若是以數學問題的形式展開直接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會讓學生有所抵觸,而將其與生活相結合,學生能夠更快速地進入到生活情境中進行思考,從而充分調動起數學思維,并產生主體性感受。在這一基礎上所展開的教學,能夠讓學生的觀察、推理、探究更加有“形”,且能夠在理解“數”的基礎上來展開記憶和訓練,這不僅有助于小學生掌握數學基礎,還能夠讓學生真正得到數感上的培養。同時,通過較為簡單的生活化信息的滲透,學生能夠對“數”的運算也能變得更加快速、有效。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重視生活化信息的引入,從而使學生在熟悉的內容中感受到數感的存在,進而體會到其在數學學習中的意義和價值,這對于小學生真正掌握數感、學會應用數感都將產生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