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雁
摘 要:在科技不斷發展以及教育改革不斷完善的背景下,現代化信息技術已經被廣泛運用到教育事業當中。在小學教育領域,數學學科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因此,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時,教師應做到與時俱進,采用多種多樣創新型教學法進行教學,進而有效提高數學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率。微課是新時代背景下較為流行的創新型教學法,已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獲得了廣泛應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微課教學法;小學數學;課堂;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5-015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5.075
微課教學法是信息化時代的產物,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微課教學法開展教學能夠將數學教學內容通過碎片化的方式呈現出來,這種情況下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以及掌握數學知識,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基于此,本文將從以下方面探究微課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科學合理進行微課制作,奠定良好的課堂教學基礎
運用微課教學法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時,制作微課是前提也是基礎,可以說只有微課制作科學合理,才能夠保證微課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因此,教師一定要注重科學合理進行微課的制作。首先,在進行微課制作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做到充分考慮學生實際學習情況以及具體教學要求,在數學課堂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進行微課的設計。在此過程中,應考慮到以下幾個方面:學生數學學習能力、學生數學學習經驗、認知特點、理解能力、以及形象思維。在進行微課制作的過程中需要將微課通過視頻、圖片、文字、音樂等等形式將數學教學內容呈現出來,然后根據數學教學重點以及教學難點,針對相關教學素材進行全面的篩選,在此基礎上確保微課能夠將數學教學重點以及難點知識充分體現出來,要保證微課具備直觀性、具體性以及生動性。值得注意的是,在制作微課的過程中還需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生活經驗,盡可能在微課當中融入學生感興趣的事物或者是學生熟悉的內容,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課前預習環節運用微課,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課前預習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學數學知識相對于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具備較強的邏輯性以及抽象性,學生在進行新知識的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疑問,并且也不能準確找到學習的重點內容,因此,教師運用微課引導學生針對課堂知識進行預習,不僅僅能夠使得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學習的重點內容,還能夠為學生進行課堂學習奠定良好基礎,使得學生更好更輕松地掌握數學知識,從而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率,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創造了更大的學習空間。不僅如此,利用微課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時,通過多種多樣的微課形式能夠促使學生的學習形式更加豐富多彩,從而開闊學生的視野。在此基礎上,學生也能夠通過微課預習更深入地理解數學知識,促使學生數學知識理解能力有效提高。另外,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學生還可以提出在課前預習階段沒有解決,沒能理解的數學問題或者是數學知識點,這種情況下教師的課堂教學就會更加具有針對性,不僅僅能夠強化學生以及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還能夠較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運用微課創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
小學數學教材是根據小學學習階段學生實際發展情況,以及具體數學學習需求而編寫的,這其中不僅僅包括一些基礎性的數學知識,還具備一些較為復雜抽象的數學理論知識以及數學概念知識,而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些知識點,并且能夠靈活地運用這些知識點來解決數學問題,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創設教學情境開展教學。
首先,建立在課堂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進行一系列數學思考問題的設置。其次,引導學生通過數學教材以及微課視頻針對這些數學問題進行分析探究,這不僅能夠通過微課調動學生視覺、聽覺,以此全面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以及數學情感,還能夠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運用微課創設數學教學情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創設問題數學教學情境、游戲數學教學情境、生活化數學教學情境以及故事數學教學情境,等等。在此基礎上,教師只需要根據數學課堂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就可以合理通過微課創設數學教學情境,還能夠使得數學課堂更加豐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四、運用微課開展合作探究,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受到后天因素以及先天因素的影響,在一個班級當中,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數學學習情況存在一定差異,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即使教師已經運用微課開展數學教學,但是仍然會有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出現聽不懂或者是漏聽的問題。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到課堂時間以及教師精力的限制,部分教師都很難實現一對一的學習指導,從而嚴重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在此基礎上,為了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在運用微課的基礎上開展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教學。
首先,教師需要充分了解到所有學生的實際數學學習情況,然后在此基礎上將學生科學合理地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在分小組的過程中需要教師在遵循小組內的差異、小組與小組同異的基本原則上,保證每一個學習小組都具備數學學習能力強、數學學習能力中等以及數學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然后讓學生進行微課視頻的觀看,并且在此過程中教師還要設置具備針對性的實踐活動以及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參與到小組內合作探究過程中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這種情況下不僅能夠使得學生課堂學習主體地位被充分發揮出來,還能夠營造良好數學學習氛圍,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