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靈麗 覃聰
(1.廣東體育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廣州 510663;2.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廣州 510610)
隨著體育產業互聯網技術應用的不斷廣泛深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要大力發展“互聯網+體育”,推動電子商務平臺提供體育消費服務[1],教育部提出進行“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試點工作,對體育服務人才的培養進行調整。作為體育運營專業唯一一門與互聯網、電子商務相關的課程,體育網絡營銷肩負著培養體育產業復合型高技能人才的重任。職業能力并非簡單的“技能”,還包括了其他各項條件,其中也包含從事和勝任工作所必須的身心素質[2],要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規則意識和團隊精神。在現有的體育網絡營銷課程中的內容,加入1+X證書中網店運營與推廣職業等級證書的知識技能要求,針對1+X證書職業等級證書的要求,對其內容進行重新梳理、知識模塊進行重構,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課證融通是1+X證書得以順利實施的重要保障,是將職業能力與專業能力相結合的關鍵。課證融通的“課”是指專業人才培養體系,“證”是指對應的職業等級證。而該文所探討的“課”是指體育高職院校體育運營與管理專業中的相關課程,“證”指的是與之相關的1+X證書,即網店運營與推廣職業等級證書。該文旨在探討體育高職院校體育運營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體系中的體育網絡營銷課程體系模塊及網店運營與推廣職業能力要求,同時結合體育產業中互聯網人才職業要求,將三者相融合,以滿足新時期高技能復合型人才的培養需求。
新的人才培養需求提出的1+X證書是指學歷證書加若干職業技術等級證書,這要求各高職院校在完成學歷教育的基礎上,選擇若干個符合人才培養定位的職業等級證書,這必然會對現有人才培養體系進行調整,同時對課程的內容和時長進行重新規劃,因此對融入X證書內容后的課程進行教學設計、教學組織、課程標準修訂等工作,具體表現為以下幾方面內容。
在體育高職院校中開設體育網絡營銷課程的有體育運營與管理專業和體育運動訓練專業,對技能的要求和難度各不相同,運動訓練專業主要讓學生掌握網絡營銷的基本知識,能運用網絡營銷知識進行體育活動、體育賽事的宣傳;而體育運用與管理專業除了上述要求,還要求能進行網絡推廣方案的設計與實施,并能進行網店的運營。前者為專業拓展課,而后者為專業核心課。
體育網絡營銷主要以企業開展網絡推廣為主線,展開教學設計,從企業確定網絡營銷市場細分、目標市場及定位,再到開展網絡營銷的產品選擇、價格確定、推廣渠道選擇及促銷活動設計、客戶關系維護等方面。當融入1+X證書網店運營和電子商務數據分析兩個職業技術等級證書的內容后,對網店運營和數據分析的內容比重加大。在人才培養體系中,對體育網絡營銷課程進行相應的細化,由一門課變成系列課程,由一個學期變成跨三個學期來實施。而網店只是企業展開網絡營銷的自媒體手段和渠道之一。所以在兼顧1+X考證的同時,還要保留原來的自媒體、社會化媒體和第三方平臺推廣等內容。
由于開設課程的專業、年級、需求各不相同,所以將課程進行模塊化細化,根據各專業人才培養具體要求,來進行自由組合,達到可縮可擴的靈活度最大化。該文主要以體育運營與管理專業學生為教學對象,進行課程模塊重構,分為有考證需求和無考證需求兩種情況來進行課程模塊化設計。
在課程內容選擇上,根據網絡營銷的工作崗位需求,網絡營銷一般包括確定市場、選擇推廣方式、推廣方案設計和提高推廣轉化。結合1+X證書的要求,把體育網絡營銷四大模塊細分為11個基礎模塊(M1~M11)、10個工作任務(R1~R10)和10個考證拓展模塊(Z1~Z10),將網店運營與推廣職業技術等級證書融入課程(見圖1)。根據需求,可以組合成36學時、72學時、108學時、180學時等不同組合。
圖1 網店運營與推廣證書融合的模塊化設計
由M1網絡市場調研、M2網絡市場分析、M3競爭對手分析等8個模塊組成的體育網絡營銷入門篇課程,共36學時。M1~M8、R1官方微信、R2官方微博、R3官方網店等18個模塊組成體育網絡營銷提高篇課程,共72學時。M1~M8、R1~R10、Z1網店基礎操作、Z2網店裝修、Z3網店客戶服務等21個模塊組成網店運營與推廣考證初級課程,共108學時。M1~M8、R1~R10、Z4SEO優化、Z5SEM推廣、Z6信息化推廣等21個模塊組成網店運營與推廣考證中級課程,共108學時。M1~M8、R1~R10、Z7網店規劃、Z8商品運營、Z9流量獲取和Z10網店運營分析等22個模塊組成網店運營與推廣考證高級課程,共108學時。M1~M8、R1~R10、Z1~Z10等28個模塊的網店運營與推廣最終課程,180學時。
例如,非運營專業學生可以只選擇完成M1~M8這8個模塊組成的體育網絡營銷入門篇課程,而運營專業市場營銷方向的學生沒有考證需求的學生可以選擇M1~M8、R1~R10組合的體育網絡營銷提高篇課程,有考證需求的學生則可以選擇Z1~Z3(初級)、Z4~Z6(中級)、Z7~Z10(高級)不同考證等級的組合課程108學時或180學時。證書不同級別的內容會分別開設在第二、三、四學期,作為選修改拓展課出現。學生在接觸了網絡營銷知識后,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選修拓展,考取相關等級證書。
這里只是對網店運營與推廣職業等級證書的模塊化設計,當然也可以結合電子商務數據分析、運動營銷師等不同的證書來進行課程的模塊化,這樣就實現了課程的最大彈性,也可以跟學分銀行相結合進行學分制的相關改革。沒有考取職業等級證書需求的學生,可以選修網絡推廣的不同渠道,來進行深入拓展學習,為后續“無縫就業”做好準備,同時獲得相應的學分。
修改后的課程所涉及的知識內容廣,實施周期長,授課內容靈活,要想順利進行實施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必須要有強有力的實施保障體系,因此從師資培養、教材開發和實訓室開放、學分銀行制等幾個方面給出相關建議。
作為1+X證書背景下體育網絡營銷課程的實施教師,首先要取得具體相關的職業資格。擬授課教師參加相關職業等級證書培訓,以保障充足的師資團隊。由于課程修改后內容增加、知識點增多、學期跨度增大,讓一個教師承擔所有的內容有難度,所以在師資方面也可以采用模塊制教學,即課程按模塊來進行教學,由多個教師共同承擔,以減輕教師的負擔。但是作為1+X證書的培訓教師,必須熟悉整個課程的所有內容,這樣才能更準確地把握所授課程的模塊在整個課程中的定位和關系,才能更精確和有效地促進課程實施。
調整后的課程內容和網店運營與推廣職業資格有機融合,相應的課程標準也需要重新進行修訂。除了將網店運營與推廣的職業資格融入外,還要考慮將體育行業的標準融入到課程標準中,這樣才能為課程實施、教學資源開發、課程評價等確定一個良好的評價標尺,指明培養的方向。課程中加入的Z1~Z10模塊就是完全對標網店運營與推廣職業等級證書,而原有的M1~M8模塊就是對標體育行業網絡營銷標準,確保了學校與企業、課程標準與職業技能標準的無縫對接。
有了新的課程標準,開發相關的教學資源,如教材、網絡課程資源等是課程標準實施的前提條件。1+X證書考證內容多,所以開發相關配套教材是發展的必然產物。針對不同專業學生、不同需求,網絡營銷工具變化快的特點,將教材開發成活頁教材,增加電子資源,當選擇不同課程模塊時,就可以按模塊來進行自由組合,以滿足不同的教學需求。除了教材,配合的課件、視頻講解和配套練習等也要細分,方便進行自由組合。
體育院校的學生,好動坐不住、喜歡自己動手,由于教師在課堂中只能對重點知識進行講解,課后還需要學生對講解的知識進行實踐消化,因此,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應免費開放學校內的實訓室,讓學生有更多機會參與自主練習,通過自主練習完成課程知識點的消化。而網絡營銷的特點也是必須自己動手實踐才能真正學會推廣技巧,所以向學生開放實訓室,同時把實訓室作為運營管理的一個部分,也能提升學習的管理能力。
學生根據自己未來職業生涯發展的需要,可以選擇不同的模塊進行學習,這時需要學院出臺相關的政策給予支持。可以采用學分銀行制,即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不同模塊的學習,完成學習后獲得相應的學分。這將突破原來的專業和學習時間限制,學生可選擇最有把握的、最感興趣的模塊來進行學習。學分銀行的實施需要人才培養體系、課程標準作為保障,同時課程模塊化改革也是實行學分銀行的條件。
1+X證書是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的結合,是對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的新要求,對體育運營與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即體育網絡營銷進行課證模塊化融通改革探討,還需要通過實踐檢驗,不斷改進完善,同時需要師資培養、課程標準制定、教材及教學資源開發、實訓室開放、學分銀行制等方面的保障,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培養高技能復合型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