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秀平
摘要:敘事信件是敘事治療中的常用手段之一,將敘事信件應用于生涯教育課程中,可以實現生涯教育課程的個性化發展。探索了不同的敘事信件在生涯課堂中的應用,以期將敘事的理念與技巧融于生涯教育中。敘事信件種類多,對其善加利用可以有效增強課堂效果,有針對性地促發學生從不同角度改變自己的動力,提升生涯自信。
關鍵詞:生涯教育;課程建設;敘事信件;敘事治療
中圖分類號:G4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2684(2021)24-0022-02
一 、引言
(一)敘事信件的定義與應用
敘事信件,是敘事療法中最常用的手段之一,是通過書寫信件對來訪者進行輔導的一種方式。信件在敘事輔導中的使用,不僅為豐厚來訪者的故事提供了新的方法,還將輔導效果延伸到了咨詢室以外。根據敘事信件所涉及的內容,可以將其分為總結信、邀請信、解職信、推薦信、預測信、自傳信、未來信等[1]。不同類型的信件帶來的輔導效果也各不相同。
關于敘事信件,最早是懷特(White)和易卜森(Epston)通過總結性的信件幫助來訪者鞏固面談效果,趙兆、趙燕[1]在敘事治療的個案中也做過嘗試,但是基本只局限在個案輔導中,在課程中的應用仍有探索的空間。
(二)生涯教育課程開展的現狀
生涯教育是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掌握生涯規劃知識與技能,確定生涯目標,進行生涯決策,尋求最佳生涯發展路徑的有計劃的專門性教育活動。在新高考背景下,學生生涯規劃的開展更有其必要性與深遠意義。廣東省中山市采用普通高中學生發展指導調查(學生問卷)[2]評估學生發展指導現狀和需求,調查發現,學校生涯教育開展的情況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對于自身生涯規劃探索的需求。生涯教育課程作為生涯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存在師資不足,課程重理論、輕實踐,針對不同的學生難以做到因材施教等問題,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3]。
為了激發學生對自己生涯夢想探索的動力,我嘗試將敘事信件融入生涯課堂。經實踐探索發現,信件具有個性化的特點,敘事信件的使用讓生涯教育更有針對性;敘事取向的信件療法在課堂的應用,可以延伸課堂的效果,鞏固學生的生涯自信;信件還可以成為學生成功故事的見證與升華。
二、 敘事信件在生涯教育課程中的應用
(一)共構生涯故事,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近年來,敘事取向的生涯咨詢取得了一定實效,敘事療法對于個人生命故事的關注與“生涯即故事”的理念不謀而合[4]。敘事信件應用于生涯教育,是對生涯咨詢的補充;應用于生涯教育課程,既是對生涯教育開展形式的拓展,也可延伸課堂效果。
調查顯示,有50%的學生認為目前所接觸到的生涯課程內容太過空泛,過分專注于理論的介紹,實用性、操作性不強,對自身的幫助不大;35%的學生覺得當下的生涯課程沒有針對性,缺乏個性化的策略[5]。敘事表達鼓勵當事人講述自己的生命故事,通過教師與同伴的建構、解構、重構,幫助學生重新建構自身生涯的意義,既增強了課堂的有效性、針對性,也尊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
共構生涯故事可通過以下幾個步驟進行:第一步,鼓勵學生書寫自己的生涯故事,這個生涯故事可以來源于過去的經驗,通過對過去經驗的梳理,讓學生對自己產生更加客觀的認識;第二步,與同學及老師分享自己的生涯故事,邀請老師與同學對自己的故事表達分享個人想法;第三步,整合他人想法及在分享過程中發現的例外,重構個人生涯故事,賦予個人生涯故事新的意義[4]。書寫、建構、重構等過程能給予學生探索與規劃生涯的力量,喚醒學生的規劃意識,增強生涯自信。
(二)善用敘事信件,增強課堂有效性
生涯故事的敘述與重構,可以采用不同的敘事信件形式來進行,一方面,豐富課堂形式;另一方面,不同形式的敘事信在生涯課程中的作用是不一樣的,敘事信件的種類有許多,要善于運用敘事信件,才能將其作用發揮到最大。
1.自傳信——豐厚成功經驗,建立生涯自信
自傳信是邀請學生以自傳體的形式書寫自己過去的經驗故事。為了幫助學生探索個人能力、興趣等個性特質,進一步探索自我,為規劃未來打下基礎,需要幫助學生發現與看見自己過去成長歷程中的經驗事件,強化學生的自我認知。自傳信的運用能很好地幫助學生在書寫過去經驗中發現自我。例如,在一節能力探索的課堂中,為了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優勢能力,除了傳統能力測試與分析,教師設置了一個“光陰的故事”的環節,用冥想引領學生回憶過去走過的光陰中自己經歷的成功故事,再引導學生反思這些成功經驗的產生都有賴于自己所擁有的哪些能力與特質。冥想結束后,邀請學生以自傳信的方式寫下自己的成功故事,強化與豐厚學生的成功經驗,讓學生在實際事件中認識到自己的優勢能力,建立生涯自信。
2.未來信——建構未來愿景,促發積極轉變
未來信是邀請學生以未來的視角給現在的自己書寫的信件,通過信件幫助學生發展出新的積極的偏好故事。在學生自我探索的基礎上,用未來信將過去的經驗與未來鏈接,讓學生能夠在未來愿景的建構中產生積極轉變,主動規劃生涯。例如,在生涯喚醒課堂中,我設置了一個“來自未來的一封信”環節,通過冥想,引導學生看見未來五年后實現了理想的自己,然后讓學生以五年后的自己的身份給現在的自己書寫一封信,書寫未來自己的生活及感謝現在的自己為未來目標的實現作出的貢獻。學生通過書寫未來及對當下自己的感謝,能從不同的角度發現當下的自己除了問題以外的偏好故事,促發學生產生積極改變的動力,主動建構未來。
3.推薦信、邀請信——納入他人見證,鞏固教育效果
推薦信一般由教師書寫,通過教師的推薦讓身邊的人改變對學生的固有認識,鞏固學生的積極支線故事的發展。邀請信可以由學生本人書寫,邀請他人見證自己的成長及個人擁有的挑戰生命問題的技能等。通過納入他人見證鞏固學生課堂所得,共構生涯故事,增強學生的生涯自信。在常規課堂中,納入他人見證可以是與同班同學分享,同班同學互為見證。邀請信與推薦信的使用還可以讓家長參與到學生生涯教育課程中來,強化學生的規劃行為。在一次生涯規劃課程中,我邀請學生給自己的父母或者信任的長輩寫一封邀請信,邀請他們到課堂見證自己從生涯課堂結業并承諾將積極地進行自我探索與未來規劃。學生發現,通過父母(長輩)見證,強化了自身將承諾轉化為行動的動力。
三、 反思
敘事信在生涯課程中的應用,更像是學生與自己生命故事的對話,他們能在對話中發現生命中的例外與本來就存在的美好風景。教師在課堂中的角色是引導者與積極影響者,在傾聽學生的生涯故事時,因為每個人生命故事的獨特性,教師應保持不評判、不評價的態度,尊重價值的多元化,積極影響學生去看見自己生命故事的豐富性,不代替或者干擾學生的故事書寫。
總之,敘事信件在生涯課堂中的應用,仍有非常大的探索空間。這需要教師不斷加強敘事理論基礎的學習,將敘事作為一種生活態度,以積極的生活視角影響學生,引領學生成長。
參考文獻
[1]趙兆,趙燕.心理治療信件在敘事治療中的應用(綜述)[J].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5,29(3):161-166.
[2]梁劍玲,陳曉新,黃珊珊,等. 普通高中生發展指導的現狀與需求調查[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1(13):20-24.
[3]黃向陽,王保星.普通高中學生發展指導(實踐案例集)[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4.
[4]王娟.敘事療法在高校生涯教育中的應用[J].教學實踐研究,2015(32):153-155.
[5]余金枝.高中生生涯規劃教育現況分析及策略研究——以廣東地區某學校為例[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0,(20)6.
編輯/劉 芳 終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