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思穎 李晶 張洋 王瑞瑞

摘 要:信陽市作為歷史悠久的革命老區,從建黨初期到解放戰爭時期,一直處于革命前線,紅色資源不僅密度高,分布廣泛,而且類型多,范圍大,潛力足。國家政策大力支持的大好形勢下也給信陽紅色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機遇,由于區域壁壘,基礎設施不夠,市場促銷意識缺乏,創新意識不足等原因,信陽市紅色旅游發展欠佳。在紅色旅游市場激烈的競爭下,信陽市必須根據自身特點,創新思路,深層次挖掘紅色旅游資源內容,創新開發形式,樹立創新型紅色旅游城市的旗幟。
關鍵詞:區域合作;紅色文化;創新型城市
中圖分類號:F592.7;F299.27 文獻標識碼:A
基金項目:信陽農林學院2019年度學校青年基金項目“基于GIS的信陽紅色旅游資源創新性研究”(2019RW006);信陽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基于地域紅色文化建設創新型旅游城市的研究-以信陽市為例”(2020JJ056)。
2019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全國多地掀起了紅色旅游熱潮。尤其是“十一”期間,紅色旅游成為旅游市場的主旋律,文旅部的統計數據顯示,“十一”期間78.84%的游客都參與了各式國慶慶?;顒印V袊糜窝芯吭旱臄祿@示,2019年上半年,14歲以下游客參與紅色旅游接待量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7.23%,年輕人參與紅色旅游的熱情高漲。北京聯合大學教授張金山表示,今年紅色之旅成為很多游客的首選。信陽市位于河南省南部,豫鄂皖三省交界處,是全國12個重點紅色旅游景區的省轄市之一,大別山紅色旅游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有革命遺址遺跡479處,革命文物保護單位178處[1]。近年來,信陽紅色旅游呈現爆發式增長。紅色旅游目的地的打造,紅色旅游景區、景點、景觀的建設與修繕,紅色旅游文創產品的開發,紅色旅游演藝項目的制作等也隨之收到熱捧。但是,全國各紅色景區的紅色旅游活動大同小異,大多都是參觀、體驗,注重內容的不注重形式,注重形式的忽略了內容。各地學者的研究也多限于調查、開發和生態型研究。
在全國紅色旅游業蓬勃發展的背景下暴露出來的種種問題更是值得深思,多地紅色旅游發展僅僅停留在淺層次,未深入探討紅色旅游背后的教育意義,這一點應予以重視,這關乎到紅色旅游的生存和健康發展。紅色旅游目的地如何保持可持續發展,值得旅游學者、旅游從業者和地方政府的思考。以信陽市為研究單元,構建信陽紅色旅游流系統和體驗教育系統聯合體系,旨在探討信陽紅色旅游資源轉型方式,基于信陽紅色旅游的現狀和旅游的發展趨勢分析,一方面可以增強游客的愛國情感、傳播正能量;另一方面也能對紅色遺產起到積極的保護作用,挖掘紅色旅游帶來的新意義,為紅色旅游資源提供創新型研究,為信陽市建立體驗教育型紅色旅游城市奠定理論基礎,為政府決策提供相關建議和對策,從而促進各區域旅游業的整體、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基礎設施不完善
由于歷史原因,革命老區一般都是自然條件相對惡劣的地方,可進入性較差,經濟落后,相對應的基礎設施不夠完善,信陽市的紅色旅游景點存在設施陳舊、交通不便的情況,信陽的主要客源地還是周邊的城市,一些省會城市圈因為交通不夠便利,客源市場并未打開。經濟不發達引發的資金問題還延伸至人才缺乏,革命老區地處偏僻再加上資金缺乏,旅游的專業性人才稀缺。走訪發現,信陽市紅色景點普遍存在服務人員由當地村民擔任的情況,進而導致服務不專業,影響景點形象等事件時有發生。
(二)市場宣傳不到位
市場和宣傳掛鉤,從客觀的角度去分析,信陽市的紅色景區資源豐富,具有深遠歷史意義以及內涵的更是不計其數,加上信陽市獨特的地理文化以及風土人情,更是為信陽市建設新型旅游城市的道路增添了不少色彩,但是信陽市紅色旅游市場優勢不足,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宣傳不夠導致的知名度不夠。就信陽市以往對于紅色景區的宣傳以及所取得成效來看,信陽市的紅色旅游景點并沒有吸引太多的游客前來參觀和學習,且知名度也不如一些北方紅色旅游景點高。信陽市的紅色旅游景區在宣傳力度方面存在有待改進的地方。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管理人員促銷意識不強,投入的資金不多,營銷方式比較單調,只是簡單的依賴旅行社等中介組織開展工作,至今還未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宣傳態勢,與其他紅色旅游名勝區聯手宣傳、打造品牌的活動更是少而又少。
(三)區域化嚴重
信陽市紅色旅游小區域化和大區域化情況明顯。從小區域化來看,信陽市的紅色旅游資源多而且相對集中在新縣、商城、光山、羅山等區域,各縣區各自為政,旅游資源類似,旅游景區開發的同質化現象嚴重、品味不高。信陽市政府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著力建設高品位的紅色景點,在信陽市籌建了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博物館,效果顯著,但旅游者因為縣區的可進入性差,放棄了各縣區的紅色景點,從這個角度分析,市區也掠奪了縣區的旅游者。從大區域化來看,信陽市屬于大別山區,從地理劃分,信陽、六安、孝感、黃岡等地級市劃在一個完整的區域內,但在行政區劃來看大別山在三?。ê薄⒑幽稀不眨┑慕唤缣帲t色旅游發展不免出現各自為政的現象,旅游資源同質化嚴重,從現階段各地開發的旅游產品來看,信陽、黃岡、六安都有革命遺址遺跡游,都籌建了博物館。信陽和黃岡還都有烈士陵園,造成客源市場競爭激烈。
(四)旅游形式缺乏創新
筆者通過收集調查問卷數據發現,旅游者大多因為紅色旅游景點說教式的政治教育,單調的靜態游覽形式放棄紅色旅游項目。在走訪過程中發現,信陽的紅色旅游景點呈現的方式多是烈士陵園、博物館等,都是通過靜態的陳列和展示牌解說的方式,在進行紅色旅游主題活動時吸引旅游者,均有時效性短、主題單一、形式單一、功能單一、紅色文化內涵挖掘不深及體驗感不足等缺點,究其原因都是創新意識不足。
(一)區域資源整合
小區域由市政府對大面積區域的紅色旅游資源做出統一的調節,改變現階段不同區域景區管理各自為政的現象
從大區域的角度來看,可以參考井岡山紅色旅游景區的開發管理模式,它們是從行政上先進行一個整體的劃分,經由國務院特別批準,從一個縣級城市變成縣級市區,再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包括行政區劃調整前的寧網縣、并岡山市、永新縣、蓮花縣等地進行劃分,從空間上擴大了旅游資源的建設規模,也讓井岡山旅游景區有了一個完整的旅游綜合體系。把黃岡、六安與信陽在旅游上做一個整體的行政區劃,形成完整的旅游綜合體[2]。
(二)加強宣傳
在旅游文化被廣泛傳播的今天,旅游成為人們休閑度假大勢選擇的同時也標明了旅游行業競爭力不斷增強的實際情況。在這類大環境的壓力之下,做好信陽市紅色旅游資源的宣傳,讓信陽市的紅色旅游資源以及它們的歷史意義和價值被更多的人所看到、所選擇成為創建新型旅游城市工作的重點環節。
宣傳形式也要與時俱進,自媒體和網絡的飛速發展超出大部分人的預期,但是也無疑給營銷宣傳工作提供一個新的途徑。抖音、快手等App,宣傳次第效益明顯、輻射范圍較大。也要考慮紅色旅游資源的嚴肅性,要保證內容正確,意識形態站位上正確。宣傳內容的時間維度要與時俱進,不僅要有革命時期的紅色旅游資源,也要充分利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紅色資源,如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來信陽調研,主席走過的路,主席調研過的項目,都有紅色精神內涵,具有愛國主義教育意義,都應該作為紅色旅游資源來開發。
深度挖掘其中的人文內涵,精心打造紅色品牌[3]。信陽市本身也可以對紅色旅游資源進行一個固有的品牌設計,旨在宣傳革命老區的艱苦奮斗精神、發揚革命先烈的大無畏思想,結合周邊城市的不斷發展、進步,為大眾展示一個新的、充滿活力的、能夠把歷史革命思想與現代化城市結合的新型旅游文化城市的形象。
(三)創新紅色旅游形式
紅色旅游不同于其他旅游形式,在國家旅游發展綱要里面明確指出,紅色旅游和紅色旅游資源具有學習革命歷史、傳承革命精神的內涵[4]。各地紅色旅游都具有愛國主義教育的重大使命,那么地域紅色文化當中所蘊含的價值不僅僅是體現在經濟與文化方面的,還應該被體現在教育方面。根據消費市場的行為與特征,適時開發新需求,激發旅游市場新活力[5]。紅色文化的建設應該深入大中小學生的學習以及生活當中,被當成他們學業教育以及道德素養發展路上的必修課,在一舉一動之中去改變、去影響他們的思想認知與價值觀的形成,也就是創建地域紅色文化建設與教育建設系統聯合體。結合信陽市的具體情況,以計劃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作為模型基礎,從行為意向、行為態度、主觀規范、感知行為控制、行為信念、行為后果評價、規范性信念、遵從動機、感知控制、感知便利等因素進行分析后,做出信陽青少年紅色研學目的地選擇的模型(見圖1)。

筆者在模型分析的基礎上設計調查問卷,結合問卷反饋結果,把選取的20個評價指標,根據評價的等級對應相應的分值,利用SPSS因子分析法分析找到主要因子。在主要因子的構建下,創建地域紅色文化建設與教育建設系統聯合體可以從以下幾個具體實行點入手。
首先,建立學校與紅色旅游景點聯合課程體系,把地域特色文化引入課堂,引發旅游動機。為了能夠進一步加強對于學生的紅色教育引導,也為了能夠創新地域紅色文化建設類型,可以因地制宜,深入化、綜合化的考察信陽本地的眾多紅色旅游景點,將學校的課程教育體系與紅色旅游相互聯合起來,形成一種新的實踐教育聯合體系,讓學生可以盡情地去理解信陽本地區的紅色景點、學習里面的紅色文化和革命先烈的不朽精神,在思想、文化以及價值理念等多方面得到提升,同時也為信陽市的紅色經典傳播和建設開拓了新渠道,增添紅色革命景區的“新”活力。
其次,在景區內部建立特殊的紅色文化體驗學校,把區域紅色文化教育納入學校教學工作之中。為了能夠加強學校與紅色景區的連通性,也為了能夠讓學校與紅色景區聯通化的教育體系更加具有實踐意義、對學生有深入層次的渲染,可以在景區內部開設冬令營、夏令營活動,開設與景區相關的紅色歷史故事專題講座,進行為期3~15天的專題課程講座,主要授課目標群體可以定為信陽市中小學、高校學生以及其他希望感受革命文化并深入學習的人群。以專業化、系統化的教育模式來宣講紅色景區的精神與信仰,可以很大程度上區別于傳統的走馬觀花式的教育給學生帶來的思想與知識上的感受。紅色景區特有的莊嚴感、肅穆感以及歷史氣息也會自然而然感染深入其中學習的人群,使他們受到由內而外的洗滌和影響,進而為革命景區的教育意義再添上一筆,也為景區的宣傳和新型模式的創建打開了新的方向。
筆者在研究過程中發現信陽紅色旅游發展的主要問題,并提出相關解決方案,從創新的角度提出信陽特色紅色研學教育游,在TPB理論架構下構建模型,分析相關因子,結合調查問卷給出結論。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進一步分析,中老年人紅色研學旅游的相關因子,構建出紅色旅游在中老年人中的相關指標體系,為信陽的紅色旅游資源建設提供支撐。
[1] 張培俊.信陽市紅色旅游的開發研究[D].廣西:廣西師范大學,2016:9.
[2] 葉俊.大別山紅色旅游景區的競合關系與整合開發策略[J].湖北農業科學,2013(19):4841-4844.
[3] 盧麗剛.井岡山紅色旅游資源保護與開發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井岡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6):17-24.
[4] 楊燦.中國紅色旅游圖書出版研究[D].河北:河北大學,2010:1-7.
[5] 張河清,陳寧英.紅色旅游城市的市場競爭態分析:以6大紅色旅游城市為例[J].旅游學刊,2008(11):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