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女
摘 要:隨著課改的不斷推進,小學體育受到了重視。田徑運動是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部分,田徑運動可以促進小學生的成長發育,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趣味田徑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得到了有效運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小學體育田徑課程的開展中,教師一方面要結合小學生的身體素質與運動能力來實施教學,另一方面要根據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制訂可行的教學方案,從而提高體育田徑教學的趣味性,使小學生能全身心地投入田徑課程教學中,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體育;田徑
一、 引言
趣味田徑是一種全新的體育教學模式,得到了各小學體育教學的廣泛應用。實踐證明,趣味田徑教學更能有效調動學生的體育興趣與積極性,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性。田徑是小學體育課程的重要內容,其目的是培養小學生的田徑運動興趣與技能,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新課改對小學生體育課程提出了新的要求,體育教學不僅要培養小學生的運動技能和體育知識,還要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強健學生的體魄,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但就目前的體育教學現狀來看,體育課堂組織結構松散、教學價值低下、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為了提高體育田徑教學的效率,教師應將趣味田徑教學融入其中,充分發揮其益智、益趣、益身的作用,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教學計劃的制訂,從而滿足學生的健康需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 趣味田徑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價值
(一)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在以往的教學中,體育教師在田徑教學中普遍直接講明課堂要點,然后讓學生進行練習活動,這樣的教學形式十分枯燥、乏味,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樣的教學中,教師只是為了能盡早地完成教學目標,而學生也是應付性地完成學習任務。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傳統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教師應注重學生體育意識的樹立與體育技能的培養,使小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以便于學生能向著終身體育的目標發展。趣味田徑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教師將其運用到體育教學中,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讓枯燥的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讓小學生愛上體育,愛上田徑運動。
(二)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性
小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是體育課程的直接參與者。因此,學生的參與程度直接影響著體育教學效果。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趣味田徑在提升課堂趣味性的基礎上,能夠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并深刻地感受到田徑活動帶來的樂趣,充分地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可見,學生的課堂參與對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
(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趣味田徑是從歐洲國家傳過來的,深受學生的喜愛。趣味田徑是在原來田徑運動基礎上進行轉變的教學方式,符合小學生的心理與生理規律,形式也比較多樣化。趣味田徑在我國處于發展階段,但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趣味田徑具有靈活性特征,不受時間與地點的限制,深受學生的喜愛,使學生能長久地保持學習興趣,也為學生的健康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趣味田徑可以將學生的興趣愛好融入教學中,讓學生從中感受到運動的樂趣,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潛在能力。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興趣變化,從而更好地開展趣味田徑教學活動。
(四)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在小學課程安排中,體育課時比較少,這樣很難滿足學生體育鍛煉的需求。因此,教師可以從趣味田徑中入手,在教學中運用多樣化的形式,實現教學內容的延伸,從多方面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也可以通過課下的觀察,了解學生喜歡的課外活動,從而更好地設定全面的教學目標。
(五)增強學生的身體機能
小學是學生身體發育的重要時期,該時期讓學生參加體育運動,可以鍛煉小學生肢體的協調性,促進學生身體各項機能的良性發展。另外,運動還可以促進小學生腦力與智力的開發,真正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體育運動能促進學生身體機能的發展與成熟,使學生身心得到全面的發展,田徑是體育教學的重要形式之一,通過田徑運動能使小學生的下肢進行協調性的擺動,提高機體的協調性,并且能改正不良的行為習慣。所以,趣味田徑教學的開展,還能有效增強小學生的身體機能,讓學生在運動中獲得更長遠的發展。
(六)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在體育教學中,田徑分為兩種模式,即單人田徑與集體田徑。單人田徑可以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讓學生敢于表現與嘗試,從而使學生形成堅定不屈的品格;集體田徑可以使學生形成團隊意識與責任感,形成寬容友好的品質。在團隊競賽中,作為團隊的一員,學生要學會承擔責任,還要對失誤隊友寬容。可見,田徑運動不僅能夠使學生養成堅韌不拔的意志,還能樹立責任感與寬容意識,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在趣味田徑中,學生可以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收獲感動與尊重,使學生獲得情感教育。
三、 體育教學中趣味田徑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沒有正確地認識趣味田徑
在目前的體育教學中,大部分的體育教師并沒有真正意識到趣味田徑的教學價值,也沒有準確把握好趣味教學的度。趣味田徑的重點就是趣味性,教師要經過精心的課程設計,讓教學內容更具趣味性,從而有效地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田徑活動中,從而實現健身、健心的教學目的,讓學生既能感受到身心上的輕松,又能達到一定的運動強度。在目前的體育教學中,有一部分的教師并沒有意識到趣味教學的特點,他們僅是簡單地設計一些有趣的游戲來吸引學生,把體育課程當成了放松課。在這樣的課程教學中,學生雖然玩得很開心,但是由于運動強度不夠,導致學生的運動能力并沒有提高,更無法實現趣味教學的最終目的。
(二)教師忽略了技術上的指導
在趣味田徑教學中,教師大多數是以小組競賽的形式進行,其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間的團隊合作意識,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進去。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是將教學的重點放在比賽的設計上,以期能設計出更有趣的游戲活動,并指導學生在集體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最后卻忽略了對學生技術規范的教育,以及對學生個人的技術指導,最終不利于學生田徑運動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