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品榮
摘 要 目前,林業調查規劃中,由于經濟首位思想過于嚴重、調查工作不夠徹底、調查信息過于表面化等原因,林業管理工作無法落到實處。為有效解決該方面問題,對林業調查規劃中現存弊端進行了詳細分析,并結合實際,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 林業;調查規劃;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S757.4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7.045
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于林業生產及發展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林業逐漸成為國民經濟增長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林業對于全球生態平衡而言,可以起到良好的維護效果。同時,對于本國生態穩定發展而言,具有實質性意義。而要保證林業調查規劃工作的有序開展,則需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與各地區林業發展現狀進行結合,這樣才能推動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1 存在的問題
1.1 經濟首位思想過于嚴重
林業調查規劃工作在具體展開中,不僅能對森林保護等相關工作起到良好的輔助效果,而且能夠促使林業管理逐漸朝著規范化及現代化趨勢發展。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可以保證林業管理部門在日常實踐操作時的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促進當地生產力發展水平得到提升的同時,促使當地經濟效益穩定增長。但與現階段林業調查規劃工作展開現狀進行結合,發現林業調查規劃中仍然存在很多弊端和不足之處[1]。特別是由于現階段我國并沒有形成統一有效的管理規劃,受經濟發展及相關政策的影響,多數地區為了實現經濟的穩定發展,以破壞森林資源為代價,以此推動經濟的不斷增長。近年來,亂砍濫伐、毀林造田等現象越來越嚴重,不僅會對生態平衡造成嚴重破壞,而且對森林資源的發展而言,將會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現階段,仍然有部分地區為了追求經濟效益的快速發展,對當地自然環境進行肆意破壞,并沒有實現對林業資源合理的開發和利用,最終導致林地荒蕪現象越來越嚴重,造林難度相對較大,不僅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而且生態環境也無法得到有效恢復。由此可以看出,缺少可持續發展意識,林業管理工作很難落到實處,對于自然環境的修復和發展而言,將會造成非常嚴重的自然影響[2]。同時,對于我國林業調查規劃工作而言,也會造成嚴重打擊。
1.2 調查工作不夠徹底
森林發展會受氣候條件及水源等相關地理因素的影響,這些地理因素具有動態化變化特點,在不同時期會呈現出不同變化,同時也會受當地居民一系列生產生活的影響。現階段,我國林業調查規劃工作在展開時,對于地理條件變化的重視程度并不是很高。通常都會直接選擇利用比較老舊的信息,在這一基礎上展開的規劃缺少針對性和有效性。受多種干擾因素影響,林業調查規劃工作在展開時,并不能落實到實處。調查人員沒有深入到現場,對林業相關信息數據進行了解,調查中獲取到的信息過于表面,缺少參考價值。同時,由于缺少實踐操作,現有信息缺少完善性和有效性,與森林實際情況嚴重不符,對與林業生產建設的相關工作而言,將會造成非常嚴重的阻礙。
1.3 缺少從業林業調查規劃技術性人才
由于林業調查工作自身的特殊性質,工作人員通常需要進入到密林中展開實地考察,對于工作人員自身生命財產安全會造成一定威脅。林業調查工作人員自身日常工作強度普遍較大,具有一定的危險性特點[3],但整個福利待遇并不是很好,國家政策在這一方面的扶持力度相對較小。久而久之,越來越少的專業技術人員想要從事這種類型的工作,加之現有技術人員自身理論知識及專業技術能力過于薄弱,從而無法保證林業調查工作的全面有序開展。
2 對策
2.1 完善現有法律法規,打破傳統首位思想的局限性
要想保證林業調查規劃工作的全面有序開展,在國家方面應對該項工作給予一定的關注和重視。加強資金投入力度,對林業專業高素質人才進行科學合理的培養,同時對先進技術手段及設備等進行引進和利用。除此之外,應對林業調查規劃工作的具體展開情況進行有效的監督和管理。以此為基礎,保證林業調查工作能夠真正落到實處,這樣才能為林業建設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特別是新時期背景下,可以與現階段先進技術手段進行結合,如通信技術及信息化手段等,實現對林地信息大數據網絡科學合理的構建,這樣能夠促使林業調查工作遵循與時俱進的基本原則,保證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水平的提升。
2.2 提高對林業調查規劃的重視程度,保證調查工作的實施效果
對于國家及相關部門而言,需要將經濟、技術為本的發展觀念進行積極有效的轉變,加強對生態環境的管理和控制力度,以此實現生態的穩定可持續發展。盡可能降低對林業經濟增長速度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加強對林業調查工作的重視程度,對各個不同地區林業資源展開有針對性地規劃和設計,切記不可對林業資源造成任何破壞影響。對林木進行開發和利用時,要保證林業生產建設活動的全面有序開展,這樣才能實現經濟及社會效益的統一發展,對林業自身發展而言可以起到好的推動效果。
現階段林業調查活動具體展開中,最為明顯的問題是民眾自身環保意識并不是很強,同時社會各界對于林業調查規劃工作的重視程度普遍較低。在處理該問題時,國家及相關部門要給予正確引導,保證群眾環境保護意識能夠得到有效提升。同時,要對林業調查規劃有清楚認知,當地政府可以定期向居民介紹有關林業規劃工作的內容,為當地帶來一系列福利,促使林業工作人員能夠在整個調查規劃工作展開中得到當地居民的支持。通過群眾力量對真實的信息數據進行掌握和了解,并促使群眾逐漸自發地對林地資源進行保護,對林地整個生產狀態進行有效的記錄。以此為基礎,推動林業調查工作的全面有序開展[4]。此外,要提高社會各階層對林業調查規劃的重視程度,將多方力量全部匯聚在一起,以此保證林業調查規劃工作的全面有序開展。各階層力量融合在一起,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特點,有利于為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的實施效果提供保證。
2.3 加強對專業技術性人才的培養力度
林業管理人員要以宏觀角度出發對目前實際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對相關因素條件進行深入探究。由于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具體展開中,有一定的復雜性,對工作人員提出的要求普遍較高,因此要加強對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力度,促使技術性人才自身理論知識及實踐操作能力得到有效培養[5];保證工作人員可以親自參與調查實踐的基礎上,促使其自身數據分析能力得到強化。這樣不僅有利于保證工作人員自身各方面能力得到有效培養和提升,而且能夠推動整個林業調查規劃工作的有序開展。
3 結語
森林資源在開發時,由于其自身具有一定特殊性,在林業調查規劃工作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在實踐中要加強對林業調查規劃工作的重視程度,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解決對策,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林業生產建設活動的全面有序開展,有效提高林業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1] 王旭.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的發展及對策[J].種子科技,2019,37(13):145.
[2] 段麗娟. 淺論信息技術在林業調查規劃檔案管理中的應用[J].卷宗,2018(14):49.
[3] 陳章.淺談影響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質量的因素[J].農家參謀,2020(5):98.
[4] 雷紅文. 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的發展及對策探析[J].農家科技,2020(1):155.
[5] 馮仲科,杜鵬志,閆宏偉,等.創建新一代森林資源調查監測技術體系的實踐與探索[J].林業資源管理,2018(3):5-14.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