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晶


摘 要 近幾年,北艾作為一種珍貴的道地中藥材,需求市場不斷擴大,產業前景較好,北艾產業已成為河南省湯陰縣的支柱產業。通過對2016—2019年湯陰縣北艾種植面積、產量及銷售情況進行分析,得出目前北艾發展的制約因素,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從而促進湯陰縣北艾產業的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北艾;發展現狀;河南省湯陰縣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7.074
在落實鄉村振興戰略中,最為重要的便是產業振興,產業發展是維持地區經濟穩步向上的動力。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背景下,中藥材行業發展前景將十分可觀[1]。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養生成為熱點詞匯,艾灸保健[2]受到了消費者越來越多的關注,艾草的市場需求在不斷擴大[3-4],因此艾草產業成為朝陽產業、綠色產業[5],有利于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產業結構的優化、生態環境的改善及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艾草產業是湯陰縣三大支柱產業之一,也是落實鄉村振興的重要產業[6]。湯陰縣為最早記載的艾葉道地產地,已有2 000年的種植歷史[7]。湯陰縣種植的艾草品種為北艾,與其他地區的艾草相比,北艾品質和療效更好[8]。近年來,湯陰縣大力支持北艾產業發展,現已初具規模,擁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但發展中仍存在一些問題。
1 現狀
1.1 北艾生產情況
2016年,湯陰縣開始實施艾文化產業園綜合開發項目,該項目融合了艾草種植、生產加工、生物醫藥、農業觀光、旅游文化、中醫養生和景醫結合等艾文化系列開發方面。湯陰北艾主要種植于安陽市湯陰縣所轄伏道鎮崗陽、東官莊、西水磨灣、輝泉、小屯和小賀屯等行政村。
2016—2019年,湯陰縣人工種植北艾的面積呈不斷上升趨勢,見表1。湯陰縣擁有4.65萬公頃耕地,約有1.53萬公頃流轉土地用于種植瓜果蔬菜等經濟類作物,2016—2019年北艾的種植面積占到流轉土地面積的比重分別為2.6%、4.3%、6.5%、8.7%,占比逐年上升。北艾每公頃產量可達1.2~1.5 t,北艾總產量也在逐年增加。北艾是2016年湯陰縣政府開始建設的產業支持項目,發展時間有限,因此產量提升并不是很明顯。
1.2 北艾產業加工情況
湯陰北艾產業的生產主要是傳統產品的粗加工,涉及40多個品種的產品,主要包括艾草食品(艾草青團、糍粑、餅干、面條和艾草飼料)、藥用原料(膠囊、艾草浸膏、艾葉配方顆粒及給其他藥廠供應初級原料)、日化洗護產品(面膜、護發素、肥皂、洗面奶、足浴包和蚊香)及艾灸系列產品(艾條、艾粒、艾灸、艾餅和精品艾絨)。
2016—2019年,有5家集艾草種植、生產、加工、研發、銷售為一體的企業先后落戶湯陰產業園區,分別是安陽九頭仙艾業有限公司、湯陰艾起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湯陰北艾艾草研究院有限公司、湯陰復艾艾葉科技有限公司和湯陰縣北艾仙草生物科技公司。安陽九頭仙艾業有限公司成為湯陰發展艾產業的龍頭企業,年產能1萬噸以上,年主營業務收入達5億元。
1.3 北艾產業銷售情況
2016—2019年,干艾葉的收購加工價格在5 600~6 300元/t,艾草桿的價格在680~700元/t,而全草的價格在1 800元/t上下浮動,桿葉分離的收購價格更高。農戶按照企業合同要求,人工將桿、葉分離,人工分離比機器分離完整度更高、賣相好,每噸銷售價格也比機器分離高出15%。
2016—2019年,湯陰北艾的銷售量逐年增加,同時隨著艾草市場的需求不斷擴大,艾草的價格也在逐年攀升,銷售額不斷上升,見表2。
南陽市艾產品銷售量占全國市場的70%以上[9],而湯陰北艾市場份額很少。2019年,湯陰縣商務局拓寬了艾草的銷售渠道,電商企業收購、加工成足浴包,通過淘寶、拼多多等電商平臺出售全國各地。但是由于湯陰北艾品牌知名度低,線上銷量并不理想。
1.4 北艾品牌建設
2018年,湯陰北艾在北京舉辦的“健康中國-湯陰北艾地道藥材國際高峰論壇”上作為地道珍貴中藥材首次亮相于國際視野。
2019年,湯陰北艾歷時3年成功申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榮膺國字號產品,能夠有效提升湯陰北艾的產品附加值;安陽九頭仙艾企業與日本小林老鋪株式會社產品質量、加工、包裝、工廠管理等方面深度合作,也象征著作為“四大名艾”之首的湯陰北艾開始走向世界,開拓國際市場。
2 存在問題
2.1 北艾產業鏈條短,缺乏龍頭企業
湯陰縣生產加工北艾的企業大都以簡單加工為主,集中于鮮食食品、灸用產品,品種單一,產品工藝簡單[10],附加值低,產生的收益少。湯陰縣生產加工艾草的企業僅有湯陰艾起點有限公司和安陽九頭仙艾業有限公司涉及開發研制艾草精油等高端產品,其他涉及北艾加工的企業都是小微企業,規模較小,開發市場和研制創新產品的能力弱,對推動湯陰北艾產業取得進一步的發展的能力有限。
2.2 產品品牌知名度低,銷售渠道窄
湯陰北艾是最近幾年縣政府在精準扶貧的背景下才大力發展的扶貧產業[11],通過查閱資料可知,關于湯陰北艾的描述大都是古書記載,但在現代產業發展中并沒有得到較好發展。目前,國內市場上最受消費者喜愛的艾產品是河南省南陽市和湖北省蘄春市所產,南陽市艾產品市場份額占全國的70%以上,在淘寶、京東等電子商務平臺上,經營艾草制品商戶中的80%都在南陽,湯陰北艾市場占有率極低。網上湯陰北艾的商業信息少,消費者對其的了解和認識不足,也導致了北艾在電子商務平臺上店鋪少、銷量低,使得無法充分有效利用縣內密集的產業園區所產生的便利的運輸條件。
2.3 北艾文化宣傳少
湯陰縣對艾葉的作用、用途及文化相關知識宣傳缺乏,北艾產業發展主管服務機構缺失,沒有對北艾文化產業進行統籌規劃。盡管湯陰北艾的種植歷史悠久,但以往多為野生種植,主要集中于湯陰縣伏道鎮,并沒有遍布全縣,且由于湯陰縣是河南省糧食生產重點縣,以種植糧食作物為主,以至于湯陰本地人對北艾產業的發展都了解很少,因此外地人對北艾文化的認知更少。
3 發展對策
3.1 延長產業鏈,培育龍頭企業
湯陰縣政府要持續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吸引更多的艾草種植加工企業入駐湯陰,為企業入駐湯陰提供簡捷便利的事務辦理。借鑒南陽市發展艾草產業的成功經驗[12],在縣內艾草行業培育幾個龍頭企業[13],擴大企業規模,提高研發能力,深度開發艾葉產品,引領湯陰縣艾草產業的健康穩步發展,使艾草行業內的企業之間形成良性競爭,以此促進北艾的產業鏈延長,生產更多高附加值的創新艾產品[14],贏得消費者信賴,提高湯陰北艾的市場占有率。
3.2 建立品牌推廣,合理規劃銷售
政府要以湯陰北艾成為地理標志產品為契機,制作湯陰宣傳片,大力在線上線下宣傳北艾道地產品,彰顯其特殊的品牌價值[15],統籌規劃線上線下銷售渠道。要使產業達到健康可持續發展,要穩定生產,更要有穩定的銷售量和銷售渠道。有效利用湯陰縣周圍地區的內部市場,促進內部需求的增加,同時不斷擴大外部市場,拓展銷售渠道。這就需要同時開展線上線下的活動規劃,線下投資艾灸館,建設艾草商業街,成立擴大艾草交易中心;線上通過互聯網,建立艾草專業網站,利用微信公眾號傳播艾草商業信息,在京東、淘寶等電商平臺設店鋪銷售北艾產品。
3.3 大力宣傳北艾文化
借助湯陰扁鵲文化與北艾的歷史淵源,將湯陰北艾文化故事系統整理,實現湯陰北艾文化的歷史傳承;設立湯陰北艾文化節,通過舉辦各類有關北艾地文化活動更好地向內普及北艾文化,同時,政府積極參加艾草與養生類論壇,向外宣傳北艾文化[16];打造湯陰艾草特色小鎮,聚焦特色產業,以旅游業帶動北艾文化向外輸出,旅游業帶動產業集聚,進而催生北艾產業服務主管機構的設立與完善,有利于北艾文化產業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冬燕,王建忠,劉麗.河北省中藥材產業發展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9(36):24-25.
[2] 張曉艷,王鑫,劉玉婕,等.艾草提取工藝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2(22):15-17.
[3] 朱富華,盧照宇,余永成,等.會東縣艾草產業發展現狀分析與建議[J].四川農業科技,2019(8):58-60.
[4] 康海平.艾草的發展前景及栽培注意事項[J].河南農業,2017(22):19.
[5] 張艷娟,黃松.焦作市艾草種植業發展研究[J].河南農業,2019(2):6.
[6] 劉柯彤.貧困地區產業扶貧困境與可持續發展[J].區域治理,2019(46):49-51.
[7] 趙莉,武娟,萬定榮,等.湯陰艾葉品質研究[J].亞太傳統醫藥,2019,15(6):24-26.
[8] 趙博宇,董誠明.河南艾不同種質資源形態特征比較[J].中醫學報,2019,34(5):1024-1029.
[9] 張英.深入調研帶出富民產業鏈:南陽市臥龍區政協調研成果轉化效果好[J].協商論壇,2018(4):32.
[10] 柯利,張旭輝.新縣艾草產業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建議[J].河南農業,2018(16):16-17.
[11] 趙恒晨.河南湯陰縣產業精準扶貧研究[D].新鄉:河南師范大學,2018.
[12] 董云富,興義市艾草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與借鑒[J].農技服務,2018,35(4):107-108.
[13] 劉洋.精準扶貧背景下甘肅省中藥材產業發展前景研究[J].營銷界,2019(32):260-262.
[14] 王宇卿,屈凌波.打造宛艾品牌 促進地方經濟發展[J].農村.農業.農民(B版),2018(10):57-58.
[15] 藺海明,劉孜瀚.高質量發展榆中縣北山艾草新型產業的可行性研究[J].甘肅農業,2019(6):28-31.
[16] 曲良華,孫國山,朱磊.桐柏山區艾草產業發展現狀及建議[J].安徽農學通報,2017,23(21):53.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