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沁芳
課程是影響教育質量的關鍵因素,高質量的教育必須以高質量的課程為前提。依托十三五課題,從“小小值日生的實踐”到“小不點的社區大課堂”,再到“小小園丁園本種植課程的開發與探索”,幼兒園始終堅持“小鬼當家”特色建設。在課程開發和實踐的基礎上,幼兒園持續推進園本課程、完善課程結構,以促進品質化發展。
“一舵在手”——“生命成長”園本課程建構。幼兒園立足山東省威海市環翠區學前教育頂層設計,將《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與“尊重生命,敬畏成長”的辦園理念有機融合,在“小鬼當家”特色建設的帶動下,建構了“生命成長”園本課程,致力于發展“親自然、樂生活、尚探索、重體驗”的兒童。
幼兒園園本課程以“生命成長”為主干,以基礎課程和特色課程為分支。基礎課程為省編課程,圍繞五大領域展開,特色課程聚焦幼兒的興趣、問題及自主為先的生成式主題課程。生成式主題課程從與幼兒生活息息相關的一日活動、大自然、大社會切入,生成學習,促進幼兒發展。
“掌舵前行”——生成式主題課程的實施發展。生成式主題課程是幼兒自主建構的課程,更加關注教師對幼兒興趣的價值判斷,注重師幼之間有力、有效的互動,重視環境和游戲的教育價值。
生成式主題課程的實施圍繞“發現、發生、發展”三個關鍵詞,以“3+3+3”的實施模式具體展開。
幼兒學習的發現。生成課程的主題內容建構在幼兒感興趣的事情和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之上,教師要及時抓住教育契機,從宏觀上把握幼兒的一日活動聚焦點、大自然的發展規律、“大社會”的重要節日,從微觀上把握幼兒年齡特點、發展水平,對教育目標以及課程實施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情況進行預估,同時用表格等形式加以呈現。
幼兒學習的發生。預估后,教師在與幼兒的談話、游戲中喚醒幼兒的學習動力。同時,提煉有價值的信息、符合大多數幼兒發展需求的教育內容,確立課程的生長點。
幼兒學習的發展。根據課程的生長點,教師要為幼兒創造探究的條件,開展多項探究活動、采取多種形式支持幼兒的發展,讓幼兒在與游戲、環境的互動中有效地學習。
例如,在課程“無花果”中,幼兒們提出了很多問題:“老師,無花果的葉子上面好像有小刺。”“老師,無花果為什么流白色汁液?”通過“探秘無花果—我眼中的無花果—如何采摘無花果—無花果的秘密(神秘的花、白色汁液)—無花果的故事—誰吃了我的無花果”等一系列主題課程,教師助推課程向深度發展。
“把好舵盤”——課程發展的管理和保障。要想多維度、持續地提升課程質量,為課程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需要一定的課程管理力。
科研管理,引領實踐。幼兒園借助課題發展匯聚了科研力量,結合園本課程發展申報了園級課題“幼兒園生態化游戲開展下的課程實踐研究”。
教研管理,助力改革。一是依托環翠區教研責任區和學區的教研平臺,在共性中結合本園實際,實現個性發展。二是通過強化園長課程領導力、優化教師課程組織力、提升家長課程合作力,打造三方合力的課程管理模式。制定園本課程管理制度,園長親自參與課程管理。通過日常性的課程頭腦風暴、專業培訓等,優化教師的課程組織力。
在園本課程的實施中,通過“三轉三提”策略提升家長的課程合作力:轉觀念,提升家長對課程發展性的認知;轉職能,提高家長“課程合作者”的意識;轉方式,提高課程實踐中的家園合作效能。通過優質公開課、家長進課堂、日常任務挑戰等活動,讓家長以不同的方式感受幼兒生動的學習過程和教師精心的教育過程,使家長成為課程發展中有力量的合作者,同時提升幼兒園的知名度。
(作者單位:山東省威海市環翠區玉蘭幼兒園)
責任編輯:王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