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艷

德育是一項長期工程,將其滲透到幼兒的生活中,幼兒能潛移默化感知良好品格,并將其內化為自身的品行和習慣。為了幫助幼兒邁好人生第一步,幼兒園圍繞“如何安排一日生活及各項活動有效落實德育工作”展開了實踐和探索。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3-6歲是幼兒品德養成的關鍵期,這一時期所受的教育對成長起著重要作用。山東省青島西海岸新區第二實驗幼兒園踐行德育教育理念,結合幼兒年齡特點,構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的德育教育體系,將德育融入幼兒一日生活,進行了探索與實踐。
以融合理念開展德育教育。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對幼兒全面發展各有價值,它們緊密聯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園所堅持融合理念,將德育與多方面教育結合,依托五大領域活動,培養幼兒完整的人格。如借助語言優美、朗朗上口的兒歌和情節生動感人的文學作品,引導幼兒感受勤勞、勇敢、誠實、善良等美德,感知真善美,辨別假惡丑;借助童話歌舞劇、藝術作品,讓幼兒表達情感,在美的享受中感悟德育;借助體育游戲、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動,培養幼兒遵守規則、不怕困難、合作互助等品質;借助種植、自我服務、值日等勞動教育,教導幼兒不怕苦不怕累,尊重勞動者,樹立勞動光榮的觀念。
根據幼兒特點制定德育目標。結合《幼兒園工作規程》《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等文件精神,園所科學制定德育目標,培養幼兒愛家鄉、愛祖國、愛集體、愛勞動,擁有誠實、自信、好問、友愛、勇敢、禮貌、守規等品質,養成活潑開朗的性格。同時,發展幼兒的交際能力,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及創新精神,增強環保意識和環境適應能力。
以目標為導向,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從幼兒興趣和已有經驗出發,園所整合課程、游戲、一日生活、環境等資源,通過教育化、游戲化、趣味化的活動,將德育滲透到各環節。小班引導幼兒愛家、愛園,培養尊老、敬老、文明、禮貌等品行;中班引導幼兒學會與同伴友好相處,培養關愛、關心家人的情感,能夠不怕困難、遵守規則;大班引導幼兒主動幫助他人,學會尊重、感恩,萌發愛祖國、愛勞動、愛科學的情感。
構建向真向善的課程體系。園所堅持以幼兒生活為基點,重視幼兒品德與社會性發展。課程以“愛”為核心,包括愛國愛家、文化傳承、品質浸潤、個性涵養四大模塊。“愛國愛家”以親情、友情、師幼情、家國情懷的滋養為核心。幼兒通過家園活動及社會實踐,體會與國家血脈相連,與家人、同伴、教師間的深厚情感。“文化傳承”以對傳統文化的感知、理解、體驗為核心。幼兒通過與傳統文化互動,了解民俗風情,學習生活智慧,喚醒對祖國文化的熱愛,激發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品質浸潤”以品德品質、行為習慣的養成為核心。幼兒通過實踐體驗,學會文明互讓、關愛他人、感恩他人,培養誠信、堅強、專注等品質。“個性涵養”以發展良好品質為核心。幼兒通過“自我發展”主題活動,提高安全意識及自我保護能力,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學會自尊、自愛、自信。
以實踐體驗拓展德育實施路徑。生活細節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價值,德育內容從生活中來,德育實施也在生活中自然發生。幼兒通過體驗、理解、實踐才能將良好品行內化,園所立足幼兒一日生活,拓展多元化德育實施路徑。
第一,以文化人,讓環境發揮作用。園所注重挖掘環境資源,讓幼兒與環境對話,涵養良好品德。基于幼兒視角,園所開設了師幼共同參與的“你就是你,自然就好”“為童年留白”等生命教育版塊,設計了代表不同優秀品質的康寶、真寶、奇寶、美寶、樂寶卡通形象,營造溫馨和諧、積極健康的文化氛圍,為扎實推進德育提供良好條件。同時,教師將幼兒的生活和活動照片、表征繪畫等布置在環境中,讓環境發揮教育功能。另外,園所注重發揮精神環境的教育作用,引導教職工全面認識德育的重要性,更新教育觀念,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幼兒樹立道德榜樣、做好表率。
第二,心系目標,創設情境進行引導。德育內容豐富,幼兒生活經驗有限,難以理解有些內容。園所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創設游戲情境,幫助幼兒獲得真實體驗,在活動中培養習慣。如“最佳騎手”游戲,通過再現馬路上車水馬龍的情境,讓幼兒懂得遵守交通規則;開展“護蛋行動”,讓幼兒通過照顧蛋寶寶,體會媽媽孕育的辛苦,萌生感恩之心;通過閱讀、表演《我也行呀》等繪本,幫助幼兒學會堅持。
第三,關注發展,捕捉德育價值。教師需要用心觀察,善于發現“小插曲”中蘊含的教育價值,巧用智慧進行德育教育。對于幼兒的良好品行,如區域活動后收拾玩具、幫同伴拉拉鏈、主動撿起地上的紙屑等,教師應及時給予贊賞和鼓勵,使幼兒感到自豪。對于幼兒間爭搶玩具、鬧矛盾、因愿望不被滿足而發脾氣等插曲,教師要采用共情的方式,啟發幼兒學會分享、協商、謙讓、調節情緒。
第四,根植傳統文化,挖掘德育資源。傳統文化中蘊含的美德是德育的重要內容。園所把傳統文化同生活結合,將傳統文化教育融于主題探究活動、區域游戲、節日節氣活動中。如大班“文化大觀園”活動,通過開展繪本閱讀、傳統故事表演、民俗體驗等活動,引導幼兒學會仁愛孝悌、謙和好禮;在班級創設中醫館、茶館、棋社等活動區,將禮儀、禮節等滲透其中,培養幼兒知禮、行禮;依托傳統節日及二十四節氣,開展豐富活動,讓幼兒體驗傳統民俗,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第五,關注生活,抓住德育契機。園所利用身邊有意義的事件,開展德育活動。如每周的升旗儀式,幼兒在參與小鼓手表演、擔任小主持和護旗手的過程中,加深對祖國的認知及熱愛;每周圍繞一個主題開展國旗下的演講,讓幼兒分享傳統美德、良好品行故事;利用青島海軍節之機,組織“知海、愛海、護海”活動,引導幼兒了解海洋知識,激發幼兒探究的興趣、保護海洋的情感;把國防教育同德育相結合,培養幼兒的國防意識和愛國精神。
第六,整合資源,凝聚共育力量。家庭、幼兒園、社會是幼兒真實的成長環境,三者互相溝通、形成合力,能提高幼兒德育教育的成效。園所致力于整合家、園、社資源,凝聚共育力量。一是充分利用家長特長和職業優勢,邀請他們參與德育課程體系構建,并以執教家長的身份參與課程實施;二是借助家長學校、家長開放日、家園手冊等傳遞科學的育兒經驗,借信息化手段搭建溝通“快車道”;三是整合社會資源,拓展幼兒德育陣地,如帶領幼兒走進敬老院,學會尊老、敬老,通過護海宣傳行動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通過消防車入園提高幼兒安全自救意識。
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立足一日生活,不斷構建、完善德育教育體系,能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涵養幼兒良好的品質。
(作者單位:山東省青島西海岸新區第二實驗幼兒園)
責任編輯:張妍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