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瑋 李玉松 鄭冰嬋



作者簡介:王瑋(1987-),女,漢族,河北石家莊人,中級會計師。主要研究方向:預算績效管理等。
基金項目:預算績效評價對高校管理的影響探究CWZX202006
摘要:近年來,預算績效管理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高校實施全面預算績效管理迫在眉睫。本文以Y大學為例,解釋說明了預算評價指標的確定方法,對高校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提供實踐借鑒。
關鍵詞:績效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一、績效管理與高校發展目標一致性
2020年2月25日,財政部修訂形成了《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管理辦法》(財預【2020】10號),該辦法提出績效評價分為單位自評、部門評價和財政評價三種方式。高校自評的預算績效管理目標應與高校發展戰略目標一致,確保資金安排在重點發展領域并被高效使用。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財政資源在如此緊張的狀態下,高校依然是國家財政投入保障的重點領域,切實做好預算績效管理,高效安排使用財政及非財政資金,是各高校應關注的重點。
二、完善高校全面預算績效管理的建議
1、設計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高校將整體發展戰略劃分為各細化目標,即高校績效目標。績效目標的科學、合理可以保證高校穩定、快速的發展。因此,在考慮高校整體戰略的基礎上,將戰略目標進行細分量化,形成相應的績效管理指標,進而設置包含共性指標框架與特殊指標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是完成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務。
2、做好全過程管理,而不僅是結果管理。
預算績效管理的意義絕不僅是對績效評價結果進行管理,而是全過程管理。首先,事前管理即預算績效指標的設立,高校應建設預算績效共性指標庫,逐步完善突出績效特色的預算績效指標體系,避免可衡量性不強、關聯性較少等問題。其次,事中管理,即定期收集績效評價結果并進行匯總分析,對監控中發現的預期低績效,甚至無績效的項目要分析原因進行調整。最后,績效評價管理,是預算績效工作的重中之重。績效評價結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高校下年度的經費安排,即重點保障績效評價結果較好的項目發展,提高資源配置率。
3、提高全面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
隨著預算績效管理改革的深入,高校應充分借助信息化管理平臺,建立科學、合理的,有自身辦學特色的預算績效管理模式,高效完成績效單位自評工作,完善自我評價機制的內在動力。使用信息化手段可以在完成各項經費指標績效評價之后,一鍵導出評價結果、自動化出具績效評價報告,便于預算管理人員隨時掌握預算執行情況,助力高校績效自評常態化、自動化,減少績效自評主觀性。
4、逐步實現高校資金預算績效管理全覆蓋。
高校預算是由各學院、各二級單位根據發展需要申報預算組成,涉及高校發展的各領域。為保障提高整體資金使用效率,首先,要確保由高校戰略目標量化細分而來的績效管理目標的評價;其次,保證財政專項資金的預算績效評價;最后,結合學校發展方向,對占用非財政資金較大金額的項目進行預算績效管理,日益完善績效評價指標庫,進而逐步形成高校資金預算績效管理全覆蓋。
三、高校內部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策略
根據財政部2020年2月修訂形成的《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管理辦法》(財預【2020】10號)要求,單位應加強預算績效管理自評工作。各高校結合自身辦學特色及發展規劃,設立單位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是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高效完成的核心所在,具體步驟如下:
1、確定預算績效管理目標。
高校圍繞其事業發展戰略和年度發展規劃,通過平衡計分卡等方法將發展戰略目標分解,確定學校的預算績效管理目標,并定位至各二級單位相關項目,將這些項目作為預算績效管理的重點績效評價對象。
2、確定績效評價指標。
高校根據項目特點及績效管理需要,采用關鍵指標法確定各項目的績效評價指標。此類績效評價指標是確保重點工作的關鍵指標,需具有可操作性,可細化為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定量指標與定性指標。
3、定義績效評價指標。
對績效評價指標進行說明解釋。定量指標,需對指標進行詳細解釋,并說明如何進行計算;定性指標,需通過時間、質量、數量、成本和風險等角度做出詳細說明。
4、設置績效評價指標權重、計分方法及評級標準。
績效評價指標的設置要以高校總體戰略目標為導向,關聯度越高,權重越大;工作安排中需要重點加強的指標,權重較大。也可從該項目領域挑選部分專家,依據個人經驗對績效評價指標設置不同權重。根據事先設定好的計分方法進行評 分,并以此確定評級結果。
四、構建高校全面預算績效管理模式---以Y大學為例
1、Y大學基本概況。
Y大學是一所具有百年歷史和優良醫學教育傳統的省屬骨干大學,是“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學校下設18個二級學院,25個本科專業。5個專業入選國家首批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5個專業入選省級首批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每年預算總體收支規模在7.5億元。
2、確定Y大學績效管理目標。
Y大學在“十三五”規劃期間,根據自身辦學特色,結合發展規劃確定了未來5年的戰略目標。本文將以高校整體戰略目標作為該階段Y大學預算績效管理目標,具體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推進醫教協同創新、優化學科專業結構、打造服務基層醫療辦學特色、推進大學文化與和諧校園建設、推進國際合作與交流。
3、設計Y大學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對確定的績效管理目標進行分解、量化,篩選出績效評價重點項目、設定具體績效評價指標。
根據Y大學發展目標設計的績效評價指標庫具體如下表1 所示:
4、預算績效的控制及評價
為了控制好預算與績效評價的運行,使執行結果與目標偏差值最小,Y大學預算管理人員應對全過程及時進行跟蹤管理。Y大學可對與戰略發展相關的重點項目進行事前強化目標管理、事中動態監控管理、事后績效評價管理,一旦發現問題,應立即確認責任主體、分析原因,找到解決辦法,避免將有限的資金及資源浪費在無效的項目執行上。
5、預算績效評價結果的反饋
Y大學年度預算績效評價結果匯總后,與年初設定的預算績效目標相比較,分析差異原因,調整下一年度預算績效目標,使績效管理目標及績效評價指標逐步合理化、科學化,更好的反映出項目的執行情況。
五、結語
隨著高校資金量不斷增大,高校實施全面預算績效管理迫在眉睫。高校應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平臺,做好績效全過程管理,設計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逐步實現預算績效管理資金全覆蓋,將績效理念充分融入管理工作中,提升高校的預算管理水平,為人才培養提供堅實的財務保障。
參考文獻
[1]趙敬予,于佳明,高芳.高校預算管理績效評價體系構建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0(17):22-23.
[2]郝家龍.對高校績效預算管理的思考[J].教育財會研究,2020,31(01): 45-47.
[3]張帥帥.高校預算績效管理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J ]. 商業會計,2019(12):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