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孫意(1989-),男,漢族,江蘇如皋人。主要研究方向:農商行、縣域經濟金融、小微、支農助小、三農、市場份額、科技。
摘要:農商銀行對于我國社會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不僅關系到我國的民生經濟,同時還與國民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正因如此,本文以縣域農商銀行為例,對農商銀行如何開展地方服務工作進行較為詳細的分析,并以此為基礎確保當期經濟效益能夠得到較為有效的保障。
關鍵詞:縣域;農商銀行;地方發展
從社會發展角度來講,縣域經濟在我國經濟調控過程中是極為重要的,是宏觀經濟以及微觀經濟之間的平衡點,同時也是新時代我國社會經濟資源合理分配的重心所在。而從縣城本身來講,金融始終都是地區經濟的核心結構,對于縣域而言,想要確保自身能夠實現高質量的經濟發展,那么必定缺不了金融行業的支持。而在當今時代下,縣域農商銀行早已成為地方金融中心,因而在進行縣域經濟發展過程中注定不能缺少農商銀行的存在。
1.完善金融服務體系,提升金融經濟供給
(1)為了確保縣域地區的經濟效益能夠得到有效保障,該地區的農商銀行則需要將戰略放在對農業與企業的支持上,在這一過程中需要通過對金融服務體系的完善來提升員工自身的使命感與責任意識,明確縣域經濟對于我國社會以及員工自身利益發展的重要性,從而來確保員工能夠將對縣域經濟的服務作為自身的主要責任,在這一背景下,農商銀行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進行信貸投放力度的調整,比如說在面對小微型企業或者說是三農需求時,農商銀行完全可以在不影響自身經濟效益與金融安全的前提下進行相應的信貸額度調整,這樣不僅能夠對縣域經濟發展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同時還能夠引進更多投資企業,加速地區經濟發展,以此來實現提升地區金融經濟供給的主要目的[1]。
(2)農商銀行在縣域地區進行服務的過程中需要嚴格遵守社會標準,將高質量服務作為工作重心,以此來實現對地區金融行業的供給與促進作用。通常情況下,為了保障地區發展不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農商銀行在日常發展中要將支農支小作為整個金融服務戰略的中心所在,并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發展戰略的制定。這是因為不同的企業在功能與發展規模上存在著差異性,通用的服務戰略所能夠起到的效果很難滿足相關需求,而在落實針對性發展戰略的過程中,農商銀行還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評價機制的調整,以此來實現對縣域地區金融發展的監督與激勵工作[2]。而對于農商銀行而言,在進行日常服務的過程中要將服務質量與效率作為工作主體,之后才是銀行的整體效益,通過這一操作既能夠降低一味發展經濟所帶來的金融風險,同時還能夠對自身的擴張發展起到極為有效的限制作用,以此來確保農商銀行自身商業模式的優質化與高質性[3]。此外,農商銀行在日常運營的過程中還要嚴格遵守相應的標準,在企業經營方面進行規范化應用、在企業管理方面追求細節化處理,而在對縣域經濟進行服務時則要將多元化作為工作重心進行開展,而通過這一措施既能夠有效滿足縣域經濟在金融方面的服務需求,同時還能夠對農商銀行本身所具備的經營特色進行相應的優化處理,提升銀行的市場核心競爭力,降低金融風險所帶來的不利影響,從而實現雙贏的共同目的。
(3)農商銀行在進行日常運行的過程中往往會因為外界因素以及內部情況的變化而受到金融風險的影響,這會導致銀行自身的經濟發展受到嚴重阻礙,而為了避免這一情況的發生,同時也是為了促進縣域經濟的長久發展,農商銀行在進行日常發展過程中需要對整個金融服務的覆蓋面積進行延伸作用,并對金融服務的供給渠道進行開拓處理,既要滿足縣域地區的經濟發展需要,同時還能降低銀行本身所要承擔的金融風險[4]。對于農商銀行而言,縣域從某種角度上來講是一種阻礙,同時也是一次全新的機遇,與城市相比,縣域經濟的波動與需求相對較低,會對農商銀行的發展產生一定程度的阻礙,而之所以將其稱之為機遇是因為在這一過程中,農商銀行能夠對縣域經濟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在這一過程中農商銀行所要承擔的金融風險是處于可控制狀態的,因而在確保地區經濟不受影響的前提下,農商銀行完全可以對整個地區的網點進行優化處理,并且加強網點布局的合理性,這樣既能夠有效提升縣域金融行業的發展與升級,同時還能夠對原本在服務方面存在問題的地區實現全覆蓋處理,提升功能的影響力,從而來確保農商銀行的金融服務質量能夠實現縣域經濟的正增長。而在一些偏遠地區或者農村地區,農商銀行同樣也要開展網點分布,比如說金融便利店或者能夠24小時自動取款裝置等等都是完善農村地區金融服務的重要措施,農商銀行在完善金融服務網絡時還要遵循時代發展需要,與時代發展相接軌,進行層次化處理,提升服務網絡的層次性,擴大覆蓋面積,降低風險影響,以此來確保縣域金融結構能夠在這一網絡下更加完善與堅固。通過這一措施,不僅能夠有效提升縣域經濟的多元化發展,同時還能夠多方面進行智能化以及數字化的轉變。
2.合理規劃工作重心,促進縣域經濟發展
(1)農商銀行在縣域地區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因而在進行優化縣域經濟的過程中,農商銀行需要結合當前地區的實際發展情況進行重心方面的調整,既要確保縣域金融行業發展不受影響,同時也要對農商銀行的風險問題進行相應的預防工作。而在這一過程中,農商銀行先要根據我國政府所推出的鄉村發展戰略來進行合理的借鑒與落實,以鄉村振興為主體開展相應的金融服務,比如說在進行措施落實的過程中將對三農的服務進行主要開展,并且嚴格遵守金融行業要求來進行信貸投放著力點的調整與設計,在不影響自身金融風險的前提下對縣域的經濟發展進行推進工作[5]。由于傳統的金融服務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社會發展需求,因而農商銀行在進行日常作業的過程中往往需要對自身的金融服務模式進行創新化發展,要將智能化與科學技術融入到當前所開展的服務模式之中,提升整個金融服務的效率,降低銀行的成本支出,從而來確保縣域經濟能夠隨之得到較為有效的促進與提升。此外,在進行經營主體的分析過程中,農商銀行需要明確整個金融發展的趨勢,鼓勵合作企業的創辦,比如說農村合作社或者農業企業的發展,以此來確保縣域地區中不同階級的產業能夠實現合理的融合發展。此外,在電商行業發展潮流的背景下,農商銀行還可以開展相應的電商補貼,鼓勵農戶人員進行電商微商的創立,將新業態與傳統農業發展進行融合,以此來實現對縣域地區經濟的有效促進作用。
(2)扶貧工作是我國政府所推崇并且一直在有條不紊落實的重要舉措,而為了滿足當前我國社會發展要求,農商銀行也要順應政府需求開展相應的金融扶貧工作,在這一過程中,農商銀行需要明確金融扶貧工作的政治影響力與現實意義,不能夠將目光放在眼前的利益上,而是要將目光放在農商銀行的長久發展之上,在進行扶貧的過程中,農商銀行需要做到精準扶貧工作,也就是說,在進行政治任務開展的過程中,在不影響自身金融發展的背景下,農商銀行可以對企業或者創業人員的貸款要求進行合理審核,對于貧困人口給予其足夠的借貸金額,并給予其足夠的制度激勵,以此來確保國民的經濟效益能夠因此得到較為有效的保障與提升。但是,農商銀行也并不是對任何扶貧項目都要給予其足夠的援助,有些本身發展前景相對糟糕,所帶來的經濟效益相對較低并且無法對社會發展起到有效作用的項目便不能夠進行審批,等到借貸人員無法按時償還貸款時,對于農商銀行發展而言也是一筆不小的損失。正因如此,農商銀行在進行扶貧資金項目的開展與落實中,需要確保整個扶貧工作是具備有效性與可行性的,這樣才能夠實現銀行與地區經濟的雙贏目的。
(3)小微企業是當前社會下所誕生的新型企業,與傳統企業有著極為明顯的差異,其中最為明顯的便是小微企業在安全性方面相對較低,這就導致很多銀行并不會對小微企業進行貸款的投放,從而導致地區經濟無法得到較為有效的提升。而對于農商銀行而言,想要實現對縣域地區經濟的促進作用,就要提升對小微企業的重視程度,并不是要完全給予其貸款投放,而是通過對小微企業進行信息方面的統計與審核后,結合不同規模與行業進行相應的信貸資源投放,之后會根據小微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這樣不僅能夠極大程度上提升地區經濟消費的金融發展程度,同時還能夠提升農商銀行自身所要面臨的投資風險。而在21世紀的今天,消費的多樣化一直都是市場發展的主流趨勢,尤其是在疫情的影響下,商業銀行能夠適應金融波動下明確新型的服務模式所要具備的一些特征,既要符合當前我國金融行業的消費需求,同時也要制定較為完善的信貸審核業務,這樣才能夠確保小微企業所帶來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以此來實現促進縣域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目的。不僅如此,農商銀行在進行業務辦理的過程中需要加強相應的消費信貸標準制定,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專項的服務方案設計,以此來確保自身的經濟效益不會因此受到不利影響。
(4)農商銀行想要確保縣域經濟能夠長久進行發展,就要對民生的惠普服務工作進行相應的優化與完善,提升國民在享受金融服務過程中的體驗感與質量,從而來確保縣域的經濟能夠因此得到較為有效的保障與提升。其中,最重要的是網格化的建立,在整個縣域范圍內,農商銀行都要設立不同規模的網格工作站,全面落實各項金融服務,并通過網格化管理,使管理人員在網格化的基礎上開展工作,從而保證整個金融工作的精確性和有效性,從而保證整個網點運行過程中服務效率的有效提高,讓老百姓不走彎路,不走彎路,不走彎路,從而更好地促進農商銀行的發展。另外,手機金融作為新時代乃至未來社會發展的主要金融模式,具有極其顯著的社會價值和影響力,在推廣過程中,農商銀行通過開展活動讓人們了解手機銀行的便利性,首先讓全國人民體驗在線金融服務功能的益處,贏得知名度,通過一傳十傳百,有效地將金融服務與縣域人民的生活工作聯系起來,達到提升手機銀行最終品質的目的。
3.對金融服務進行創新,激活縣域經濟效能
(1)農商銀行在進行金融服務創新的過程中需要對扶持策略進行分類化處理,由于不同企業在生產產品種類、銷售周期以及市場變化特征上所存在的差異性,以至于很多企業在進行日常運營時并沒有對其本身的貸款期限有一個明確的認知,而農商銀行在這一階段便會起到極為有效的作用,它的存在需要先對整個企業的特點進行分析,并以此為基礎進行還款方式的調整與期限的設置,以此來避免因為貸款時間處于同一時期而對企業產生巨大資金壓力的情況發生,而對于一些信用等級較高但是當前經濟面臨問題的企業,農商銀行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壓貨的情況,以此來降低企業所面臨的成本壓力,從而來實現促進縣域經濟長久發展的重要目的。而在一些情況下,農商銀行還可以通過開展無還本續貸的金融模式來降低企業的融資壓力,幫助企業在進行融資的過程中不會受到融資風險的影響進行無縫銜接,這樣不僅能夠有效降低企業所面臨的金融壓力,同時還能夠對整個區域經濟發展起到極為有效的促進作用。不僅如此,農商銀行在進行債務處理的過程中還可以對企業進行相應的援助手段,而這類手段的適用對象是信用等級較低或者是在貸款金額上相對較大的企業,在應對這一企業的過程中,農商銀行便會采用債務重組的方式來對企業進行相應的協助管理,以此來確保其資金能夠順利運轉,降低經營風險所帶來的不利影響,以此來確保企業能夠正常進行工作與發展,并順利償還所欠商業銀行的貸款金額。
(2)對于農商銀行而言,信貸產品的創新化發展是尤為重要且必要的,傳統的信貸產品在當今全球經濟的影響下已經無法為農商銀行的金融服務發展產生較為有效的作用與影響,對于農商銀行而言,想要確保自身的金融工作水平能夠得到較為有效的提升,便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融資方面的調整,這樣不僅會降低小微企業在融資方面的難度,同時還能夠避免農商銀行所要承受的融資風險影響。在這一過程中,農商企業需要加強對收費權以及經營權的開設與應用,開設不同類型的貸款業務,推出不同類型的信貸產品,以此來滿足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但是,農商銀行在進行信貸產品研發的過程中需要明確其本身的特性是否能夠滿足當前我國社會要求,在不觸犯法律的前提下進行適當的調整,否則很容易會因為違反我國相關標準而使自身的經濟與社會影響力受到較為嚴重的影響。不僅如此,為了確保金融服務的精準化,商業銀行還要通過網絡信息手段搭建不同類型的融資平臺,將整個借貸工作進行分類開展,降低整體工作量,提升金融服務辦理的整體效率,從而確保小資企業在進行融資服務的過程中能夠享受實體經濟所帶來的便利性與影響性。
(3)農商銀行需要結合實際情況搭建符合要求的融資增信平臺。農商銀行從來就不是一個單獨運行的金融企業,在進行日常運行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和縣域地區政府以及各大企業之間的合作,設立較為完善的風險承擔機制,降低銀行自身所要承擔的風險壓力,以此來確保征信平臺的有效性與合理性能夠得到較為有效的保障與提升。加強與省級融資性擔保機構合作,在貸前增信、貸中擔保和貸后風險補償等多個環節發力,強化信貸風險分擔,解決"三農"領域貸款難的問題。
結語
綜上所述,農商銀行在我國縣域經濟發展中有著極為有效的促進作用,在這一過程中,農商銀行需要根據該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體制調整,通過完善金融服務體系合理規劃工作重心以及對金融服務進行創新來確保縣域經濟能夠因此得到較為有效的提升與保障,從而對我國社會發展起到較為有效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朱杰斌. 縣域農商銀行如何寫好服務地方發展"大文章"[J]. 中國農村金融, 2019(15).
[2] 魏子平. 對金融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思考[J]. 黨史博采(理論), 2007.
[3] 魏子平. 對金融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思考[J]. 黨史博采(理論)(11X期):37-38.
[4] 佚名. 重慶農商行做實服務"三農"大文章[J]. 農家科技, 2010(6):46-46.
[5] 王文珠. 做好網點轉型大文章[J]. 中國農村金融, 2015, 000(001):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