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張璐熙(1991— ),女,漢族,山西大同人。主要研究方向:經濟學及財務管理。
摘 要:在改革開放以后,我國通過市場經濟的改革,使本國經濟與世界一體化的對接進程不斷加速,對我國的經濟形勢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這一特點主要表現在:世界范圍內各個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程度更高,相互關聯更為緊密等。目前,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潮流之下,民族主義等阻礙世界經濟聯系的情況紛紛出現。但總體而言,世界各國之間的經濟聯系較以往更加密切。據此,中國政府和企業經營者要關注這一背景為中國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各類挑戰,在此基礎上化挑戰為機遇,對其產生的影響進行正面的對待。在本文中,作者結合相關的工作經驗,通過查閱資料等方式,對世界經濟一體化為我國帶來的相關影響進行具體的分析,并提出了具體的建議和對策,希望對行業從業者給予一定幫助。
關鍵詞:世界經濟;國內經濟;發展影響;分析
從概念上來說,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模式具體是指:在世界各國共同組成一個相互協助、共同發展的經濟共同體。在這一過程中,各國的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以及主權歸屬等方面在不發生改變的前提下,在經濟領域上來淡化國家之間的界限。就一體化的進程來說,本身是一個長期的演進過程,是國與國之間通過文化交流、經濟上的流通,逐漸消除貿易壁壘的過程。這個過程也是人類發展歷史上的必然趨勢,它帶動了世界各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一般來說,世界經濟一體化在融合程度上往往是從市場一體化再到金融一體化的演進過程。步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各國經濟水平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為全球經濟共同的發展帶來了更加良好的契機。自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中國通過改革開放政策正式打開了開放大門,實現經濟領域的“走出去”和“引進來”。由此,我國形成了開放的整體經濟格局,從內向型經濟向外向型經濟進行了快速的轉變。縱觀近些年我國GDP的快速增長局面,已經逐步由貧困社會步入全面小康社會,這幾十年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也是離不開世界經濟一體化所帶來的紅利。
2020年,隨著我國全面小康社會的建成,經濟水平的發展已經得到進一步的提高。除此之外,隨著新冠疫情的爆發,外部世界經濟的發展進程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在現今全球經濟的背景之中,各個國家之間的關系錯綜復雜,和以往相比出現了千絲萬縷的變化。中國作為擁有14億以上的人口大國,通過經濟世界化的發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國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在如今國際形勢的大環境中,我國在具體經濟發展時出現了很多的機遇。所以,中國經濟的相關行業的創新和改變,要與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相契合。此外,還要不斷的創新產業鏈條和經濟發展邏輯,進而有效的提高我國的國際市場競爭能力,為我國實現民主、富強的“中國夢”奠定良好基礎。
一、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
縱觀我國自建國以來經濟發展模式和成果來看,以往“閉關鎖國”式的搞建設、搞經濟的模式,是不能夠帶動國內經濟發展的。只有不斷深化落實“改革開放”政策,吸收和借鑒外來的先進市場經濟理念和市場經濟的經營模式,才能更好的提升我國經濟的發展水平。同時,也要積極的引進國外資本,吸引先進的國外人才與技術,使其為我所用。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建設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的經濟體制,使我國經濟得到長期、快速、可循環的發展。
在如今國際經濟的發展趨勢下,世界的資本市場和經濟市場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所以,我國一定要結合自身發展的特點,補足短板和缺點統籌發展的戰略,優化產業結構,發展科技創新產業,擴大內需。同時,也要不斷創新和探索管理理念和企業發展思路,使其符合國際的發展形式,提高不同領域的國際市場競爭力,整合國內優質市場資源,不斷提高國際競爭力。
具體而言,世界經濟發展的整體趨勢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產品的研發和制造地點比較分散。隨著各國之間貿易領域的合作更加密切,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也成為了我國經濟發展的龍頭;二是資金的世界化,由于資本的金融體系在世界化的趨勢中迅速的發展,巨額的資金和資本市場在各國之間頻繁的流動和切換;三是科技開發應用的世界化。隨著經濟和信息技術的水平不斷提高,各國的資本和信息傳播更加方便,這樣容易更好的提高國際直接投資水平,使全球貿易格局更為多元。
二、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走勢及原因
經過筆者研究,在21世紀初期全球經濟一體化走勢加快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幾點:一是科技革命速度的加快和推進,讓以往在眾多科技領域發展速度較慢的科技內容進行了快速的發展。例如,納米技術、生物工程技術、電子信息技術和新能源技術等等。隨著這些技術的快速突破和發展,對于各行各業的生產都帶來了極大的幫助。同事,由于世界上各個國家資源秉持稟賦和比較優勢存在的差異,為各國之間一體化的趨勢加強有了需要的前提。各國將自己優勢的領域,與其它國家進行分享和交流,以此來更好地發展本國的經濟。
三、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對中國的影響
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出現,也從另一方面體現了各國之間的新型經濟關系。通過這種形式,可以使各國之間經濟之聯系更加的密切。具體表現在,在對外貿易活動上,經濟方面產生了全球性和國際性。同時,從狹義范圍內理解這種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也能夠將世界上不同大洲、不同種族的獨立國家之間的經濟,更為密切地整合到了一起,使世界成為了一個“地球村”,成為了經濟利益的共同體。同時,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模式對于中國自身經濟、政治、文化和生活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影響。具體而言,這些影響又分為積極方面和消極方面。在下文中,作者將分別從兩個不同的角度來具體的分析中國在這種經濟環境中的發展情況。
(一)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對中國的積極影響
由于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不斷的提高,中國的經濟發展也面臨著全新的機遇和挑戰。在這一大背景之下,中國經濟在下一步的發展中也會帶來全新的影響。第一,中國的市場經濟近些年的快速發展,主要是由于世界經濟一體化趨勢的帶動,使得各國之間在經濟、文化上等領域的交流日益密切。近些年,隨著華為5G網絡的快速發展,“中國高鐵”在世界范圍內的騰飛和發展,使我國產業結構由人口密集型產業向科技主導型產業轉變,將以往的“中國制造”變成了“中國創造”。中國作為世界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自古以來就具有善于經商的傳統,比較善于挖掘資源;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外資的輸入來為我國帶來了更多的外匯基金,這些資金通過快速的涌入市場,幫助我國企業擁有更多的資金開展科學研究。第二,中國在發展經濟過程中,一定要借助外貿的交易,這也是拉動經濟GDP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下,中國就要積極打通國際市場,借助外資的協助。由于新冠疫情肺炎的情況和我國經濟領域出現的供給側改革,為我國眾多企業的轉型帶來了新的機遇;第三,我國雖然現在仍然處于社會主義發展的初級階段,但是近些年隨著市場化經濟的改革,讓我國常年GDP增量都保持在5%以上。另一方面,由于我國對外開放的力度不斷加大,外企的數量也相繼增加,為我國各地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增大了對于我國人力資源的需求度。從人口的流動趨勢來說,目前從鄉村向城市的流動趨勢明顯,這樣能使城鄉之間的發展和經濟收入差距逐漸減小,進而幫助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推進。
(二)全球經濟一體化對中國的消極影響
隨著全球各國經濟之間的聯系更為密切,一方面會幫助中國提高經濟發展,但是另一方面也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就目前我國經濟的發展趨勢而言,各個資本主義經濟強國為了本國的經濟利益,對我國經濟進行了一定干擾。所以為了我國經濟的長久考慮,只有不斷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才能更好的提升國際競爭力。由于我國的商品貿易出口原則是為了應對中國經濟地位危機,同時也和國民的生活質量經濟收入息息相關,很多國家都會以對外貿易、稅率的改變來為本國謀取更多的利益。所以,我國在此背景下只有做好相應的應對策略,才能對外貿進行有效的管理和制約,幫助我國整體獲得更多的經濟收益;第二,眾多發達國家為了保護本國的自然環境,將污染嚴重、排放量大的子公司建立在中國,將污染排放量較大的工廠以及人口資源稟賦較多的企業紛紛設立在中國。同時,也不斷對我國的資源進行消耗和浪費,這對我國經濟長治久安的穩定發展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第三,在目前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中,中國乃至全球的人力資源管理也是經濟管理的重中之重。在企業中,員工的工作主動性積極性和團結性是整個企業良好發展的基石。但是,就目前世界經濟對中國的影響而言,我國的企業尤其是人員較多的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上不夠科學,這嚴重的制約了中國經濟健康長久的發展。這一現象主要體現在:各大企業未對員工進行定時定期的培訓,在人事管理制度中缺乏激勵的部分。在新形勢下,激勵制度是一份十分流行的管理方法,它能夠解決企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矛盾。但是這種激勵制度在我國企業管理制度中較為少見,同時不注重制度創新和改革的模式,也使我國很多企業的發展受到了桎梏,對員工的積極性受到了一定的打擊;第四,一些經濟較為發達的西方國家將看中中國的豐富自然資源和廉價的勞動力,幫助他們在中國本土生產,再進行加工后將產品再賣給中國人,獲得更多的利潤,這對我國經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第五,在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對于中國的經濟管理提高更多的要求,一旦把控不當,就容易使我國的整體經濟發展受到負面的影響。
四、全球經濟一體化情況下中國經濟發展的對策
(一)搭建科學的市場經濟體系
我國目前市場經濟體系的搭建已經趨于完善,不過在資源稟賦和產業結構方面還存在一定的缺陷。面對這一現狀,管理者一定要積極調整產業結構,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機遇。此外,也要不斷的加強企業的制度改革和薪酬體系改革,將市場經濟的需求立足于當下,建設相關合理的規章制度,進而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從而真正意義上對市場體系實現改革。
(二)加強風險管理
相關企業一定要加強風險意識,有效的防范企業的發展風險,對民生的現狀改善進行更好的關注。同時,也要對經濟機制強化的背景下,對制度的改革進行加強,使我國企業的綜合實力得到提高,為世界經濟一體化提供發展的契機。此外,對金融方面的管控,要加強總體調控對其自由化的理念有效合理定位,確保金融安全,促進企業發展的長治久安。
(三)完善人才管理機制
就我國來說,經濟創新和管理的關鍵內容就在于新經濟資源的管理,這也是世界一體化發展的主要特征。首先,就是在人員招聘和人員管理晉升的制度上,不斷的科學化創新化,結合現階段我國各企業晉升過程中的管理缺陷,采取創新的模式來及時的彌補。同時,也可以采用國際化標準化的管理模式進行員工的招聘和晉升,確保其企業管理的高效性和公平性。此外,我國各大企業文化建設也要加以重視,通過企業內部軟實力的宣貫,提高企業人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幫助企業長久健康的發展。
(四)轉變企業的經營思路
當今,我國眾多企業已經認識到創新為企業自身帶來的經濟效益,這也是對我國經濟一體化的經營管理有著重要的作用。這一行為的目的在于世界一體化的背景下,為我國企業的管理和創新提供新的活力和契機,幫助我國整體經濟發展速度加快,更加繁榮。這與目前世界一體化的發展趨勢是相符合的。
(五)優化產業結構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經濟的發展和科學的進步密不可分。要想讓我國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就要與時俱進,促進高新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使產業的空間結構不斷的健全,進而真正意義上的實現經濟世界化的影響力。
(六)參與國家經濟競爭,強化產業的空間結構
就我國發展現狀而言,在國際市場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戰略位置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我國要想在世界競爭中找到新的發展契機,需要大力的吸引外部投資,真正的提高我國綜合的投資水平。同時,在管理流程上不斷完善,有助于幫助民族企業實現蓬勃發展。
五、結語
綜上所述,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環境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全新的契機,但是也帶來了一定的挑戰。所以,為了能讓中國的國內生產力真正的得到提升,實現更好的經濟發展目標,就應該不斷的深化改革開放政策,發展科技領域研究,及時掌握全球經濟發展的動態,與各國之間加強合作,取長補短,切實提高國家的綜合競爭力。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國實現國富民強的目標。同時,我國也要結合當下發展趨勢,深諳市場發展的特點和契機,積極參與到國際競爭中,抓住機遇,強化風險意識,健全市場經濟下的企業管理制度,并且高效的實施解決策略,確保我國經濟發展能符合世界一體化趨勢,幫助我國實現長久穩定的經濟發展,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楊偉岸.世界經濟一體化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及應對[J].科學咨詢(決策管理),2018(3),119.
[2]劉倩,何小松.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對我國經濟發展影響分析[J].農家參謀,2020(6),24-25.
[3]宋禺萱.淺析世界經濟一體化下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J].商展經濟,2021(03):32-34.
[4]趙琪.區域經濟一體化助力世界經濟發展[N]. 中國社會科學報,2019-05-13(003).
[5]陸升升.世界經濟一體化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J].商業故事,2018(17):186.
[6]陳思.對外開放——中國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J].黨史博采(紀實),2018(03):4-8.
[7]邱曉慧.淺談全球經濟一體化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及對策思考[J].知識經濟,2017(24):43+45.
[8]沈衛平.淺析地區經濟一體化與世界經濟發展[J].國外社會科學情況,1994(05):28-31.
[9]張澍.國際經濟一體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大趨勢[J].中國青年研究,1994(02):46-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