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與用人單位對商貿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同步提高。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門印發了《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標志著我國職業教育正在從“怎么看”轉向“怎么干”的提質培優、增值賦能新時代。高職商貿人才的優化培養應該根據《行動計劃》指導,對癥下藥,真正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高職院校在培養學生商貿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應引導學生向應具備的職業素質靠近,找到職業素養與人文培育的契合點,完善高職商貿人才培養體系。
關鍵詞:高職商貿人才培養;職業素質;人文培育;優化培養措施
本文索引:毛巧奕.<變量 2>[J].中國商論,2021(16):-186.
中圖分類號:F 12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1)08(b)--03
近年來,我國商業模式不斷創新,商業生態持續重構,催生了商貿就業結構和職業結構呈現新業態、新職業的動態變化,社會與用人單位對商貿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同步提高。這對高職商貿人才培養提出了更加嚴峻的挑戰。新形勢新挑戰下,高職院校如何把握機遇,克服困難,優化培養“逐浪追夢”的高素質技能型商貿人才?
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門印發了《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 (2020—2023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標志著我國職業教育正在從“怎么看”轉向“怎么干”的提職培優、增值賦能新時代。在這張指導高職教育“爬坡過坎”的“行動地圖”中,《行動計劃》規劃設計了10項任務,27條舉措,明確了高職教育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高職商貿人才的優化培養應該根據《行動計劃》指導,對癥下藥,真正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目前的高職商貿人才培養中,往往重技能技術,輕人文教育,或者提倡人文教育的,往往是大人文教育,與商貿專業聯系密切的職業人文素質教育往往得不到有效重視。進入提質培優階段,高職院校對原有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優化具有重要意義,高職商貿人才的職業素養的塑造是新階段優化人才培養需要攻克的課題,是提質培優新時期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之一。
1 商貿職業素養和人文培育融合的必要性
教育,是一種提高人的綜合素質的實踐活動。高職商貿人才培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需要健全德技并修的育人機制,高度融合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培養,重視學生職業素質的全面提升。社會發展新形勢下,高職院校要優化培養商貿人才,要走職業素養和人文培育融合的復合育人道路,即通過職業人文素質教育來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塑造學生的職業精神,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1.1 復合育人,能夠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
近年來,商貿發展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新趨勢,學生必須具備適應社會發展的職業核心能力才能在復雜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通過課堂教學,我們能夠給學生傳授有關職業能力的顯性知識。而職業能力中還有必須經過體驗和感受才能獲得的隱性知識,這只能通過職業人文素質的教育和浸潤,才能使學生融匯貫通。通過職業人文素質教育,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增加對職業的體驗,產生對職業的情感共鳴。這對有效培養學生的崗位認知水平,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個人競爭力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1.2 復合育人,能夠塑造學生的職業精神
對高素質商貿人才的培養,既要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術技能,又要培養學生的人文內涵;既要教導學生做事,還要教育學生學會做人。高素質的內涵,是人文素質和職業素養的綜合體現,是財富德富的全面財富觀,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戰略觀和共創共享的利益觀;高素質的外延,是職業人文素養的外化,是職業精神的顯性表達,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基業長青的老字號精神。新時期,培養“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的高素質商貿人才需要通過職業人文素質教育來優化人才培養規格。
1.3 復合育人,能夠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伴隨著高職院校的一再擴招,大學生就業步入激烈的買方市場,畢業生就業難問題在全球新冠疫情的沖擊下更為凸顯。職業教育盡管強調“職業性”,但絕不能僅為解決當前就業而考慮?!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高職院校要著力于培養具有核心競爭力和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復合型商貿人才。只有將職業素養和人文培育有機結合,通過職業人文素質教育的長期濡染,才能幫助學生養成開放的心態,激發創新能力,提升自主探究能力和學習能力,成為具有人文底蘊與職業發展能力的可持續發展性人才。
2 高職商貿人才職業素養培養現狀分析
近年來,高職院校雖然意識到職業素養培育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性。但在教育實踐中,職業素質課程設計不合理,與現有人文課程融合程度不深,考核評價體系不完善,教育效果不盡人意,教育過程中客觀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2.1 職業素質課程缺乏系統設計
由于職業院校管理者和教師重視程度不夠,商貿專業人才培養中職業素質課程存在缺乏系統設計和整體構建、課程保障不足、培養目標不明確等問題。目前,絕大多數高職院校為“2+1”或者“2.5+0.5”的學制設計,學制短且教學任務重,課程設計時體現出重專業輕人文的現象。整體人才培養方案中,除思政課程、心理健康教育、職業生涯規劃等教育部文件規定開設的人文素質課程外,商貿專業能夠自主開發的職業素質課程少之又少。即便開設,受教學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等因素影響,學時難以保證,教學效果不夠理想,教學地位邊緣化,教學實施難以滿足商貿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發展需求,職業素質教育難以發揮在人才培養中的關鍵
作用。
2.2 職業素質課程與人文教育融合程度不夠
對職業素質教育的認識不足,人文素質課程與商貿專業教育融合程度不夠也是目前高職院校中比較突出的問題。大部分高職院校已開設的人文素質課程中,通常是不同專業統一考慮,一般以公選課、社會實踐課和校園文化活動為主。課程實施主要通過文學、歷史、哲學與藝術等課程來完成。教育過程和教育內容流于形式,課程形式單一,課程體系、課程標準和課程內容缺乏商貿職業特色。而校園文化活動在學工隊伍或團委組織下進行,內容沒有統一規劃,缺乏系統設計和職業指導,與專業教學脫節,無法體現商貿職業人文色彩,實際難以起到商貿人才素質教育的效果。
2.3 商貿專業職業素質考核評價體系有待完善
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都有對學生人文素質教育考核的評價體系,這類評價以學生參與各類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為評價依據,但其職業素質的養成情況極少在這類評價體系中有突出體現。在學生獎助學金評選、選干入黨推優中,不同素質教育成果的使用情況缺乏不同考慮,賦分比例不合理。例如,學生參加一次省級專業技能大賽,往往需要幾個月的時間進行賽前培訓和演練。倘若耗費幾個月準備時間參加一次專業技能大賽所能獲得的素質考核分數與參加一次團學活動或一次大課講座的素質考核分數一樣,在實用主義影響下,學生無法對職業素質教育引起重視,對職業素質教育敷衍了事。這明顯與商貿專業人才培養的初衷是相違
背的。
3 高職商貿人才職業素質優化培養措施探析
高職院校以服務區域經濟為己任,人才培養中應結合考慮本區域的商貿行業特點、職業崗位需求、地域特色等,引導學生向應具備的職業素質靠近,找到職業素養與人文培育的契合點,完善高職商貿人才培養體系,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3.1 加強高職商貿人才職業素質培養整體設計
要想有效提升商貿人才職業素質培養效果,首先,政策保障機制要配套,要著力形成全員重視職業人文素質教育的良好氛圍。其次,在構建商貿人才培養模式上,可以通過專業群建設視角來總體部署與設計。商貿專業十分廣泛,會計、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物流管理、電子商務等專業均屬于商貿專業范疇。孤立、松散的多頭建設不如抱團取暖,通過有效整合教學資源,實現資源的高效共享。嘗試構建“底層共享、中層分立、高層互選”的商貿專業群課程系統,打造基礎素質課程、崗位職業核心能力課程、專業拓展課程、綜合素質培養課程四階段遞進的課程體系,以課程引領為人才培養主渠道,將職業素質精髓融入人才培養。最后,加大校園職業人文環境建設力度,促進人文氣息與學校特色、商貿專業特色的融合。通過學工部門與教學部門聯合聯動,做到專業教學安排心中有數,教工學工齊抓共管,引導學生課余活動、學生社團活動、各類技能競賽等與商貿專業背景相結合。職業素質課程與第二課堂形成合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拓展學生專業素養,塑造學生職業精神。
3.2 加強職業素養與人文培育、專業教學的融合與滲透
商貿類各專業人才盡管在人文素質培養上有一定的共通性,但要使職業素質課程真正為專業服務,應以就業為導向引領課程進行教學改革。舉例來說,同樣是培養學生的溝通協調和表達能力,市場營銷專業,在基本的溝通表達能力基礎上應重點培養學生的方案推介能力和創新創意能力;屬于現代服務業大類的物流專業,職業溝通中不僅僅需要伶牙俐齒,還應側重于團隊協作和服務意識的塑造;會計專業,在溝通表達中應強調自律和應有職業操守,切忌舌尖口快和夸夸其談。人文內涵與專業教學互相滲透,專業技能、職業素養與人文素質教育密切結合,才能共同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3.3 完善師生考評體系,促進師生職業素養共同提升
《行動計劃》提出高職院校要聚焦提升質量,深化產教融合和高素質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而能夠將企業和學生有機連接起來的只有高職院校和專業教師。高職院校一方面要構建教師職業素質培養和評價機制,通過企業掛職、提供社會服務、繼續教育培訓等方式,鼓勵教師與企業貿易一線保持關聯度,了解貿易產業、行業發展所需工種、崗位要求;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學生培養效果評價體系,改變重結果輕過程的評價模式,探索“OBE”基于成果導向式的學習成果評價體系的構建。以學生為中心,以滿足商貿崗位需求為出發點,實現評價內容動態性、評價主體多元性、評價指標靈活性。
高職教育的特點,決定了高職院校的人文素養教育要為學生的職業發展服務,高職商貿人才培養實施中除了豐富學生的專業商貿知識外,也應該著力培養學生的敬業精神、責任意識和誠信操守等商貿職業素養。職業素質教育是一項系統性工程,要契合商貿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系統設計,合理構建課程體系,積極促進職業素養與人文培育的融合,科學評價培養效果。只有重視學生的職業素質培養,才能對學生職業生涯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強有力的保障,繼而全程、全方位落實高職教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參考文獻
胡新貞.職業教育教學與大學生人文素質培養研究[J].文學教育(下),2020(12):168-169.
單海鵬,蘆麗靜,盧燕.基于人文素質教育“新財經”高校建設中專業人文素質教育教學方法[J].營銷界,2020(44):71-73.
王久成.立德樹人維度下高職學生管理模式的理論探索[J].職大學報,2020(5):104-108.
李雄.新商科背景下的商貿類專業群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J]. 江蘇商論,2020(11):127-128.
Research on the Optimiz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Business Talents Training in a New Stage of Improving Quality and Cultivating Outstanding Talents
——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tegration of Professionalism and Humanistic Cultivation
HaiNa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College? MAO QiaoYi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society and employers have required the higher quality of commercial talents. In September 2020,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other nine departments jointly promulgated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Action Plan for Enhancing Quality and Cultivating Excellence (2020-2023), which marke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ad stepped into the new stage of enhancing quality and cultivating excellence, from “ how to think” to “how to do”.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follow the instruction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ction Plan, actually complete the morality education and talent development tasks. When they teach students commercial knowledge and business skills,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help students achieve to their professional abilities at the same tim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find the matching point between professionalism and the humanistic quality cultivation, and focus on perfecting talent cultivation measures, improving the system of commercial talents training.
Keyword: higher vocational commercial talent training; professionalism; the humanistic quality cultivation; perfecting talent cultivation meas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