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琦
任莊扇鼓儺戲是山西省曲沃縣任莊村民于每年正月十四至正月十六舉行的一項祭祀儀式,集宗教、民俗等多種元素為一體,目的是通過儺祭向“十二神家”祈求福祉,驅鬼逐疫。筆者經過兩次對山西省曲沃縣任莊扇鼓儺戲祭祀儀式的實地考察,通過傳承人柳銀石老人的口述及觀看影像資料系統了解到祭祀儀式的流程及扇鼓道具的變化過程,進一步挖掘任莊扇鼓儺戲的藝術價值和內涵。
一、任莊扇鼓儺戲概述
任莊扇鼓儺戲擁有嚴格的表演程式,整個祭祀儀式中包含歌、舞、戲三種藝術形式,同時有專門舉行祭祀儀式的場地——八卦壇。在祭祀開始前,為了不讓八卦壇受到冷落,有專門的兒童進行花鼓表演來請神。請神儀式完成后是由“十二神家”進行祭神、驅除災疫、獻技等表演。
任莊村成立了國家非遺保護項目任莊扇鼓儺戲傳習所,所內保存著祭祀中所需的道具、服飾、祭祀劇本等。任莊扇鼓儺戲的演出所用服裝及道具與南方的儺祭不盡相同,其共有10篇唱詞,每一篇都有特殊的含義,都是教人從善向善、勤勞奮進。
二、祭祀儀式中服飾、道具的形成與使用
任莊扇鼓儺戲中的每一種角色(神家)都有不一樣的服飾,具有鮮明的人物特色。其中,“十二神家”在祭祀儀式中是最有表演特點的角色,表演者的衣裳與唐代的儺祭服飾比較類似,以紅色長袍和黑色褲子為主,外衣是翻毛的羊皮衣。表演人員頭戴紅纓涼帽,但不佩戴面具,這是因為“十二神家”與南方儺祭中的鬼神形象不同,他們是真實存在的人。儺祭中的“十二神家”是人們與神靈聯系的媒介,因此,任莊扇鼓儺戲十分重視“十二神家”,這說明在儺祭中,百姓對其有著敬畏之情。
任莊扇鼓儺戲中有一種特殊的道具——扇鼓,每位神家對應一把扇鼓。它的頂部與普通團扇相近,但有一面是由羯羊背部的皮革制成,同時繪有陰陽八卦圖案,扇鼓的鼓柄由鐵器制成,鼓柄末端有“三勾九環”的式樣,在抖動的時候可以發出清脆的響聲,配合祭祀表演人員獨特的唱腔,形成鏗鏘有力、沉穩大氣的表演風格。扇鼓的打法也有其獨特性,從步伐和節奏上來看,祭祀表演人員手上是“三擊鼓一抖環”的節奏,腳下邁著祭祀時統一的、特有的“剪刀步”。
任莊扇鼓儺戲雖然有專門的祭祀場所,即在八卦壇中進行,但祭祀是為了讓百姓得福祉,為百姓驅除危害,因此在表演中,祭祀表演人員會走下八卦壇,伴隨著兒童花鼓隊,由一位屬馬的青壯年“神家”飾“馬馬子”,其他“神家”敲著扇鼓轉圈,直到將“馬馬子”圍到中央,再由兩名神頭敲著更鑼在前引路,前往全村的大街小巷去“收災”。在此之前,“馬馬子”需要在八卦壇內換裝,他頭頂黃頭巾,往眉間擦雞血,用白酒擦拭身體,換裝完成后帶著眾神提項刀,揮舞麻鞭去村中收災,為的是將每家每戶的晦氣都收走,確保來年順順利利。
任莊扇鼓儺戲在保留原始祭祀儀式形式的同時,又與中國古代的儺祭儀式及獻藝活動相結合,逐漸演變成一種民俗表演形式。
三、任莊扇鼓儺戲的樂舞唱詞
任莊扇鼓儺戲中的曲調屬于小調,經過多年的調整與加工,節奏整齊、唱詞規整、曲調細膩,也是村民日常生活中自娛的一種方式。隋慶的《任莊扇鼓儺戲調查與研究》一文認為任莊扇鼓儺戲中的曲調實際上屬于吟誦調,是在運用儺戲唱腔的同時加入了曲沃當地的方言,更加突出了吟誦性的特點。
任莊扇鼓儺戲唱詞的獨特性表現在每一位“神家”都有不同的唱詞來突出其特點以及百姓向其能夠求得何種福祉。
遺存下來的《扇鼓神譜》手抄本原件詳細記載了12折儺戲的演唱內容、擺設八卦壇的位置以及表演隊伍入壇時的行走路線圖。12折儺戲包含百姓的生產生活以及精神、物質等方面的訴求,這也是整個祭祀過程中最重要的表演。每一折儺戲的曲調及唱詞都不是直白地將道理或愿望唱出來,而是通過一些淺顯且朗朗上口的唱詞,以故事、游戲或一唱一答的方式呈現,使百姓從中受到熏陶,體現了潛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打倉》是與農業生產、慶祝豐收有關的表演,唱詞與各種農作物相關,旨在期望來年風調雨順,百姓的莊稼豐收。《攀道》的表演形式與相聲相似,但也有區別。節目由兩名固定的人物進行,兩人一問一答的表演形式為整個儺祭儀式增添了詼諧幽默的元素。兩人都夸贊自家的糧食,表演中穿插曲沃方言,在打鬧嬉笑中反映百姓的日常生活,更加具有鄉土氣息。《猜謎》活動的內容與當地的歷史、風土人情有關,能夠調動百姓參與的積極性,可以活躍氛圍,使整個儺祭儀式更加具有觀賞性與參與感。
這些節目的共同特點就是擁有較為復雜的隊形與行進路線,與表演者程式化的動作一起呈現整個儺戲的嚴肅性及其所蘊含的寓意。
相比“十二神家”這種具有表演特色的角色,另一個人物形象比較突出的就是王成,他在《坐后土》中出現,這是整個儺祭儀式中最精彩的表演節目,故事情節較為曲折,表演形式與人物動作更加豐富。同樣,王成也有其獨特的服飾、道具以及扇鼓打法。人物主要表演動作為左腿前屈,右腿向后蹬地,低頭的同時左手高舉圣旨,右手持木棍放松下垂,傳達圣旨內容。
四、結語
1989年,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停演44年的扇鼓儺戲活動得以恢復,并召開了任莊扇鼓國際學術交流研究會。如今,任莊扇鼓儺戲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經歷了多年的傳承與發展,表演程式完整地保留了下來,具有較高的民俗藝術價值,這離不開曲沃縣村民對扇鼓儺戲的保護。
任莊扇鼓儺戲集戲曲、工藝、美術、舞蹈、音樂、口頭文學、武術和體育為一體,它的傳承對推進公共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從曲沃縣文化館與任莊村委會對任莊扇鼓儺戲的保護和支持,以及任莊扇鼓儺戲祭祀禮儀與獻藝節目的完整性來看,任莊村民對儺戲的祭祀文化與歷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這反映了當地百姓對扇鼓儺戲這種本土文化的認同。任莊扇鼓儺戲在表演程式、服飾道具、歌舞戲等藝術呈現方面與其他地區的祭祀儀式不同,它的藝術形式在整個北方乃至全中國都是獨特的。
(山西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