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曉韡 晏得珍
摘 要:在可持續發展戰略不斷推進的背景下,人們的綠色環保意識不斷增強,化學對環境具有重要影響。對此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滲透綠色化學教育,注重對學生綠色環保理念的培養,以此獲得良好的化學教學效果。在此,探討高中化學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教育,希望能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借鑒。
關鍵詞:高中化學;綠色化學教育;教育策略
隨著我國工業的不斷發展,促進了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但也給環境帶來了嚴重負擔。化學作為一門重要學科,對各行各業具有直接影響。因此為了貫徹綠色節能理念,還應開展綠色化學教育,使學生形成綠色環保意識,避免出現化學污染問題。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有效滲透綠色化學教育尤為重要。
一、實現化學教育內容的綠色化
各學科知識都與生活實際密切相關,對高中綠色化學教育的實施也是如此,在綠色化學教育開展過程中,結合實際生活,實現高中化學教學內容的綠色化,使學生充分認識到綠色化學的重要性。
以“海水的綜合利用”教學為例,本節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幫助學生認識和體會化學在自然資源開發和利用中的意義和作用,揭示化學與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關系,樹立資源保護意識及合理開發意識。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本課的內容,為學生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同學們知道我們生活中的食鹽是怎么獲得的嗎?引發學生質疑和討論,學生討論結束后,再播放海水中水資源的利用和食鹽獲得的相關視頻。學生觀看后,教師提出問題:從海水中獲取純凈氯化鈉的過程中,用到了哪些化學方法?通過視頻可以看到海水淡化的方法有蒸餾法、離子交換法、電滲析法以及反滲透法,在討論哪種方法最佳時,教師引導學生盡量選擇在運用過程中廢水、廢物排放最少的一種方法,以此強化學生的綠色化學理念。
二、實現化學教育方法的綠色化
在高中化學教育過程中,滲透綠色化學教育,教師應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采用綠色化教學方法。化學實驗作為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可以開發綠色化學實驗,以此引發學生對綠色化學的關注,提高綠色化學的教學效果。
以“化學能轉化為電能”教學為例,教師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出示兩組圖片,一組圖片是收音機、人造衛星、電動車圖片,另一組圖片是電池污染水的圖片,鉛中毒圖片。讓學生談談自己的認識和感受?學生思考回答,電池為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負面影響。因此讓學生充分了解本課實驗開展的目的就是要減少電池負面的作用,然后引導學生開展實驗活動。與此同時,在實驗過程中,在保證實驗效果的同時,盡量減少對實驗試劑的使用,實驗完成后,教師應指導學生妥善處理實驗產生的廢氣、廢物,能回收利用的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則進行適當的處理,避免對環境造成污染。在上述操作演示下,可以促進學生綠色化學理念的形成,達到綠色化學教育目標。
三、實現教學模式的綠色化
以往高中化學教學模式主要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參與的較少,而且對綠色化學教育不夠重視,對此應改變以往落后的化學教學模式,在實際的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滲透綠色化學教育思想,應實現教學模式的多元化,如果單純地采用“灌輸式”教學方法,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綠色化學教育效果。
以“環境保護與綠色化學”教學為例,教師可以事先為學生布置預習任務,學生通過上網收集資料,并結合教材內容,預習本課的知識點,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了解大氣污染的危害性、保護水資源的措施、認識酸雨成因及危害。之后在正式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課堂反饋,教師進一步加強對大氣污染危害性、保護水資源的措施、認識酸雨成因及危害等內容進行講解,與此同時還應組織學生進行交流、探討,讓學生自由發表意見,使學生認識到環境污染的嚴重性和保護環境的迫切性,應從小事做起,愛護環境,保護地球,幫助學生建立綠色環保理念,提高學生的思想意識水平,達到綠色化學教育的目標。
綜上所述,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滲透綠色化學教育,使學生獲得化學知識的同時,強化學生的綠色節能環保理念,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強.綠色化學教育理念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滲透[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3):119.
[2]包小兵.高中化學教學中“綠色化學理念”的滲透[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7):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