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增扎西
摘 要:在中學的班級管理中,需要班主任積極發揮自身的管理作用,引導學生遵守班級規定,共同營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與此同時,需要加強思想教育工作,讓學生具有團結學生、尊敬老師等美德,進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從中學班主任進行思想教育的必要性入手,并分析中學班主任如何在班級管理中加強思想教育,希望對相關研究帶來幫助。
關鍵詞:班級管理;學生;思想教育
中學班主任是學生的良師益友,其管理能力能夠規范學生的言行舉止,引導中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不過當前一些中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對思想教育缺乏重視,存在方式不合理的情況。為此,需要中學班主任采取多種思想教育形式,以此促進學生的良好發展,以下對相關內容進行分析。
一、中學班主任進行思想教育的必要性
對于班主任來講,其在班級管理中不僅要給學生傳授文化知識,還需要塑造學生的品德與品行。班主任和學生的交流機會較多,這也為開展思想教育提供了良好契機。對于正處在身心發育、思想形成關鍵時期的中學生來講,更加需要通過思想教育加以引導,通過班主任的管教以及家長的配合可以規范學生的行為,使中學生人格得到健全,為其今后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1]。
二、中學班主任如何在班級管理中加強思想教育
(一)發自內心地關愛學生
作為一名中學班主任,我們需要時刻意識到思想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在思想教育或者班級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多了解和尊重學生的想法。中學生活潑好動,同時有著較強的自尊心,所以班主任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不可因學生提出想法不切實際而直接否定或者批評。如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可能充滿想象力,教師指出不足的同時要對學生提出殷切的期盼,如果學生受到不良思想影響出現較大思想波動時也需要積極與其交流,這不僅有利于學生認真學習,還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情誼。
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學生可能由于瑣事出現爭執,要求班主任發現問題后公平、公正地解決,并且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這一過程中教師更需要掌握溝通的藝術,避免學生自身反感情緒。再如班級中的問題學生可能不喜歡團結同學或者擾亂課堂秩序,班主任在采取說服教育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先抑后揚的方法,也就是先肯定學生某個方面的優點,之后指出其不足,在點名批評過程中也要考慮學生的感受,讓學生心悅誠服。為了讓學生改進自己的錯誤,教師可以采用契約的形式,比如在出現同樣的錯誤后需要接受哪些懲罰。
(二)促進家校合作
思想教育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實現,這不僅需要班主任在日常班級管理工作中付出大量努力,還需要學生家長的積極配合。如學生在班級中傷害到其他同學或者破壞學校公物,需要班主任及時告訴家長,而學生回家后家長也要主動關心其在學校的表現,如果學生回避或者撒謊必須嚴厲教育,這是保證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徑。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家長自身也需要以身作則,重視自身的言行,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比如重視家庭衛生,引導學生具有勤勞和講衛生的意識。
在班主任和家長溝通時,可定期通過電話交流或者微信交流等形式,對于思想存在一定問題的學生可以定期家庭拜訪。此外,班主任可以向學生發放《素質報告手冊》,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閱讀,引導其遵守班級規定,班主任也要思考如何實現學生身心健康,提升其藝術素養,開展社會實踐,并且與家長分享,使學生懂得團結友愛、勤儉節約、愛護公物等美德[2]。
(三)開展實踐活動
在開展思想教育工作過程中,班主任不僅需要采取語言交流的方式,還需要通過多種活動形式提升效果。如每個月進行一次“講文明、樹新風”的主題班會,讓學生說出在生活以及校園中發現的文明現象和不文明行為,或者以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開展演講比賽,讓學生在誠信、安全、衛生等諸多主題中選擇相關內容,并且班主任要對表現優秀的學生獎勵。此外,可以通過知識問答競賽的形式,讓學生每五人組成一個小組,小組成員要利用自己的知識幫助隊伍獲勝,讓學生在相互配合中增進友誼,提升榮譽感,通過多種形式讓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
除了班級活動,班主任還可以帶領學生參與到校園活動當中,如每年進行植樹節造林活動、在世界環境日發放宣傳冊,或者組織學生來到敬老院參加義務勞動。完成社會實踐后,可以讓學生將參加活動的心得寫成日記并分享給大家,這些方法都能讓學生的道德得到顯著提升[3]。
參考文獻:
[1]許向霞.淺談如何在班級管理中落實民主思想:中小學生德育教育模式探索[J].科學咨詢,2020,11(2):108.
[2]張自強.班級管理中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J].天津教育(上旬刊),2020,12(3):181-182.
[3]小旦增.淺析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J].讀與寫,2020,17(1):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