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治虎
摘要:構建初中數學有效課堂是提升初中數學教學效果的重要方法,從初中數學當前的發展狀態來看,做好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為有效課堂構建助力。以數學課堂為切入點,分別對信息技術在學生興趣激發、知識理解強化和趣味訓練開展等方面的應用予以討論。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數學;有效課堂
在現代教育技術發展背景下,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日益廣泛,這為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發展帶來了重要助力。然而,從當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來看,很多教師存在對信息技術的應用不合理,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的情況。為了改變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現狀,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感受和體會到數學知識學習的樂趣,教師必須要做好對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文章以此為基礎展開討論。
一、運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興趣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首要任務,因為只有當學生擁有學習興趣,才能激發學習主動性。從數學知識的本質角度來看,其雖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但并不能達到完全激發學生學習動力的效果,所以教師必須借助一些教學方法,達到激發學習興趣的目標。
信息技術作為當前最具有科學性和有效性的教學方法,其可以讓數學知識以更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和思維能力的方式出現,這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并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這為數學課堂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帶來了重要助力。如在教學“圖形的旋轉”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就在課堂導入階段為學生呈現了生活中很多圖形旋轉的案例,其中包括永動彩條裝飾、紙片被風吹在空中以及一個人在翻日歷等。因為這些內容都是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和想到的內容,所以學生會表現出較強的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上,我會以教材為實驗對象為學生模擬圖形旋轉的狀態,這可以進一步提升學生對圖形旋轉的認知,并讓他們產生探究學習的欲望,初中數學課堂中的學習興趣激發目標由此予以實現,課堂教學工作也會因此變得更高效和有趣。
二、依托信息技術,強化知識理解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可以讓知識以更直觀的方式表現出來,這樣不僅可以降低知識的學習難度,同時還會帶給學生豐富的學習體驗,這對提升學生課堂學習效果起到了關鍵作用。在這一環節中,為了更好地突出信息技術帶給學生的良好體驗,教師必須要進一步做好對學生的認知啟發,并讓他們成為知識探究的主要行為人,由此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學習效果。
如在進行“點和圓、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的學習時,為了保證學生可以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更好地學習知識,我就為他們布置了探究“什么是相切、相交、相離”的學習任務。在此基礎上,我不再對學生進行任何的指導,一切都由他們自主完成。在探究過程中,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限,我會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設計不同的學習模式,如自主學習或合作學習等。在學生完成學習之后,我會讓他們回答課前布置的任務,并進行課堂學習經驗交流,以確保學生可以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更好地完成對點和圓、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探究,由此提升他們的課堂學習效果,為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助力,也為學生的學習水平進步助力。
三、應用信息技術,開展趣味訓練
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師開展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模式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并讓他們感受和體會到數學知識的魅力。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教師在進行趣味訓練設計時,可以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輔助,以確保學生可以獲得更好的體驗,完成對他們的訓練趣味性激發。如在完成“相似三角形”的學習之后,我就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設計了以此為基礎的訓練游戲。在游戲中,我會為學生呈現一幅大圖,圖片中有很多隨意擺放的三角形,學生需要通過觀察,對三角形進行相似配對,配對成功則該對三角形消除,配對失敗則原有布置被打亂的同時增加一組相似三角形。在該游戲中,學生不僅可以感受到游戲帶來的趣味體驗,同時還能夠獲得應用相似三角形知識的機會,這對于強化他們的認知水平和學習效果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初中數學素質教育目標由此予以實現。
總而言之,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不僅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提升他們的學習熱情,還能夠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效果,這對提升學生知識學習效果,實現素質教育目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了帶給學生更好的學習體驗,教師一定要保證信息技術的呈現符合學生的認知興趣和思維水平,并帶給他們良好的學習體驗,由此完成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讓他們能夠以更好的狀態與教師進行互動,并完成對數學知識的探究和學習,由此達到理想的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鄒赟.建立基于信息技術的初中數學生本課堂[J].知識窗(教師版),2021(2):70.
[2]吳敏.淺析初中數學與現代信息技術的整合原則與方法[J].考試周刊,2021(16):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