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艷
摘要:隨著出版信息資源的日漸豐富,出版社編輯應當基于互聯網構建編輯、讀者與作者之間的聯系機制,創新出版社編輯工作的方式,在互聯網+環境下保持出版編輯工作多樣性,擴展出版編輯工作的渠道。本文分析互聯網+環境下出版社編輯工作存在的問題, 并探討編輯工作改革的路徑。
關鍵詞:出版社編輯;互聯網+;應用路徑
互聯網+技術推動了出版社編輯工作的改革,優化了出版社編輯的工作管理體系,帶來了豐富的出版信息資源,有助于出版社編輯提高編輯工作效率和質量,同時也給傳統的出版編輯工作帶來了較大挑戰。我們應正確認識互聯網+的意義,探索出基于新環境的出版編輯工作的新方法。
一、互聯網+時代出版社編輯轉型的意義
互聯網+對傳統出版社編輯工作帶來了較大影響。信息傳播的領域更加寬廣,為出版社編輯的工作帶來了新空間,編輯要根據出版內容優化選題策劃方式,基于互聯網+的思維來保持出版社編輯工作的多樣性,最終使得信息傳播更多樣化,實現編輯、讀者與作者的有效溝通,也促進數字出版物的快速發展、選題質量的真正提升。
二、互聯網+時代里出版社編輯的主要問題
1.缺少先進工作理念
有些出版社編輯缺乏先進的工作理念,未能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未能積極轉變思維,工作方式過于陳舊,工作環境較為封閉,往往局限在紙質圖書編輯的思維理念之下。由于存在思維定式,在編輯時會有一定的傾向性,對于一些新觀點持排斥態度,不能提高圖書編輯的效率,影響圖書編輯的科學性。
2.習慣性地過分追求同一性
有些出版社編輯,出于一直以來的工作關系,工作中過于重視作者的邏輯,未能全面考慮讀者的需求,往往把握了思維客體的共性,沒能進一步體現編輯工作的個性化特征。有時在出版社編輯工作時甚至持謹小慎微的態度。由于這些局限,再加上出版程序相對固定,所以造成很多編輯未能更好的基于互聯網資源去滿足讀者的需求。
3.缺少有效的信息交流
出版社編輯工作還要建立信息交流機制,因缺乏信息的交流互動影響了出版編輯工作的質量。有些出版社編輯未能正確地看待傳統編輯方式與信息化編輯方式,存在全盤否定傳統編輯方式,或者對新型編輯方式應用不足的情況。此外,有些出版社編輯對互聯網的認知還較為片面,缺少自我反省意識。
三、互聯網+時代出版社編輯轉型的路徑
1.優化出版社編輯理念
為了適應未來出版社編輯工作需要,有效應對日益嚴峻的內外部挑戰,出版社編輯還要把握互聯網+工作環境的特點,不斷提高工作的開放性,基于互聯網環境進行出版社編輯工作的創新。首先,通過互聯網技術優化出版社編輯工作方式,減輕出版社編輯工作的壓力,引導出版社編輯學習新型技術與編輯工作方法,演示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出版編輯工作新方式。其次,激發出版社編輯工作的創新意識,提高出版社編輯的鑒別能力,發揮新媒體技術工具作用,不斷拓展出版社編輯工作內容,比如科學運用新媒體工具,全面提高出版社編輯的信息收集與挖掘應用能力,依托豐富的信息資源拓展出版編輯素質,保證出版編輯工作的效率。第三,優化出版社編輯的考核辦法,全面創新出版社編輯考核標準,基于新型激勵機制調動出版社編輯的創新意識。為了提高出版社編輯的效率,還要轉變傳統的出版編輯工作模式,掌握數字出版技術與理論知識,展示互聯網+出版編輯工作成果,形成互聯網出版編輯氛圍。
2.發揮互聯網培訓作用
新時代還要構建完善的出版社編輯培訓機制,切實基于新媒體提高出版社編輯的工作能力與理論素養,在自媒體空間滲透經典出版編輯案例,激發出版社編輯創新意識,引導他們自主學習新知識。首先,出版社應當組織開展互聯網技術培訓服務,在互聯網環境下進行出版編輯新方法的培訓,促進出版社編輯掌握新時代的跨專業編輯策劃工作的方法,針對策劃編輯、美術編輯、文字編輯進行專門的崗位培訓,培養編輯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良好的營銷策劃與圖書策劃能力,較高的審美素養。其次,積極開展實用技能的培訓,建立出版社編輯的培訓活動小組,采用課題研究、技術攻堅、項目開發的方式進行出版社編輯人員培訓。還可以基于人機互動方式保持出版社編輯與行業專家聯系,保證編輯培訓的實用性。第三,結合當前的市場變化,出版編輯技術的發展進步,以及融媒體的時代特征滲透先進的媒體技術手段,培養具備互聯網+思維的編輯,培養會運用新媒體輔助圖書出版的編輯。
3.建設信息供給的平臺
出版社編輯工作應當基于互聯網獲+取豐富的信息資源,強調在互聯網+環境下構建起編輯、作者與讀者之間的緊密聯系,促進三者之間的充分交流,通過良好的溝通提高出版編輯的便捷性,消除編輯溝通的障礙。首先,建立良性循環的機制,滿足出版社編輯有效獲得讀者信息的需求,既給讀者更多優質的文章,又能了解讀者的反饋信息,這種方式可以有效提升編輯工作的質量,推動編輯工作健康發展。其次,發揮大數據平臺的重要作用,通過互聯網檢索了解讀者的興趣需要,保持編輯人員與讀者的在線交流,了解讀者的反饋意見,為后續出版編輯奠定基礎。第三,發揮編輯人員的橋梁作用,促進讀者與作者保持聯系,組織開展一系列的圖書出版發行在線活動,進一步優化圖書編輯工作的氛圍,提高圖書編輯的整體質量水平。
4.完善編輯的監督機制
互聯網+時代為了保證出版社編輯工作的質量,提高出版社編輯工作效率,滿足讀者的個性化閱讀需要,引導出版社編輯工作向電子化的方向發展,還要基于互聯網建立更加完善的評估機制,準確的了解并評估圖書編輯的各種數據信息,為出版社編輯工作提供更多的合理化建議。首先,倡導出版社編輯更充分地貼近生活,引導出版社編輯人員與讀者保持積極的互動,提高編輯人員的創作主動性,積極獲得更多的文本素材。基于時代發展特征與圖書內容起到圖書編輯的把關作用,有效防止圖書內容與時代政策相左。其次,互聯網+環境下的出版社編輯還要謹慎的使用批判性的編輯話語,在編輯實踐時既要尊重作者原意,又能與作者對作品中的觀點進行商榷,防者作者個人情緒或某些思想觀念給圖書作品帶來的負面影響。第三,監督部門應當重視審視出版社編輯是否能夠在作品中弘揚時代主題,是否滲透了優秀傳統文化,以及對受眾群體進行評估,促進出版編輯工作積極傳播正能量。互聯網+環境下還要創新出版社編輯工作的模式,保證出版社編輯工作的優越性,從而順利實現出版社編輯工作優化,提升出版社編輯工作質量。
結論:出版社編輯工作創新具有重要的意義,在互聯網+環境下還要更新編輯人員的工作理念,引導編輯人員學習互聯網知識,積極開展出版創新實踐,基于互聯網進行編輯出版工作的反思,這樣才能提高出版社編輯工作效率,滿足高度依賴互聯網現狀下編輯出版工作的需要。
參考文獻
[1]王娟花.互聯網消費金融研究現狀[J].服務科學和管理,2019,8(05):199-204.
[2]陳文兵,梁超.面向工業互聯網的實時操作系統虛擬化技術研究[J].軟件工程與應用,2019,8(05):238-244.
[3]費鴻雁,黃浩.基于模型融合的互聯網信貸信用風險預測研究[J].統計學與應用,2019,8(05):823-834
中國旅游出版社 北京市 10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