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晨
摘 要:互動教學是活躍課堂氛圍的良好保障。良好的互動內容是通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歷展開學習,并且憑借自己的真實情感和直接去認識、發現和創造新型的知識內容,對他們的思維發展和邏輯養成有著很大的積極作用。在進行課程學習的時候,初中階段的學生能力較強,思維反應迅速,互動環節能夠激發出他們的討論意識,并且在“學講課堂”的理念上,還能培養他們進行自主學習,對能力的養成和道德意識的提升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學講課堂”;互動教學
道德與法治課堂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能夠規范學生的行為習慣,形成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識,并根據課程內容,建立正確的觀念和道德品質,對他們一生的發展都有著長遠的影響。“學講課堂”的理念是要求教師將課堂的權利還給學生,通過內容的學習,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豐富他們的思維發展,激發對學科的興趣。道德與法治課是德育教學的重要途徑,通過互動的方式展開學習,對他們的學習效率和水平有著極大的提升空間,更好地達成我們的教育目標。
一、設置教學問題,激發互動意識
教學問題是最有效的教學方式。在學講課堂中,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將課堂的主導權全部交給學生,以來提升他們對教學內容的興趣。初中階段的學生雖然離開了小學,但是仍存在好奇心重、探究欲望強的情況。基于此,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點展開內容的學習,結合教材中的內容,設置教學問題,激發學生的互動意識,并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觀念,達成教學目標[1]。
如在人教版初中七年級上冊第四課“友誼與成長同行”,圍繞著友情展開了學習。在進行教學活動的時候,老師可以對他們發起疑問,如“隨著年齡的增長,尋找友誼更難了嗎?”“你會因為怕麻煩而拒絕友誼嗎?為什么?”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并鼓勵他們大膽地走上講臺說出自己的想法。教師結合學生表達的內容,幫助他們分析,加強彼此之間的互動,完成我們的教學主題。
二、展開小組合作,豐富生生互動
小組合作的模式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手段。在進行課程學習的時候,由于傳統的課堂中教師講學生聽,就少了許多學生之間的互動。基于此,在進行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可以展開分組學習,在小組之間進行內容的討論,并對學習的內容進行總結和分享,和全班同學進行研究和商量,保證“學講課堂”的有效性,激發他們的思維邏輯發展[2]。
如在人教版初中七年級上冊第五課“交友的智慧”,本節課程圍繞著建立友誼、呵護友誼展開教學,并講解了網絡交友的內容。在進行學習的時候,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組,讓其自主地進行內容的研究和討論,在和搭檔之間的總結和學習的時候,豐富生生互動的內容;在課程結束前,各個小組派代表上講臺發表自己的意見,并進行簡單的講解,從而掌握本節課的知識內容。
三、利用信息技術,提升學習熱情
信息技術的利用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教學資源,并且節約了很多教學時間,做到了知識內容的有效延伸。在進行課程學習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音頻、視頻、圖片等內容,和我們的課程進行關聯,激發學生的討論意識,提升對課堂的積極性;與此同時,還要讓他們大膽發言和表達,深化課程目標,形成良好的學習狀態[3]。
如在人教版初中七年級上冊第六課“師生之間”,在進行內容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不同學段的教師視頻,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并說出這些教師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利用這樣的方式展開本節課程的學習,引導學生正確地面對和教師的關系,提升對學科的熱情,保證互動教學的有效性。
四、結合生活案例,展開內容討論
生活中的案例是最好的教學內容,既能夠加強學生對事物的理解和看法,又能快速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展開對內容的討論,保證師生、生生之間互動的有效性,并能說出自己的看法,達成“學講課堂”的目的,激發他們的思維能力,更好地展開道德與法治課堂的學習。
如在人教版初中七年級上冊第七課“親情之愛”,在講解這節課程的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尋找拐賣兒童的案例,激發他們討論的意識,提升對“親情”的理解和看法,并和身邊的同學進行交流。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學習,不斷地豐富他們的想法,通過生活中的案例進行本節課程的講授,激發學生的親情意識,實現高質量的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初中思想政治課堂的互動教學內容,需要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地位,并且挖掘“學講課堂”的含義,結合教材中的知識內容,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引導其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念和法治常識。互動教學模式的構建,還需要教育工作者進行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不斷地嘗試新型的教學方式,發揮教育內容的優勢,注重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促進他們各方面能力朝著積極的方向成長。
參考文獻:
[1]馬雪蓮.互動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實踐研究[J].教師,2020(34):11-12.
[2]劉雪倩.道德與法治深度學習教學策略例析[A].廣東教育學會2019-2020年度學術成果集[C].廣東教育學會,2020:4.
[3]馬勤.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匯總的互動教學分析[J].文理導航(上旬),20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