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山
摘要:多媒體技術能夠有效提高計算機教學的質量與效率,但也容易因為運用的不科學性、內容的不合理性、形式的復雜化等,分散學生的注意力,限制教學思路的拓展性。因此,在應用多媒體技術開展計算機教學時,要提高多媒體設計技術,合理安排內容,加強交互性與拓展性,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與探究興趣。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計算機教學;問題探討
一、多媒體技術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一)多媒體技術在計算機教學中的現狀
教師講解內容時,會結合教學內容制作課件,從而豐富課堂內容,這是一種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加深學生理解與認識的有效方法。
但同時,由于多媒體課件包含了豐富的內容,不僅占用了過多的教學時間,在很大程度上還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會由于多媒體課件的吸引力,投入過多的關注,而缺少了對教學內容本身的關注。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方面在于教師制作課件時,缺乏對多媒體技術輔助作用的認識,而使多媒體課件的展示性與表演性加重,造成課件對于教學內容的喧賓奪主。
(二)多媒體技術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思路的培養
教師在利用多媒體技術時,一般都是利用課前的多媒體課件進行,在臨時變更時困難較大,因此,教師利用課件開展計算機教學時,無法根據學生的實時反應調整教學思路,而是通過課件順序和內容來引導學生思路向課件思路靠攏,無法根據學生的實際操作水平和理解深度進行拓展性教學,更無法抓住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契機,使多媒體技術成為傳統填鴨式教學的新載體,背離了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初衷。
二、多媒體技術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對策
(一)從科學性與實用性角度出發設計多媒體課件
多媒體技術應用在計算機教學中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課堂效率的提高與教學結構的優化,要讓學生能夠在多媒體技術的幫助下, 更牢固地理解并掌握學習到的知識,并能夠從中學習到相應的操作能力,因此,在設計課件時要從學生學習要求與實用性出發。在課件的內容上,以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實現教學目的為主。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計算機課程的學習有很強的應用性、實踐性和技術性,學生在學習中的應用能力、創新能力是主要的教學目標之一,合理使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開啟學生的實踐思維是一個重要的方式。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拓展課堂內容
1. 課前設計課件時,要善于利用問題、情境、背景資料、過往知識點以及例題等形式,預設教學內容。
2. 要善于利用課堂中的“意外”臨時生成課堂內容。師生交流中發現的新問題、新思路和問題的新解決方法等都屬于這類意外,教師要善于利用多媒體技術將這些意外臨時生成內容提要, 拓展學生的思維,如格式在應用程序的退出中,學生能夠想到的主要操作方法為關閉按鈕,但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在短時間內為學生演示出關閉按鈕、Alt+F4、文件菜單 / 退出、雙擊控制菜單圖標以及控制菜單 / 關閉等至少 5 種方法。
3. 利用多媒體技術突出重要知識點。教師在制作課件時,要將重點用圖形和文字相結合的形式展示出來,方便學生尋找重點, 在內容上,要注意在教學任務完成后設置拓展內容,能夠讓學生根據自身學習情況選擇題目,根據教師的課件內容結合自身學習能力掌握相應的拓展內容。
(四)要遵循多媒體課件制作的科學原則
多媒體課件的演示需要有明確的目標、合理的結構、簡潔的畫面、統一的風格和內容重點的突出性。
課件的制作要做到內容簡潔、直觀,能夠對課堂教學起到良好的引導與啟示效果。風格要統一,文字和圖片能夠更加整體協調。在選擇構圖背景時,要與軟件整體保持一致性,并與界面顏色做好搭配,要避免出現強烈的顏色反差,以滿足學生的視覺要求。在制作時,文字內容安排要做到簡明扼要,對不同層次的結論要使用不同的字體、字號及顏色進行明顯的區分。
文字和背景色彩要有明顯的對比,文字多使用亮色,而背景則要以暗色為主。
插入圖形和圖像時要做到清晰規整,選擇那些尺寸小但清晰的圖片,要避免使用尺寸太大的圖像,以免喧賓奪主,盡量選擇jpg 或者 gif 格式類圖片。課件的交互性是計算機教學的主要需求, 能夠實時地考察學生的掌握情況,適時調整教學內容和計劃,有利于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三、結語
教師在應用多媒體技術開展計算機教學時,要重視應用與設計的技巧性,能夠真正地發揮多媒體技術對計算機知識與能力的教學效果,能夠通過合理的課件內容、嫻熟的技術應用,讓學生能夠利用多媒體技術更好地學習計算機。
參考文獻:
[1] 左心宇. 多媒體技術的計算機教學問題探討[J]. 中華少年, 2020(15):86-87.
[2] 程銘瑾 . 多媒體技術在高職計算機教學中的問題及其對策探討 [J]. 中國校外教育,2018.
[3] 張瑛,劉梅,何雯,等 . 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在兒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J]. 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07,028(03B): 277-279.
(河北省滄州市鹽山縣教育局,河北 滄州 0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