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
小學階段是學生掌握基礎語言知識,發展語言技能,強化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關鍵時期。所以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重要的教學內容。但由于受到教師、學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提升小學生寫作水平的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因此,教師需要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教學改革和創新,積極利用微寫作來設計仿寫、續寫等習作活動,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與寫作技巧,進而真正實現學生習作能力的提高。
一、影響學生習作能力提高的因素
對于當前環境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而言,閱讀和寫作是最基礎的兩個部分,同時也是語文教學開展過程中的困難所在。尤其是寫作教學,更是語文教學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礙。從當前的寫作教學情況中可以看出,影響學生習作能力提高主要因素包含三個方面:學生、教師和家長。
首先,從學生的角度來說,對寫作缺乏興趣、語言表達能力較弱、語言詞匯匱乏、寫作素材少以及情感表達能力不強都是影響其寫作水平提高的關鍵性問題。而造成學生這些問題的,正是教師和家長所采用的錯誤的教學理念和方法。
其次,對于教師而言,一方面存在著觀念上的落后。在進行寫作教學時,不僅忽視了興趣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寫作興趣的激發和培養,而且部分教師還存在輕視素質教育和教學改革,無法對新的教學方法進行深入理解學習的問題。這種故步自封的教學理念導致其寫作教學無法適應新的教學環境,進而限制了寫作教學課堂的水平。另一方面,教師在寫作教學的方法上存在錯誤。不僅在素材積累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采用機械背誦的方式進行,而且讓學生通過套用模板來學習寫作。這樣的教學方式嚴重影響了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最后,對于家長而言,其主要的不足則在于沒有在家庭環境內創設寫作素材積累和寫作練習的機會和環境,沒有對學生正確的學習習慣和寫作習慣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導致了學生的寫作能力的提高受到限制等問題和現象的出現。
二、微寫作促進小學生習作能力提高的策略
⒈立足教材文本設計微寫作的仿寫練習。在將微寫作應用于小學的寫作教學中,利用微寫作設計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的過程中,短篇仿寫練習是大部分的語文教師常用的一種方式。之所以采用微寫作的仿寫練習來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一方面是考慮到學生本身還未形成對于寫作的正確認知,仿寫練習能夠更快地讓小學生體會寫作的技巧,掌握寫作的方法。另一方面,之所以采用微寫作的方式則是因為完整的寫作需要花費學生更多的課上課下時間,造成學生和教師雙方的負擔,且并沒有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而微寫作由于其篇幅小,更適合學生的日常練習,有助于培養學生習作的興趣和習慣。所以教師可以立足教材中的文本,在完成文章的講解之后,針對其中重點的、比較有特色的句子或者段落設計仿寫練習。學生在完成微寫作的仿寫練習時,不僅能夠進一步體會到句子或者段落的精彩之處,并且在練習的時候加以模仿應用,起到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作用。還能夠引導學生鞏固對教材文章的理解,實現對文章的深入掌握。例如:六下《匆匆》第三自然段很有特色,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尋找素材,進一步體會時間的流逝。
⒉結合閱讀文章設計微寫作的續寫創作。閱讀和寫作是語文教學中最基礎的兩個環節,而這兩個部分有著一定的內在聯系。所以部分教師開始探索利用這種內部聯系的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模式。在應用微寫作來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閱讀文章來設計微寫作的續寫創作練習活動,實際上就是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理念的一種體現。在寫作課堂上,教師可以結合之前閱讀課堂上涉及的課內課外的閱讀文章和材料,針對文章的整體內容以及細節性的段落句子來設計續寫任務。而這種續寫活動既可以采用口頭的形式來完成,也可以用書面的形式呈現。在續寫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關注故事整體的連貫性以及創新性。在后續的練習中,教師還可以有意識地增加語言風格、詞匯句子的安排運用、情感的表達等多個方面的評價標準,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寫作能力。
以郁達夫的《阿千》這一課為例,教師在帶領學生閱讀文本時,不僅對教材中的文章進行分析解讀,往往還會圍繞這一主題,選擇課外的描寫人物的相關文章作為閱讀分析的材料。同時,教師結合文章的主題和風格,進行類似的寫人文章的閱讀。教師對主題進行創新,結合文本中人物外貌、環境、事件的特點,讓學生以同樣的表達風格完成人物主題下的微寫作任務。通過這種微寫作,教師不僅能夠引導學生關注寫作的語言、風格等細節性的內容和技巧,還有助于學生進一步拓展寫作的思維。學生對寫人文章的寫作方法也有了更加明確的感受。
綜上所述,寫作是語文教學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漢語言運用和表達以及自身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所以當前環境下語文教師需要利用微寫作來創新設計習作練習活動,鍛煉學生的寫作技巧和方法,真正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編輯/彥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