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娟
隨著當前時代的發展,科技在不斷地優化,在小學教育中融入科技因素,使學生能夠對新技術進行探索。尤其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開展3D打印課程,能夠激發學生對3D打印技術的興趣,對小學信息計算的領域進行深入探索。本文結合相關案例,對教學過程中所選擇的主題、課堂導入方式以及創新模式、課堂評價等不同的方面進行展示,我們通過對3D打印課程的探索與實踐,了解3D打印技術應用的現狀,并提出有效策略,促進3D打印技術與小學信息技術學科的融合。
在小學信息技術中融入3D打印課程,能夠對信息技術課程進行深入的拓展,同時,使學生能夠獲取更多的知識,對信息進行應用,且能夠使學生的創造能力得到激發,增強學生對三維圖形的認識,培養對圖形的感知。但是,當前的3D打印技術,仍然處在一個基礎的階段,在進行課程融入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的突破當前所面臨的困境,進行技術的不斷更新,使3D打印技術在小學信息技術領域中能夠得到融入,為學生的創新能力發展提供基礎,對小學階段信息技術學科進行拓展。
一.3D打印課程在小學信息技術領域的發展現狀
(一)3D打印技術概述
3D打印技術就是采用特殊的材料,通過計算機進行材料的疊加,最后獲得實物。目前的3D打印技術類型廣泛,在各個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逐漸形成了成熟的3D打印體系,同時,也在教育領域中進行融入,形成3D打印教育體系,使各個階段的學生都能夠從豐富與具有特色的課程中有所收獲,所以,我們要將3D打印融入小學課堂中。
(二)發展現狀
1.當前3D打印課程的環境現狀
在當前的小學信息技術領域融入3D打印課程,要由專門的硬件環境進行實施和實踐。開發3D打印課程,配備3D打印實驗室,要以學生為基礎進行合理的課程拓展,讓學生在實驗中提升實踐能力。
2.師生3D打印知識水平
3D打印在當前是新技術,師生在3D打印方面掌握的知識較少,所以,要選取一部分優秀的技術人員進行3D打印技術的分享,使師生能夠了解3D打印基本的常理,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激發濃厚的興趣,使3D打印真正走進課堂,逐步對3D打印課程進行探索與開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探索小學信息技術領域3D打印課程的設計
(一)選取3D打印工具
眾所周知,3D打印分為不同的打印形式,在進行小學信息技術課程開展的過程中,要利用計算機進行三維模型的設計,連接打印機,將所設計的模型能夠進行數據的傳輸,接到指令開展模型的打印,在這個過程中要使學生具備建模的能力。所以,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可以采用3D打印筆進行課程的融入。所謂3D打印筆就是就打印功能的筆,能夠減輕學生的操作難度,輔助學生的學習。
(二)3D打印課程實施策略
3D打印課程,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往往是學生進行自主選擇,為了更好地使3D打印課程在信息技術領域中實施,要對具體的細節進行說明。
1.分析教學目標
為了使學生能夠獲取知識和技能,在利用3D打印筆進行模型構建的過程中,要使學生根據教學目標進行知識的積累,可以讓學生在課前搜集相關資料,針對主題進行設計,在小組分享的過程,能夠使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對3D打印的熱情,對作品進行創新。
2.教學實施強化
在信息技術課堂實施的過程中,要根據主題開展教學,與學生進行適時的交流,提出帶有思考性的問題。讓學生根據問題利用計算機中的畫圖軟件進行平面設計,在進行創造性設計后,將設計的模型進行打印,利用3D打印筆進行平面圖形的創作,形成三維模型,最后將成果在課上與同學進行交流,找到缺點進行補缺,同學討論提出可行性建議,可以使學生獲得更完美的作品。
3.選擇合適主題,拓展導入方式
3D課程作為當前的全新課程,在實施的過程中要選擇適合學生的主題進行課程的拓展,要貼近學生的生活,使學生能夠從熟悉的環境中進行聯想,在進行創造提升創造能力。另外在信息技術課程導入3D技術的過程中要拓展導入方式,帶有趣味性地導入,也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對新知識和新技術有強烈的探索欲望。同時,也能夠使學生明確當前的操作思路,不斷提高效率。例如,要針對3D打印設計進行提問,在以美食為主題的課程中,可以提問最喜歡的美食是什么。接著利用3D設計原理,提問學生如何用平面來進行三維立體圖形的展示,引導學生能夠用3D打印筆進行模型的制作,找到準確的制作方法,提高課堂效率。
4.優化設計創作方式
3D打印技術對于學生來說是比較陌生的,存在一定的操作難度,所以,除了要對3D打印工具進行合理選擇,還要進行模型設計、優化創作方式。首先,使學生進行平面圖形的設計,根據平面圖形來進行立體圖形的模型構建,在整個構建的過程中,要使學生利用計算機融入,而平面設計與畫圖軟件進行結合,通過畫圖軟件來創造作品,使學生能夠在探索的過程中獲得樂趣和創造力。例如,在教學畫圖軟件設計平面圖形創作的過程中,使學生能夠構思好主題,利用準確的方式進行平面圖形創作,采用畫圖軟件進行設計,再根據3D打印筆進行鏤空操作,最后建立模型。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對常規的軟件進行使用,而且能夠使學生進行創新展示,升華創作作品的內涵。
5.開展課堂評價
在進行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要開展課堂評價。同時,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提出可行性的建議,能夠完善課堂評價效果,使得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更好地對作品進行創作,體現創新力。例如,在小組合作交流完善作品的過程中,讓學生制作3D牛排并在組內進行分享,小組成員給其他成員提出建議,可以制作牛排的模型套餐,這樣可以使作品更具有創新力。另外,要在課堂評價的過程中調查學生對3D課程融入的滿意感,能夠充分地發揮課堂的魅力,使學生能夠真正有所收獲。
三、3D打印課程實施后的效果
在小學信息技術領域實施3D打印課程,能夠對學生的視野進行拓展,使學生更好地對所獲取的信息進行應用,在進行作品設計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該課程不僅能夠使學生豐富想象力,激發創作能力,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獨立完成設計能夠不斷完善自己,激發創新思維,還能夠使學生更好地認識三維圖形,加強對圖形的感知,能夠促進學生的發展,使學生能夠利用電腦軟件設計3D作品,并將3D打印進行逐步推廣與應用,滿足當前小學信息技術領域課程的探索與實踐,使得學生能夠提升信息核心素養,促進創新能力的發展,為學生的成長奠定基礎。
目前,3D打印課程仍然處在基礎建設階段,在進行小學信息技術課程融入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突破當前發展的現狀,進行技術更新,使3D打印課程能夠推動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同時,在進行實踐和探索的過程中要加強交流合作,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對信息技術學科進行拓展。
編輯/彥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