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福毅
摘要:老師在小學教學活動中不僅要重視理論知識的培養工作,打好學生的理論知識基礎,還要不斷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水平,要愛感化學生,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塑造學生良好的道德品格,減少學生不平衡發展的情況,抓住素質教育的關鍵點,讓學生徜徉在知識的海洋中。筆者從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實踐出發并結合國內外學者關于以愛施教的最新研究成果,強調以愛施教的重要意義,找出現階段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分析造成這些問題出現的原因,根據這些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希望可以擴充德育工作的有機內容,為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提供理論性的指導。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
引言
小學班主任在進行德育工作中要注意愛的力量,將愛滲透到教學活動之中,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讓學生能夠將愛貫穿于日常生活中的各個部分。班主任不能在課程中只講授理論知識,要用愛進行班級管理活動,幫助學生不斷健康成長,要認識到學生的基本情況,讓學生感受到班級的溫暖,要在課堂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內心,喚醒學生內心深處的力量,實現更高水平的德育教育。
一、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德育教育方法比較落后
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受傳統應試教學的觀念影響,只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并不重道德的教化作用,學生的成績雖然很好,但是自身的道德水平還是存在瑕疵,對內心的修煉還是不足,相關的道德思想品質在一個比較低的水準。班主任的德育工作開展的情況也不夠好,不能以班級的基本情況為準,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水平,還是只關注學生的應試成績。另外,在現階段德育教育工作中,老師的教學方法還是比較落后,缺乏創新因素,不適應當今時代的觀念,很難引起學生的共鳴,這樣的教學方法具有局限性,這必然無法達到素質教育的要求。
(二)認識不到德育教育對學生的重要意義
道德教育對于學生的成長很重要,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到群體生活中,提高道德教育的質量,學生要關注社會的基本價值,擴大德育教育的基本內核,要將社會觀念引入到道德教化內容中來。老師要重視道德教育的工作重點,找出學生的知識盲區,提升學生的道德水平。現階段的道德教育存在一定的局限,不能完好地覆蓋有效的道德知識,學生在課堂中不能培養健全的人格。
二、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對策
(一)增強班級的凝聚力
班主任要認識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意義,要建立一套合理高效的班級管理規則,盡量減少班級中不團結的情況,讓學生認識到團結合作的重要性。班主任不能忽視管理工作的基本內容,要注意在班級管理和教學活動滲透足夠的德育教育內容,積極開展一些團體活動,要讓學生認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保持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讓學生在班會上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落實一些具有價值的建議。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春游的活動,讓學生之間進行互相交流,培養學生的深厚友誼。班主任要認識到宣傳的重要性,在班級的活動黑板上定期更新一些有趣的道德故事,培養學生的團體意識。老師要關注學生的基本狀況,保持學生良好的心理狀態,要調整學生的內心,班主任要跟那些經歷生活挫折的學生談話,幫助學生解決生活的問題,加強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友誼關系。
(二)班主任要重視榜樣的作用
學校是開展教育活動的基礎設施,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是要在學校中度過。老師要為學生塑造一個比較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生活的魅力,保持學習的積極性。老師要嚴格要求自己,認識到自身對于學生的指導作用,為學生的發展產生良性的影響。班主任還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文化修養,保持恰當的言行舉止,起到良好的榜樣模范作用。老師要提高對自身的要求,要規范教學語言和方式,不能說臟話和粗話,保持和緩的語氣,減少學生的抵觸情緒,讓學生感覺到老師的關愛。比如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出錯了,老師不能采用激進嚴格的語氣糾正學生的錯誤,要加強與學生的聯系,與學生傾心交談,掌握學生的心中所想,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化學生,讓學生改正自己的錯誤,認真遵守班級的秩序。老師不僅要在課堂中保持良好的言行,在課間也要保持良好的形象。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相處的時間很長,兩者之間的關系與其他的關系不同,班主任可以對學生產生比較大的影響,發揮好班主任的作用,可以對學生產生良好的指引作用。老師要完善德育教學的基本內容,完善德育教學的模式,在教學模式中引入愛的力量,密切關注學生的日常生活,要重視家長與學校的聯系,建立雙方有效的合作機制,開展多元化的教學形式,保持班級管理的積極性,建立有序且合理的課堂氣氛。
參考文獻:
[1]馬玉霞. 以愛施教 以情動人——淺談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A]. .教育理論研究(第三輯)[C].:,2018:1.
[2]黃少君. 以愛施教以情動人——論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J]. 中華少年,2020(12):88+90.
[3]劉蓮蓮. 淺談新課程下的以愛施教[J]. 新課程學習(上),2012(04):155.
隴南市武都區舊城山小學 甘肅 隴南 74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