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杰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越來越不能滿足學生適應社會的需要。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而在整個學生生涯中,小學是基礎,小學語文更是學生后期進步的墊腳石。新時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成為語文教學的目標之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創新教學方式,為學生創設輕松有趣的學習氛圍,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喜好,激發學生多質疑、善思辨、樂想象的學習習慣,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創新思維;教學策略
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小學語文教育的核心與重點。學生創造性思維與許多因素息息相關,既與學習興趣、想象力、個性情感、審美等內部條件有關,也會被教師營造的課堂氣氛、課程設備等外部條件所影響。想要培育出更多全能型人才,就必須從小抓起,學生打好一個堅實的基礎,才有利于其后期的學習和進步。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期間必須要不斷調整和創新自身的教學方式,重視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一、小學生具備創新思維能力的重要意義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創新能力。這充分說明了,培養小學生創新思維不僅僅是時代的需求,更是我國教育政策的硬性要求。如果站在語文教學目的上考慮,小學生具備了創新思維能力可以更好地理解課文中所描述的內容,并且也能夠鍛煉其寫作的能力,促使其在寫作期間,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從而寫出良好優美且獨具特色的文章。如果站在文化思維方面考慮,小學生具備創新思維能力可以提高其對于創新的積極性,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促使其未來的工作學習都能得到良好的發展。此外,由于小學生的思維大多都處于比較懵懂的階段,獨立思考能力較弱,因此在小學時期,教師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并且也會大大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
二、創造性思維培訓策略
(一)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創造性思維是在學生產生興趣的情況下,通過自我探究提出疑問,著手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產生的。因此,要想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首先應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例如,《坐井觀天》是一則寓言故事,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游戲環節,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在朗讀中加深其對故事的理解和思考。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析小鳥和青蛙的對話,如小鳥所說的遠究竟有多遠,生活中像“青蛙這類人”都具有什么特點,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從而發散學生思維。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編寫青蛙跳出井之后的故事,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想象力,進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興趣面前負面情緒會一掃而空,興趣可以廣泛,也可以小眾,學生的興趣得到認可會極大地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例如,《幸福是什么》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幸福是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的,教學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說一說幸福是什么,以及在生活中有沒有讓自己感到特別幸福的事,可以讓學生進行短時間思考并且自愿分享。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播放舒緩的音樂,營造溫馨的氣氛,從而提升學生的興趣,也給學生提供較好的外部作用力。學生會在思考中總結自己感到幸福的事,促進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同時樹立幸福價值觀。
(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插上翅膀,就變成了創意。創造性思維離不開想象力的開拓,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獲得是有限的,而想象力的空間是無限的。讓學生提出問題,比教師主動授予知識,更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例如,《鯨》這篇科普性課文,介紹了鯨的演變過程和生活習性。科普性文章是豐富科學知識的重要文體,學生在了解鯨的特點的同時可以拓寬知識領域。在教學這一課文時,教師可以列舉其他海洋生物,讓學生對比分析鯨魚的特點,提問學生鯨魚身上有沒有值得利用的功能,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見過借鑒鯨魚習性創造出來的科技產品,對于鯨魚,自己有沒有想要利用它創造出新產品,鼓勵學生發散思維,從特點延伸到創造力。學生剛開始可能不適應,教師要有節奏地引入話題,帶領學生一起思考問題突破,以此來為學生做一個良好的榜樣。
(三)創新教學方式
小學語文教師要對較為普遍的教學方式進行調整,最大限度地將自身的引導作用發揮出來。首先要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地位,改善學生對于語文知識死記硬背的狀態,選擇一些生動有趣的方法,讓學生體會到學習語文的樂趣。其次,教師還需要建立一些科學、合理且創新的考評機制,改變過去只重視學生考試分數的教學理念,將目光放在學生的長遠發展上,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枯燥乏味的教學更具趣味性,也會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比如教師可以讓評價模式的針對性更強,根據學生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各不相同的特點來確定每一位學生應當側重發展的方向,從而針對其進行相應的評價。由于語文教學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就可以把學生在一定時期內的表現、學生寫作、閱讀等內容作為評價依據,這樣既能讓結果更加貼近學生的真實情況,又能夠在提升其語文綜合素養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四)運用信息技術
隨著多媒體在各學科教學中的應用,教師應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比如,可以通過自己的個人微博或微信在網絡上與學生交流,從而增加師生間的交流和互動。也可以在網上分享一些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書籍,供學生閱讀。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又能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
結語:
總結而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非常重要且刻不容緩。在此前提下,教師要不斷找尋、研究合理的教學方式,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從而引導學生朝著創新的方向去想象事物,使得其在理解語文知識的同時提高自身的創新思維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春生.激勵性語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江西教育,2021(15):55.
[2]成永紅.大數據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創新分析[J].知識文庫,2021(11):32-33.
[3]侯娟.小學語文教學中增強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策略[J].教育科學論壇,2021(17):60-62.
重慶市酉陽縣銅鼓鎮中心小學校 40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