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倩 曾鞏
摘要:隨著我國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和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學生的健全人格塑造和優秀品德培養也被納入到教學的目標之中。同時,在如今的社會中,素質低下和道德品質敗壞的人必然無法融入到社會群體之中。因此,學生道德品質教育,尤其是針對小學學生的道德品質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小學教師也逐步使用各種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完成德育滲透。因此,在下文中,筆者就將從實際的小學德育教學實踐出發,探討如何完成小學學生的道德品質教育,有效完成立德樹人的教學任務。
關鍵詞:立德樹人;小學德育;教學研究
前言:
學生在小學階段是身體快速成長的重要階段,同時也是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逐步構建,人格初步形成的重要階段,對這一階段的 學生開展德育教育,培養其道德品質,往往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小學教師忽視學生的德育培養,任由學生“野性成長”,忽視對學生人格塑造和三觀形成的正面干預,學生將很容易形成不利于自己未來學習和成長的壞習慣,甚至會導致自己在以后走向“歪路”。因此,以立德樹人為教學導向的小學德育教育就顯得十分必要,下面就將提出幾點具有借鑒意義的德育策略。
一、挖掘德育素材,滲透品德培養
生活往往是學生的第二課堂,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課堂。開展德育教學環節中,如果忽視德育教學與學生生活之間的聯系,就無法將德育與學生的生活聯系起來,在學生的眼中,德育學習就將始終與自己的生活之間存在較大的鴻溝,學生也就難以在生活中運用自身的德育學習成果,也就無法保證學生能夠在完成小學德育課程之后,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質。因此,在小學德育教學的環節中,教師就應當將德育教學與學生身邊的實際社會相聯系,充分挖掘學生身邊的德育素材,利用充分的素材,幫助學生完成德育學習和生活的有機結合,從而保證自身的道德品質能夠得到有效提升,保證德育教育能夠充分發揮其效果。
例如,教師就可以在開展小學德育教學環節的過程中,為了幫助學生培養樂于助人的道德品質,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講解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真實事件,幫助學生完成對這一品德的有效吸收。教師可以在教學開始之前,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學生播放最近的以樂于助人和見義勇為為主題的新聞熱點,引導學生想一想,這一新聞熱點中的主人公有哪些品質,學生雖然還沒有開始課程的學習,但是能夠說出新聞主人公的樂于助人這一優秀品質,此后教師再開始進行教學主體的講授。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就能夠將課堂學習的內容與實際的生活聯系起來,從而有效吸收德育課程內容。
二、融合情景教學,體悟優秀品質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由于其年齡比較小,較容易接受新鮮的事物,因此,空洞的說教式教育往往會使學生對教師的教學和講授無法集中注意力,從而導致教學效果不佳,而對于小學德育教學而言,這一現象尤其顯著。在小學德育教學環節中,需要在特定場景和案例中引導和培養幼兒的優秀道德品質,德育教學也也要秉承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確保德育教育落到實處。因此,教師就可以在教學環節中,采用情境化的教學模式,在教學課堂中構建實際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地融入到教學情境之中,保證學生能夠在教學情境之中,輕松且自然的吸收德育教學的內容,同時,幫助學生培養情境教學課堂中的優秀品質。
例如,教師在開展小學德育教學“信守承諾”這一品質的教學環節中,教師就可以教學環節中構建情境化教學情境,幫助學生吸收這節課程的優秀品德。教師可以在上課時,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引導學生扮演說話不算數的同學。在情境的構建環節中,教師應當重點表現說話不算數會導致的后果,學生在扮演的過程中,深刻體會到不守諾言的后果。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就能夠在教學情景之中有效吸收信守承諾的重要性,從而保證這一節課程的有效落實。
三、樹立學習榜樣,引領知行合一
對于心智尚不成熟的小學學生而言,學習榜樣對學生的提升作用往往超乎教師的想象,學習榜樣的有效樹立能夠保障學生主動地采取行動,能夠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有意識地將自身的行為規范化。而在道德學習模仿的激勵下,學生就能夠在日常中刻意地采用“講文明,守禮貌”等行為,學生也就能夠在這樣的影響和實際運用的過程中,將德育教學融入到自身的行為舉止之中,保障德育教學“立德樹人”這一目標的有效落實。
例如,教師可以為做出“拾金不昧”、“見義勇為”、“樂于助人”等先進事例的學生發放獎牌,在班級中進行表揚和鼓勵。小學學生會由于爭強好勝的心理,和對獲得榮譽和獎牌學生的羨慕,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注重這些品格的養成,在遇到實際問題時,也能夠主動地運用德育學習的內容。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德育教學的有效性就能夠得到充分保障,立德樹人這一教學目標也就能夠得到有效完成。
總結: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是學生塑造人格,培養品質的重要階段,也是教師德育教學的重要階段,教師要充分小學德育這一重要課程,重視學生這一階段的道德品質培養,保證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干預和引導下,樹立健全的人格,培養正確的三觀和優秀的道德品質。而如何有效做到這一點,這需要教師將立德樹人為己任,不斷嘗試和探索教學環節和教學模式,有效提升小學德育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李娜.小學德育教育現狀與對策[J].科學咨詢,2021(7):164-165.
[2]劉挺輝.關于新形勢下小學德育教育的探索[J].新一代,2021,25(3):107.
貴州省遵義市余慶縣新樂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