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剛
德育工作是學校的首要工作,但在德育實踐中,容易出現內容空乏、簡單說教等問題,結果反而呈現德育工作被弱化的現象。對此,學校著眼德育課程一體化的整體構建,統籌規劃,建構了融合德育課程,并通過多種途徑協同實施。
首先,統籌規劃,一體化整體構建。
學校的融合德育課程包括德育課程、學科德育、活動德育課程、隱性德育課程。德育課程是專門承載德育目標的課程,是德育課程體系的基礎和核心,主要有“道德與法治”國家課程,“畢業課程”“研學課程”等校本課程。學科德育是指各學科通過課程進行的德育滲透?;顒拥掠n程主要是指以活動的形式開展的地方和校本德育課程。隱性德育課程包括文化標識、校園環境建設和班級文化建設,它們承載著德育內容,起著潛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其次,以學生為中心,多途徑協同實施。
德育課程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和開展活動來實施的。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多采用體驗探究、小組合作的方式,使課程變得生動活潑。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道德認知和思維認知,比如,利用每周升旗儀式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積極探索“研學課程”和“畢業課程”,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
學科德育的實施應注重兩點。首先,根據學科特點,找到與德育的融合點;其次,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注重對融合點的強化和升華,比如,語文學科教師開展“學生接力日記”活動,并組織學生在固定時間進行全班交流。接力日記記錄下學生們自主管理、自我成長的足跡,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健全了學生的人格。
活動德育課程是學校德育工作的特色。根據市、區和牛堡屯本地區特有的歷史文化和區域資源,學校開發了相關的德育課程。課程以活動為主,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比如,學校組織教師編寫《運河民俗文化》一書,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編寫《氣象與生活探究》和《牛堡屯學校單片機》校本教材,為學生打開科技的大門;編寫《牛堡屯學校德育實施素材集》一書,作為學校中小學德育工作手冊,為班主任提供了工作方法的指導。為了推動學生在活動中成長和提升,學校創造條件,組織學生走進博物館、紀念館,開展“學憲法講憲法”“紅領巾心向黨”等主題系列活動;結合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組織學生召開主題班會。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促進了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和綜合素養的提升。
隱性課程的實施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定期舉行“身邊的榜樣”“美德少年”等各種評優評先活動,樹立學生身邊的榜樣。學校的班級文化建設也形成“三結合”教育理念,即堅持班級文化與做人教育相結合,班級文化與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相結合,班級文化與學習目標教育相結合。
融合德育課程的構建和實施,提高了立德樹人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發展了學生的核心素養。
編輯 _ 張曉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