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龍
摘 要: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有效課堂的構建成為各階段教師所追求的教學目標。對小學數學教師而言,要從實際出發,針對教學中存在的短板采用相應的解決措施,借此來調動學生的參與主動性,這樣在引導學生掌握更多數學知識的同時,還可以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從而構建高效課堂。就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有效課堂構建策略進行探究,并提出相關看法,以期提升教學實效。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數學;有效課堂;構建策略
一、教師轉變教學思想,關注學生學習體驗
教師轉變教學思想并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是構建有效課堂的重要內容。受傳統教學思想的限制,部分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僅關注學生的知識掌握,主要以講解的方式硬性地讓學生熟記教學內容。單一的教學方法以及枯燥的教學內容難以使學生主動加入學習過程中,導致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學生的數學思維、數學綜合能力的發展也受到限制。為改善這一現狀所帶來的教學問題,教師要結合當前的新課改要求,立足學生的能力培養與發展明確的教學目標,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以此來構建高效課堂,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
例如,在講“平行與相交”一節時,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整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來構建有效課堂。本節教學內容主要是讓學生學習平面上直線的位置關系,此節教學內容較為抽象,僅憑教師的講解以及板書難以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內容。因此,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通過直觀的知識內容呈現來引導學生主動加入學習過程,并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探究意識。首先,教師可以以一支粉筆作為切入點,讓學生回答根據粉筆可以聯想到什么內容,學生則回答:線段、直線以及射線。其次,教師借助多媒體中的幾何畫板,為學生呈現兩條直線,并對學生提出問題:大家大膽猜想一下,直線是可以無限延伸的,那么兩條直線交于一點的前提條件是什么?學生進行思考,并總結出相交于一點的前提是直線不平行。最后,引出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深入探究。這樣,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更好地加入學習過程中,使教學效果顯著提升,學生的自主思考意識也得到了有效培養。
二、引入生活實例,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
數學教學與我們的實際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數學中的很多內容都來源于生活,而學生也可以通過所學知識來解決現實問題。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生活實例的引入,通過列舉與實際生活相關的內容來調動學生的參與主動性,并有效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小學生的思想認知還不成熟,較為枯燥的內容容易導致學生的課堂主動性下降,課堂教學效果得不到提升。與學生生活相關的案例,不光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生活化思維,從而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以“混合運算”一節內容為例,教師要摒棄以往單一的“知識講解—學生練習”的教學形式,借助生活實例來簡化教學內容。筆者在指導學生掌握混合運算法則以及注意事項后,沒有直接讓學生進行計算演練,而是為學生呈現了一個生活化問題:小明在放學回家后跟媽媽去超市買菜,媽媽買了半斤胡蘿卜、一斤冬瓜和一斤牛肉,但是后來發現買的東西過多可能吃不完,于是媽媽放下了半斤冬瓜,已知胡蘿卜、冬瓜和牛肉的價格分別是3元/斤、1.5元/斤和34元/斤,那么他們一共花了多少錢?學生就問題進行思考,有的則竊竊私語。接下來,筆者讓學生結合問題列出算式,并結合學生的分析過程,將此題細致講解。這樣一來,通過生活實例的引入,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從而構建高效課堂,使學生的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三、借助組內探究,構建有效課堂
組內探究作為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式,是構建有效課堂的重要內容。借助小組合作不僅可以深化學生對相關內容的理解,其探究意識以及合作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例如,在教學“雞兔同籠”問題時,教師可以借助此種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以組為單位解決攻克教學難點。首先,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提出問題:現在有100個饅頭和92個和尚,大和尚一人吃兩個饅頭,小和尚一人吃一個饅頭,那么大、小和尚分別有多少人?其次,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問題探究。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則起到引導的作用。最后,各小組選擇一名代表說一說本組的最終結果與解題思路,教師對其進行評價。這樣,借助小組合作學習法有利于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并培養其探究意識與創新思維,整個教學過程學生的熱情高漲,教學效果十分顯著。
新課標下的小學數學有效課堂構建需要教師立足學生的發展以及教學的要求,要針對問題采取有效的措施。相對來講,部分教師的教學思想較為落后,仍以單一的知識講解法為主,要求學生掌握必要的數學知識以及解題步驟,學生則只是生硬地掌握教學內容,其主體性沒有被體現,這容易導致學生的思維能力、個性化發展受阻,且教學效果不高。為此,小學數學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轉變自身的教學思想,轉“知識講解”為“引導”,以此來構建有效課堂,促進學生的整體能力發展。
參考文獻:
[1]楊璇.基于小學數學復習高效課堂的創建研究[J].小學生(中旬刊),2021(1):10.
[2]拜如龍.淺析深度教學資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設計與應用[J].試題與研究,2020(36):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