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疆徽
摘 要:信息時代的來臨,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重大影響,同時也滲透到了教育領域。為了培養信息化、技術化人才,教育部門極度重視信息技術的教學。基于此,主要闡述提高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實效性的對策和措施。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實效性;教學方法
隨著信息時代的快速發展,在高中教育中教學方式進行了創新升級,學校對信息技術的教學也越來越重視,為了使信息技術和教學課堂進行有效的結合,提升課堂的教學質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堂知識點,需要找到提升信息技術教學實踐性的對策和措施,這樣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激發教師的教學熱情。
一、科學落實教學新理念
1.教學內容具備趣味性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在各個階段的學習中都需要擁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唯有對學習富有激情才能更加快速地吸收相關的學習知識,對知識產生興趣可以讓學生對學習對象集中注意力,進行有效的觀察,從而提升課堂的學習效率。所以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需要重視學生興趣的培養,設置富有趣味的教學內容,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讓學生在歡快、愉悅的課堂氛圍中進行高效的學習。
2.教學技術達到透明
技術透明是指讓學生對學習內容更加重視,將自身置于學習的過程中,在生活和學習中自然地運用信息技術。學生在學習中要重點關注學習內容,知曉學習內容的含義,對于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課題等以日常生活中常聽見的詞語進行命名,這樣可以拉近學生與信息技術的距離,讓學生能夠更容易接受信息技術的教學。
3.教學作品精細化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對作品的制作有著嚴格的要求,信息技術的教學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還可以提高鑒賞水平。所以,教師在教學作品的制作中需要注重作品的完整度和精細度,在作品的處理上要十分注重細節,確保作品的精細化和標準化。
二、改善教學方法
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以及教學方式和手段的增多,為了滿足新課程的改革要求,提高信息技術教學課堂的使用效率,高中信息技術教師需要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升級,在教學實踐中探索更多的方法。
1.深入學習,創新教學方法
為了創新升級教學的方法和手段,在教學的實踐操作中,首先需要對教學方法的相關理論知識進行詳細的了解,在完全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對新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進行試驗。其次,教師在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課堂中需要做好調查工作,將適用于學生的教學方法進行整合,從而創新教學形式,改善教學方法。在高中的信息技術教學中最為普遍的教學方式有項目式教學、主題式教學、網絡模式教學等。在教學方式的實施中要重點抓緊三個方法:課前、課中、課后,課前做好預習、準備工作;課中做好知識的傳授、講解工作;課后做好經驗溝通、知識交流等工作。這樣教師的信息技術教學才能夠科學化、合理化[1]。
2.借鑒其他學科的先進經驗
在所有行業中IT行業是一個在不斷創新的行業,高中信息技術的課程是一門前高中教育中較為突出的課程。所以,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中可借鑒其他學科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式,適當引進IT行業在技術培訓方面的技巧要點,與信息技術教學相融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
3.提升教學量度
在當前的高中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教學內容與其他學科相比相對較少,教學組織相對松散,教師在信息技術的課堂中有一定的教學難度。因此,教師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需要根據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布置學習任務,加強控制教學的量度。在信息技術的課堂中要保證教學內容有足夠的思維密度,控制教學內容和教學實踐,在量度、密度、難度等多個方面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控配置,從而提升教學質量。
三、因材施教
高中教學與初中教學不同,學習內容、學習能力、思維開發能力都會得到轉變,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態度存在差異,所以對不同學生的培養需要根據學生的個性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法,換一種說法便是分類思想教學。
教師需要對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水平有一定的了解,根據學生的興趣選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例如在信息技術的學習中,從學習能力上劃分:對于接受能力強、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可以在學會信息技術知識點后,嘗試接觸新的知識;對于學習能力相對弱的學生,讓學生在課后對信息技術的知識點進行反復的練習。從興趣上劃分:對信息技術有著強烈興趣的學生可以設計具有挑戰性的題目,讓學生進行挑戰;對于興趣較弱的學生,可以進行趣味性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
綜上所述,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教育部門越來越關注信息技術的教學,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對學生的學習和日常生活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在高中信息技術開展過程中,為了確保課程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在教學中要科學落實教學新理念,創新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從而完成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楊彥紅.提升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實效性的對策和措施[J].新課程,2021(4):107.
[2]蔡永鴻.提高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實效性的措施[J].當代教研論叢,202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