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勇



摘 要:近年來,國內高層建筑火災事故頻發,導致亡人事故不斷發生,高層建筑因其獨特的結構和高度,不僅加大了消防救援的難度,更造成難以挽回的后果。所以,高層建筑的消防安全問題,成為當前消防救援機構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旨在對高層建筑存在的消防隱患提出針對性建議,從日常安全管理、消防設施維護保養、完善消防監督管理機制、提高居民安全意識等角度進行分析,便于日常消防工作的開展,從而保障人們的安全。
關鍵詞:高層建筑;消防隱患;防火監督
中圖分類號:TU998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064(2021)04-121-02
DOI:10.12310/j.issn.1674-1064.2021.04.060
隨著城市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住房質量得到不斷提升,高層建筑已經成為城市發展的標志。但是,高層建筑也是一把“雙刃劍”,在帶給人們優質生活質量的同時還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高層建筑具有樓層高、結構復雜、功能多樣、疏散通道少等特點,一旦發生險情,如果不能在第一時間進行有效的人員疏散和救援,極有可能導致“小火釀成大災”的嚴重后果。所以,面對不同的災情應該有不同的思考和應對措施,只有從更多層面客觀總結事故原因,不斷完善消防設施建設,加強日常防火監督檢查,才能更好地完成維護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的重要任務。
1 高層建筑存在的消防隱患
1.1 安全隱患較多
在高層建筑的建設過程中,由于監理單位履職不到位,在建設初期未能對施工方預埋設的消防管網構件進行有效監督,導致出現以次充好、偷工減料以及產品質量不符合國家3C認證等問題。為了節約成本、減少投入,地產商未能嚴格按圖施工,僅安裝一些簡單的滅火設施設備,沒有根據安全條件足額配備消防設施,一旦發生火災,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和報警系統無法正常工作[1]。對于消防車輛通道的建設更是敷衍了事,減少通道寬度,占用、堵塞、封閉消防車通道的違法現象比比皆是。一些物業服務企業沒有真正認識到消防安全問題的重要性,沒有擔負起其有的法律責任,對消防設施的維護未能給予足夠的經費投入,對消防設施損壞、停用、控制主機癱瘓等違法現象放之任之,為高層建筑的消防問題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隱患。
此外,高層建筑居民較多,用電量不斷增加,相對于多層建筑,高層建筑配備的電路和電器設施設備更加復雜,不僅線路復雜、信號線交織,而且年久失修,不加強日常維護保養就會老化,容易產生消防安全問題。
1.2 疏散難度較大
現在的高層建筑大部分以居住為主要用途,高層建筑雖然帶來了更加舒適的生活環境,但是由于其復雜的建筑結構,也意味著一旦發生險情、災情,人員和物資的疏散難度較大。火災會在短時間內產生大量的濃煙,使建筑內的能見度降低,火場逃生無法準確分辨方向和位置,并且在人流過大的環境下導致居民更加無助[2]。有些居民的消防意識不強,逃生方法不多,面對險情驚慌失措,不懂得如何自救,只會盲目地求生、呼救,在逃生時,不僅給疏散造成困難,而且延誤了自救時間,更容易造成大規模踩踏事故以及二次傷害。
1.3 消防救援難度大
相對其他建筑來說,高層建筑主體規模較為龐大,建筑外部及內部結構更加復雜。高層建筑內的消火栓系統的水流量和壓力相對較小,建筑內部的消防設施對初期火災的處置不能有效發揮作用,火勢失去控制并形成立體火災后,往往會耽誤滅火救援黃金時間期。高層建筑內部封閉性較強,導致火災產生的煙霧濃度更高。高層建筑采用垂直向上的方式建造,在救援中往往需要采取高空作業的方式進行救助,且發生立體火災后很容易造成其周邊物質的燃燒,將災情擴大,造成不可逆的損失[3]。
2 強化高層建筑防火監督
2.1 定期檢查內部消防設施
高層建筑發生火災時,內部的消防設施和器材對控制初期火災的蔓延能夠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物業服務企業必須每天或定期對內部設施進行檢查維修,時刻保證消防設施和器材處在完好有效的狀態。同時,對高層建筑內部的自動滅火裝置的信號聯動情況進行測試,如圖1、圖2所示,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將事故發生概率降到最低[4]。高層建筑內部室內消火栓箱內的消防水帶、消防水槍、消防卷盤和遠程起泵按鈕等設備要保持完好有效,消防水管水量充足,管網壓力滿足要求,滅火器、應急照明燈和疏散指示標志等符合標準,疏散逃生通道保持暢通,切實保證被困人員快速疏散,消防救援人員第一時間展開內攻滅火。
2.2 提升居民消防安全意識
增強居民消防安全意識,提升居民火災自救逃生能力,培養居民初期火災的處理能力,是防止較大以上火災事故發生的關鍵。在日常的消防安全管理和防火巡查檢查中,要時刻告誡居民做到人走氣斷,不要臥床吸煙,不在樓道停放電瓶車、不在陽臺和疏散通道堆放大量易燃可燃物等。物業服務企業或消防救援機構要定期組織居民群眾開展疏散逃生演練和基本滅火技能的知識培訓,比如滅火器材的正確使用方法,低姿態行走或者爬行等逃離火場[5]。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用火用電用氣安全,居民熟記疏散逃生通道的位置、方向,逃生時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慌亂,采取緊急避險措施。當火災發生時,除了懂得自救逃生外,還能夠熟練使用內部滅火器進行初期火災撲救,如圖3、圖4所示。
2.3 完善消防監督管理機制
消防救援機構改制后,國家應急管理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從宏觀層面制定了系列消防監督執法機制,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建筑項目的消防設計、審核、備案和竣工驗收職責都移交給當地住房城鄉建設部門主管,消防救援機構只負責建筑內部消防設施的監督管理。受消防監督制度、消防監督理念不健全等因素的影響,各部門在安全管理實際工作中不能很好地形成工作合力。為了壓實消防責任,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消防安全責任制實施辦法》并明確各級政府、各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的消防職責。此外,在對城區老舊高層住宅小區進行隱患整改時,住建、公安、應急、城管、消防等相關部門要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開展聯合治理,督促街道辦、社區和物業服務企業對老化、損壞的消防設施進行全面整改,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空白點、不留安全隱患。
2.4 加強火情及時預警
火災發生后,除了及時進行滅火救援以外,還要緊急疏散樓層內的所有人員。然而,面對高層建筑復雜的內部結構,老年人、幼兒和行動不便人員疏散難度大大增加。在培養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識和完善消防設施器材的基礎上,每個樓層都應多點位、全覆蓋地設置消防廣播系統,發生災情能夠第一時間通知樓內居民緊急疏散和安全逃生,也為救援人員內攻滅火爭取一定的寶貴時間。
2.5 定期開展滅火演練
如何第一時間將被困人員疏散到安全地帶,如何將初期火災快速、高效地控制在可控狀態,如何防止火勢蔓延和擴大?要定期開展滅火救援演練,高層火災撲救、滅火劑的供給和人員安全疏散、登高滅火作業是難點。物業服務企業要制定科學的滅火救援預案,并結合預案進行演練,邊演練邊總結邊修訂預案,確保預案更規范、更合理、更科學。轄區消防救援人員要認真研究所有高層建筑火災的特點和規律,結合配備的現有消防車輛和器材裝備,模擬火災場景進行實地、實裝和實戰化演練,針對不同高層建筑特點,充分利用高層建筑內部設置的滅火器材,采用合適的戰斗力量編成和滅火救援實戰操法,快速、高效地處置同類型災害事故。
3 結語
由于高層建筑的自有特性,救援難度和緊急疏散難度較大,一旦發生火災很難有效處置。為此,要將高層建筑內部存在的消防安全隱患作為監管整改的重點,政府部門和消防救援機構要定期抽查高層建筑內部的消防設備運行情況,督促物業服務企業消除隱患,加強宣傳教育培訓,增強居民面對火災時的自救能力,保證居民的居住安全。
參考文獻
[1] 于濛.高層建筑消防隱患與防火監督工作思考[J].今日消防,2020(11):117-118.
[2] 王延尚.高層建筑消防隱患與防火監督工作探討[J].今日消防,2019(8):30-31.
[3] 于海洋.探討高層建筑消防隱患與防火監督工作[J].城市建筑,2020(6):195-196.
[4] 黃加懷.高層建筑消防隱患與防火監督工作[J].地球,2019(9):97.
[5] 金倩.高層建筑的消防隱患及防火監督措施研究[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19(24):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