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镕
摘要:生活化教學模式是新課程改革過程中提出的一項新型的教學方式,是將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進行結合,使學生能通過生活化的引導進行教學內容理解的教學方法。這一教學方式的提出,完全符合了數學實用性強的學科特點,同時也順應了學生善于從熟悉的角度進行事物理解的學習規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體現出了重要的教學價值。因此,教師就應對生活化教學模式的內涵及外延進行深刻的學習、實施、反思及優化,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在生活化教學模式的實施中得到有效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策略
一、生活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教育價值
(一)有助于小學數學課堂三維教學目標的實現
隨著先進教學理念的深入人心,教學目標作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重要因素,發生了極大的轉變,由以往單純的“知識本位”轉變為包括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在內的三維目標。而通過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實施,不僅拉近了學生與數學教學的心理距離,消除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抵觸心理,實現了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同時更能使學生通過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結合,實現良好思維模式的樹立,以此實現學生正確學習方法的獲得、探究能力以及數學知識理解能力的增強,有效地促進小學數學課堂三維目標的實現。
(二)有效地促進了學生良好的個人發展
小學階段的教學都具有一定的啟蒙性和奠基性,對學生今后良好的個人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而學生今后良好的個人發展離不開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全面培養。而通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生活化教學模式的運用,能使學生在對自身生活經驗進行運用的基礎上不斷地進行教學實踐和理論探究,從而實現對數學知識的深刻理解,實現生活化思維模式、學以致用意識的樹立。這就從多個角度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進行了鍛煉與培養,有助于學生數學綜合素質能力的全面發展。
二、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優化實施
(一)樹立正確、科學的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觀念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過程中,新型的教學理念層出不窮,為教師教學模式的創新與教學活動的科學設計奠定了理論基礎。在這種教學形勢下,教師應積極地進行自身教育理論知識的完善,并自覺地將先進的教學理念作為教學指導,認識到“生活即教育”理念的科學性,樹立正確的生活化教學意識。
首先,教師應對生活化教學模式進行深刻學習,在對生活化教學模式的內涵進行有效理解的基礎上,對生活化教學模式正確、科學地把握。生活化教學具有非常豐富的內涵,并不是簡單地將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進行疊加,而是需要學生樹立生活化的思維模式,學著用數學化的眼光看待現實生活中的現象,用數學知識進行生活中現實問題的解決。因此,教師就應從更加深刻的層面和角度進行生活化教學模式的實施,在自身生活化學習觀念樹立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生活化學習方式的樹立。
其次,教師應積極地進行生活化教學模式結合點的挖掘,在備課、學習任務設計以及對學生布置課后練習的過程中,積極地進行數學教學內容中生活化因素的挖掘以及現實生活中數學問題的發現,使數學課堂的生活化教學過程在數學與現實生活的最佳結合點中得以順利地開展,實現教師與學生生活化意識的樹立。
(二)創設具有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小、認知能力差,在對數學知識進行學習、理解的過程中對周圍環境的依賴性較強,很容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因此,教師就可以將一些學生熟悉的生活化因素融合到教學情境中,進行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創設,使學生在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引領下,調動自身的生活經驗,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與理解,實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三)挖掘數學知識中生活化的教學因素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學內容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教學因素,對于課堂教學效果的增強以及學生數學知識體系的構建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因此,在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應從教學內容入手,對數學教材中的教學內容進行深入地分析與挖掘,將其中具有生活化的教學因素作為契合點,實現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深度運用。
(四)實施具有生活化的教學過程
在小學數學教學進行生活化教學模式實施的過程中,諸多教學因素的有效配合,才能實現生活化教學模式更深入地運用與實施。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科學、合理地進行多種教學因素的利用與調整,實現生活化教學過程的開展。
首先,教師應注重教學語言的生活化處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學語言作為重要的教學手段,對于課堂氛圍的改善、教學效率的提升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教師通過對自己的教學語言進行生活化的處理,有效地扭轉了數學課堂冷冰冰、枯燥、乏味的狀態,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教學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
其次,教師還應注重生活化教具的使用。教具是進行數學知識展示的重要教學工具,能更加直觀、形象地進行數學知識的展示。教師就可以將現實生活常見的事物作為教具,對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展示,從而在實現化抽象為具體學習效果的同時,也使學生感受到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最后,教師還應注重生活化習題的設計。數學知識的學習就是為了應用,而習題的解決是對數學知識進行綜合應用的結果。因此,這就需要教師應對課后習題進行生活化的設計與布置,使學生在對課后習題進行解決的過程中強化了自身學以致用的意識,實現了學生數學學習效果的增強。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是符合新課程改革精神,順應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的重要教學策略,對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動意義。因此,這就需要教師應通過生活化教學觀念的樹立、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創設、生活化教學內容的挖掘以及生活化教學過程的實施,促進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深度實施,實現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以及學生數學綜合素質能力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賴華良.小學低年級數學生活化教學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08).
[2] 丁巧珍.小學低年級數學開展生活化教學探討[J].小學生(下旬刊),2020(12).
[3] 吳玉海.小學低年級數學實施生活化教學模式的策略分析[J].當代教研論叢,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