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琛莉
摘要:信息技術作為一門具有操作性質的學科,在教學的過程中更加需要強化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但由于農村初中的教育資源相對落后,教師在操作指導專業性以及計算機設備上都有所缺失,由此將使得學生對信息技術知識的認知停留在理論知識層面上,由此將難以增強學生對信息技術現象理解的透徹性。因此本文將對農村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困境進行應對策略的探究。
關鍵詞:農村;初中;信息技術;操作
1 語言
農村初中的教育資源相對于城鎮的學校具有一定的落后性,因此在具有操作性以及探究性的信息技術學科教學過程中,將需要信息技術教師將生活中常見的信息技術現象融入到教材內容講解中,進而更好地促使學生理解其中的信息技術知識。以下將對農村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優化對策的探究:
2 農村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困境
2.1 深受傳統應試教育觀念影響
盡管在新課程標準不斷改革和推行地情況下,許多學校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方面的力度得到了增強,但是對于農村區域的學習而言,許多教師更加注重對學生理論知識學習能力的培養,統一采用單一的“滿堂灌”講授法展開教學,對于教材中的操作內容更多是引導學生進行背誦記憶,由此使得農村初中信息技術操作開展的頻率并不高。同時在應試教育觀念下培養的學生難以深入理解信息技術操作的具體操作流程,這將使得學生及難以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
2.2 不能正確認識信息技術教學
許多農村信息技術教師認為計算機動手實踐耗費的時間較長,同時在有限的課時開展中對學生展開針對性的操作指導,由此使其產生做操作不如直接背誦操作流程的錯誤觀念,由此將使得信息技術動手實踐過程難以得到規范化引導。同時在信息技術操作指導的過程中單一的教學手段也難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進而將難以提升學生動手以及動腦的整體能力,這將與當前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需求是相悖的。
2.3 缺少現代化計算機設備
對于許多農村初中在計算機設備方面由于缺乏相應的資金,將導致計算機設備難以滿足每位學生的操作要求,同時在經費不足的情況下信息技術教師也難以采購與教學需求相符合的計算機設備,由此將難以提升信息技術操作開展的效率。除此之外,計算機作為折舊率較高的設備,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將難以提升后續操作開展的流暢性,由此將使得信息技術操作開展的效果難以得到提升。學生在稀缺的計算機設備下也難以得到針對性的指導,由此將遺留更多的信息技術操作問題。
3 農村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應對策略
3.1 積極改進和優化傳統教育觀念
為了更好地提升農村初中信息技術操作質量,就需要引導信息技術教師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增強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視力度,切實通過引導學生參與到生活中常見的信息技術操作中,進而更好地促使學生能夠在自主操作中提升實踐操作能力以及學科素養。比如在進行《創建動畫》一課教學上,教師在教學實踐上,要將課程教學內容看作是一個具體的教學項目進行分析。通過合理的規劃動畫創建作項目,能夠充分調動初中生信息技術知識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在進行教學實踐上,教師必須明確教學設計的核心目的,在教學規劃上,立足教學需求出發,有針對性的進行課程內容教學,期間引導學生將操作的流程進行記錄,由此使得學生能夠在直接動手實踐中感受信息技術操作的獨特魅力,進而提升學生對于信息技術學習的深度探索。同時教師在稀缺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對統一操作主題進行探究,以此更好地促使學生能夠在協同操作的過程中對操作流程產生直觀地認知,進而為調動學生參與信息技術學習的興趣奠定良好基礎。
3.2 注重凸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是素質教育的主體,是新課程標準提出的“一切教學活動的主體”,因此,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必須加強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凸現。通過幾個比較簡單的操作,教師能直接讓學生自己做好操作準備,如弄清操作原理、自擬操作步驟、獨立操作操作計算機、觀察操作過程、總結操作結果等,這樣學生的思維才能得到充分激發,在實際動手動腦的過程中能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性和潛能,確保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得到全面提高。比如在進行《文字處理與應用》一課的教學上,教師在開展教學實踐上,立足初中信息技術核心素養培育視角出發,強調在課堂教學上,要讓學生通過知識學習,掌握文字處理和應用的技巧,并可以借助計算機工具自主完成文字的處理操作,可以輕松完成文字處理工作。期間針對不同學生在知識學習中遇到的疑難點問題進行收集,并完成針相應信息的匯總分析。
3.3 加大農村計算機設備投資總量
國家需要充分重視對農村計算機設備投資建設的重視力度,采取財政傾斜的方式為農村初中建設提供資金支持,同時對于一些地理位置偏僻以及經濟發展落后的區域更加需要做好“扶貧”措施,進而使得校園環境得到改變,為提升初中生信息技術操作開展水平創造條件。其次,還需要針對不同區域的初中信息技術操作開展情況設置專項的財政資金項目,引導當地政府將投資資金運用到合理的農村計算機設備建設中,進而更好地提升初中信息技術操作開展的可行性。期間信息技術教師還需要針對農村信息技術教學的實際情況積極教育局相關部門保持聯系,促使其能夠加大對農村初中計算機設備建設的力度,為學生建設更多合適的操作設施,使得學生能夠在有限的信息技術資源下優化整體的信息技術素質。
4 結語
總而言之,在教育資源相對稀缺的農村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將需要從教師教學觀念、學生參與操作積極性以及加大計算機設備建設等方面著手,切實優化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整體效果。期間信息技術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更加直觀的操作過程演示,而后引導學生借助生活中常見的信息技術現象展開操作,促使師生能夠在協同操作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實踐操作能力。
參考文獻:
[1]趙占義.淺議提高農村中學信息技術教學效率的方法和途徑[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20(09):179.
[2]林璇,馮健文,張煥斌.農村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初探[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8,14(08):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