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敏
摘要: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采用單元整體教學法,有利于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興趣,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文章從教學實際出發,闡述單元整體教學法的內涵,并對單元整體教學法在語文教學中的實際應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語文教學;單元整體教學法;主導
過去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時,更多的教師都注重對于文章逐字逐句的閱讀理解,并且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教師在向學生提問。整體的語文閱讀課堂教學就是先認識生字生詞,然后再進行整體文章的閱讀。對于單元內的文章,教師也只會按照課本安排的順序進行課程的安排,帶領學生從前往后的閱讀理解,沒有閱讀學習的重點。這樣的教學方式就導致在實際的語文教學當中,除了沒有體現出教材的特點,更是沒有對教材當中的單元進行歸納總結,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將單元整體閱讀應用于小學的語文教學當中,主要是能夠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歸納總結的能力,例如,在當今的語文教學當中,單元整體閱讀的教學方法應用范圍越來越廣。
一、單元整體教學法的內涵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并結合相關教學活動,將語文教學與學生日常生活有效融合,在增強學生語文學習意識的同時,通過多種途徑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在這種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現有課程教學資源,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大化,成為教師思考和探討的重要課題。而單元整合教學法能最大化地利用課程教學資源,發揮單元整體教學效應,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大化。單元整合教學法主要是以語文教材中的一個單元作為教學內容,對單元文本進行有效調整,并綜合利用課內外教學資源,最大化地提升單元教學效果。
二、單元整體閱讀教學法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基于語文要素的單元整體教學課
統編版語文教材采用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雙線并進的結構形式進行編排,通常一個單元圍繞人文主題選取三四篇課文,單元式教材編排十分適合進行整體教學。如統編版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圍繞“山川湖海”來組文,單元導語頁的下半部分指明要落實的語文要素,第一條通常是要落實的閱讀方法——“閱讀時能從所讀的內容想開去”,第二條通常是對習作或口語交際方面的要求——“習作時發揮想象,把重點部分寫得詳細一些”。在交流平臺中提到“閱讀文章時,我們要注意從所讀的內容想開去”,并提出具體的方法指導——“可以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想開去……還要能從課文內容聯想到更多”。由此可見,第一單元要落實的語文要素就是“閱讀時能展開聯想與想象”“寫作時發揮想象,詳寫重點部分”。對閱讀的具體要求在第一課《草原》的第三道課后習題中有所體現——“生活中你也有過與人惜別的經歷吧,和同學交流”。在交流平臺中更明確指出“閱讀《草原》,讀到課文中主客相聚與惜別的內容,可以聯想生活中自己與別人相聚和惜別的情景,與作者產生共鳴,從而加深對課文思想感情的理解”。在第二課《丁香結》中如何落實展開聯想的語言要素,交流平臺也有明確指示——《丁香結》寫到丁香結引發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由此可以想到其他有象征意義的植物,如梅、蘭、竹、菊,想到這些植物象征什么,由這些植物想到人生的追求”。通過對整個單元的備課,教學時就能非常明確要落實的語文要素,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的整體教學課就是為了讓學生在大量文本中提取并整合信息,形成富有價值的理解結構,實現知識問答的融通互用。萬變不離其宗,在整組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技巧方法可以反復多次在不同單元中使用,加強理解,建構體系。
(二)基于略讀課文拓展的單元整體教學課
統編版語文教材中略讀課文的比例加大了,幾乎每個單元都有一兩篇。略讀課文教學要求“理解內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讀課文,一般是粗知大意”“主要靠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這為整體教學提供了極大便利。如略讀統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課文《猴王出世》時,我們可以讓學生先讀課文,再泛讀豐子愷的《白鵝》、老舍的《貓》、布封的《松鼠》、鄧啟耀的《老人與海鷗》,體會不同動物的習性,在大量閱讀中掌握描寫動物的一些方法,以一篇帶多篇,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基于略讀課文拓展的整體教學課以知識數量和知識獲取速度構建認知優勢,并在此基礎上增進知識深度,學生在此過程中學會在大量復雜的信息中快速選擇自己所需,不至于被淹沒于信息之海。而略讀課恰好帶給學生更多獨立的思考空間,讓學生運用自主閱讀相關知識去體悟文本,這樣的略讀課文教學簡練又有深度。
(三)基于綜合性學習的單元整體教學課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學段目標與內容”中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要求,以加強語文課程自身各板塊之間的聯系,同時增進語文與其他方面的學習和生活之間的聯系。統編版語文教材從五年級開始,每冊安排了一個單元的“綜合性學習”,并提供了多篇閱讀材料。如六年級下冊綜合性學習“難忘小學生活”,圍繞畢業季展開,包括“回憶往事”和“依依惜別”兩個部分,這些內容都與畢業活動息息相關。“回憶往事”部分閱讀材料有《老師領進門》《作文上的紅雙圈》《如何制作成長紀念冊》,“依依惜別”部分閱讀材料有《我為少男少女們歌唱》《聰明在于學習,天才在于積累》《給老師的一封信》《畢業贈言》。教學中可以通過語文教學與綜合實踐活動進行整合,在制作成長紀念冊的過程中學習分類、整理資料的方法,在策劃畢業典禮的過程中鍛煉活動的策劃能力、分工協作能力。綜合性學習的單元整體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在閱讀中體悟生活,讓閱讀材料成為探究學習的資源,感受生活與學習之間的聯系,把自己的生活體驗注入文本中,從而實現人與文本的互相開放對流,交通互文,在閱讀中見自我見天地見眾生。
總而言之,在進行單元整體閱讀學習的過程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師需要抓住整個單元的文章主題,將單元閱讀的內容整合到一起,以此更好地調動學生語文整體閱讀學習的積極性。在現今階段,單元閱讀是語文整體閱讀學習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教師要對單元整體閱讀提起一定的重視程度,并且還可以利用單元閱讀進行實際的語文授課,進一步提高語文閱讀學習的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偉偉,尹紅梅.小學語文主題單元整合教學的實踐[J].現代教育,2017(01):57-58.
[2]王琳.小學語文單元整體的教學的實施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6(22):179.
[3]王飛.單元整體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