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恩太
摘要:英語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而初中是學生學習英語的轉型期,只有做好了課堂教學,才能為學生的英語學習和未來的長遠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是,目前仍有部分初中英語教師受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上,使學生幾乎沒有機會,進行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結果只會使英語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甚至是負效。針對這一情況,初中英語教師應徹底擺脫落后觀念的束縛,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導下,結合實際學習情況,推進教學方法的創新,從而不斷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開展
課堂是學校教育教學的基本單元和組織形式,是推進課程改革的前沿陣地。當前,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在全面展開,初中英語教育教學也面臨著新的任務,這就是要全面創新課堂教學,以適應更高要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鑒于此,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從巧妙設置課堂導入、靈活運用教學模式、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充分結合信息技術四個層面,對新課改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科學方法和具體策略進行系統分析。
一、巧妙設置課堂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導入是課堂教學的起點,靈活而巧妙的課堂導入,能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生的興趣,為有效課堂的構建奠定基礎。因此,新課改下初中英語教師應充分重視課堂教學中的導入環節,根據新的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新課標內容,并在課堂教學開始時,通過游戲、競賽、謎語、故事、問題等形式導入,以有趣的課堂導入來吸引學生分散化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促使學生主動進入下一門課程學習,為課堂教學的開展做好鋪墊。
例如“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根據筆者的調查發現,本班學生英語學習熱情不高,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學生的學習成績很不理想,所以我每開新課,都會設置課堂導入環節,從一開始就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比如這節課筆者先以生活中的現象為例,介紹了學生來校的時間和過程,再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踐,來表達自己從起床到學校的經歷,通過敘述這段經歷,學生的學習熱情開始高漲,此時,筆者正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講述自己的學習內容。如此以來,筆者通過巧設課堂導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靈活運用教學模式,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1.組織開展趣味活動
課堂氣氛與環境對學生學習情緒、學習心理、學習狀態等都有直接的影響,但傳統的英語課堂氣氛往往單調、單調,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甚至產生抵制、抵制心理。因此,初中英語教師應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需要,設計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趣味教學活動,包括游戲活動、競賽活動、角色扮演活動、閱讀活動等,充分發揮寓教于樂的作用,讓學生全面參與到課堂中去,同時學習英語,更具學習興趣和熱情。
例如,在教授“How much are these socks?”這一課時,筆者根據教學內容開展了一些趣味活動,如組織開展角色扮演的趣味活動,還原現實生活中的購物情景,讓同桌兩個人分別扮演售貨員和買家,運用本節課程中所學的英語句型,進行對話,促進學生們主動的參與,在角色扮演中去掌握詞匯,加深記憶。這樣,筆者通過組織開展趣味活動,有效活躍了課堂教學氣氛。
2.結合分層教學模式
“因材施教”提倡結合學生差異,實施有針對性的教育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和進步。分層教學是實現因材施教的有效途徑,初中英語教師要改變過去“一刀切”、“一鍋煮”的教學模式,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能力水平、思維方式、知識結構等因素,劃分為優、中、差三個不同層次,提出差異的教學要求、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去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發展需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進步。
比如,筆者在“What does he look like?”這一課教學過程中采用了分層教學法進行教學。第一,筆者將學生分為A、B、C三個由高到低的層次,分別為不同階段的學生所組成,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制定出不同難度的學習方案,如,要求A層次學生熟練掌握本課程的單詞和句式并進行對話,要求B層次學生基本理解、記憶并掌握本課程的單詞和句式,要求C層次學生認識本課程的重點單詞、短語和句子的含義,以滿足不同階段學生的學習需求,促進學生共同發展。
三、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活躍課堂教學氛圍
1.巧妙設置課堂提問
教學中,如果一味地傳授和灌輸知識,很容易使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導致思維僵化、興趣喪失。初中英語教師應改變課程知識傳授傾向,重視在課堂上設置和提出問題。老師應該對英語教材教科書進行全面、深入、細致的研究,提煉并掌握其中的重點、難點和要點,結合學生的認知,巧妙地設置啟發式課堂問題,找準教學時機,進行恰當的提問,以創設靈活多變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思考動機,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例如,“Why do you like pandas?”在課堂教學開始后,筆者首先帶領學生閱讀課文內容,讓學生初步了解課程主題,并了解本節課所學詞匯。其次,筆者將從閱讀材料中提出問題,通過提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筆者在提出問題后,給予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讓學生利用這段時間從閱讀材料中找出答案,在這個過程中,筆者根據問題的難度給學生提供指導,經過一段時間后,學生得到答案,再讓學生從學習成果中尋找答案,在此過程中筆者根據學生的學習成果來引導學生。
2.利用小組合作教學
新課改強調并提倡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小組合作教學更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師生互動。對此,初中英語教師應創新課堂教學模式,以促進這一模式的實施。首先,教師要對學生在班級中的具體情況有全面而深刻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按照科學的標準進行合理的分組;其次,教師要發揮引導作用,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交流、互動,達到觀點交融、優勢互補,活躍課堂教學的氛圍,使課堂教學取得理想效果。
例如,在“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課程開始前,筆者將學生們分成了多個小組,每個小組5人,小組成員劃分好后,筆者再為學生們布置探究任務,如“what time is it?what time do you usually get up?what time do you take a shower?”等,學生們在任務的驅動下,主動地展開交流和探討。這段時間,筆者會在各小組內部巡回,觀察學生們的討論過程,確保學生們的合作學習效果。
四、充分結合信息技術,加快學生知識理解
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讓知識變得更容易接受和理解。針對這一點,初中英語教師需要真正做到與時俱進,不斷提升自己的信息素養和教學技術水平,靈活巧妙地利用多媒體、電子白板等信息技術設備輔助英語課堂教學,對英語知識進行信息化、數字化、加工,再通過圖片、動畫、聲音等形式呈現和展示,創造出直觀直觀的教學情境,刺激學生的多重感官體驗,從而加速學生知識理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比如,在教授“Is this your pencil?”這一課時,筆者首先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了數組圖片,通過圖片所呈現的實物圖引起學生的注意,每展示一幅圖片后,筆者將圖片中的英文詞匯展示出來,并播放詞匯錄音,讓學生跟讀。借助直觀圖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了明顯的提高,在接下來的教學中,筆者同樣會借助信息技術的輔助,為學生播放教材中的錄音資料,以提高學生的詞匯能力。
總之,在新課改的形勢與背景下,各學科教育教學應全面變革與創新,以適應新的任務與要求,促進學生的發展與成長。因此,每個初中英語教師都要充分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和使命,牢牢把握課程改革發展的基本趨勢和內在要求,并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狀況,對學生進行積極的探索,并通過各種教學策略的創新,優化整個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提升課堂教學的效能。
參考文獻:
[1]李曉杰.新課改下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探析[J].黑龍江科學,2018,9(14):72-73.
[2]王小梅.多樣化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華夏教師,2018(02):63.
[3]符秀群.新課改形勢下提高農村初中英語教學質量的策略[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8(S1):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