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炳美 呂迎春
摘要:對生命的探索是人類社會永恒的命題。關愛生命需要教育的支持,生命的發展需要教育的力量。人生教育的目標是幫助個體喚醒生命意識、促進生命主體成長、追求生命主體幸福。小學階段是學生生命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在這段時間內,教師要特別注意滲透、加強生命教育,引導學生樹立積極的生命觀和生命態度。基于此,本文將結合實際經驗,從開放課堂、清晰主題、信息技術、結合生活四個層面出發,分析小學生命教育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關鍵詞:小學;生命教育;有效方法;策略
生命教育的目標,在于激發學生生命活力,豐富生命內涵,加強生命交流,追求生命價值。然而,當前的學生生命教育缺乏人文關懷,使學生生命發展所需要素邊緣化,不僅學生創新學習活力不足,全面發展動機弱化,未來學習生涯選擇模糊,甚至導致近年來學生生命道德意識的缺失。所以說,作為小學教師,我們需要樹立更加科學的觀念和思想,充分認識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主動去探索和運用科學、創新的方法、策略,以切實提升生命教育教學的實效,實現應有的價值和目標。
一、開放課堂,營造生命教育氛圍
處于生命的初級階段的小學生,他們的性格變化較大,對生命的認識搖擺不定,教師采取口授或灌輸的形式,勢必使學生感到厭煩,學習興趣下降,甚至覺得教師教學停留在理論層面。在這方面,教師可以為學生開放課堂,主動去組織和開展主題生命活動,從而營造出生命教育的良好氛圍,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其中,從活動參與中產生深刻的體驗和感悟,感受到生命的絢麗,從而激發學生對生命的熱愛和珍惜,并讓學生形成珍愛、保護生命的行為。例如,筆者不會將生命教育局限于課堂教學和理論層面,組織開展主題性實踐活動,讓學生走出校園,觀察學校里來來往往千姿百態的人,真正捕捉到充滿生命和活力的校園氛圍。生命教育本身充滿了人文教育,讓學生走出對生命的束縛,仔細觀察和記錄,使他們的個性更加張揚,使他們的思想不斷綻放,最終使學生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二、清晰主題,引發對生命聯想思考
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細致的講解,讓學生一切按照老師的教學思路走,這樣,學生的思維就被緊緊地固定在教師的課堂上,這樣學生對生命的意識是不夠深入的。所以,在生命教育課堂上,教師可以選擇生命價值課程,給學生更多的生命教育機會,要求學生樹立良好的生命意識和觀念,掌握保護生命的方法,讓學生感受到生命的靈動,從而激發學生對生命的思考,在敬畏生命中積極地創造。例如,春天到來時,筆者可以把春天、生命相關的各種事物聯系起來,讓學生把自己喜歡的東西結合起來。筆者會充分尊重學生,給學生以足夠的支持,讓學生在春天里感受生命的魅力,從而激發學生對春天的熱愛,對春天生活的思考和體驗,最終將生命意識印在學生心中,加深對生命的感知。
三、信息技術,引導學生感悟生命教育
伴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現代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實踐中的應用日益廣泛,不僅改變了知識的呈現方式,也使教學內容得到了擴展和豐富。小學教師需要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和技能,從而巧妙地運用多媒體等現代技術,以圖像、動畫、錄像、聲音等形式,再現鮮活的生命,營造直觀動態教學情境,引領學生進入到特定情境匯總,在情境中展開思考,激發學生情感共鳴,對生命教育產生深刻的感悟。例如,筆者利用多媒體的方式,向學生展示了白楊的生存環境,讓學生感受到邊地惡劣的地理環境,再透過文字內容,展示出在邊疆勞苦的軍人,透過畫面中的一些生活細節,讓學生可以認識到生命的價值。
四、結合生活,引導學生體驗生命教育
生活是學生最熟悉的情景,透過學生的實際生活,滲透生命教育,能使學生產生更為深刻的體驗,認識生命的現實意義與價值。因此,小學教師應從生活實際出發,注重觀察、挖掘、收集與學生生活經驗有關的各種實例、材料,并把它作為教學資源,融入學科教學活動中,創設富有生活氣息的教學情境,給學生提供真切的活動情景,讓傳統的知識課堂成為生命教學的教學資源,有效引導學生關愛生命、珍惜生命、體驗生命價值。
比如,筆者為學生們介紹生活中人的身體健康狀況,使學生了解身體健康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發現自己生病時,應第一時間到醫院進行檢查,保持身體的正常運轉。此外,筆者也希望同學們說一些生活中的什么東西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學生的思考和表達,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使他們更好地獲取知識,提高學生的生命意識。
因此,生命教育的開展實施,是現代教育發展的趨勢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小學教師必須堅持科學創新的思想觀念,重視生命教育的意義,通過開放課堂、清晰主題、信息技術、結合生活等方法和策略的運用,優化生命教育的過程,提升教育教學的實效,以更好地去促使學生認識生命的內涵,增強生命意識與觀念,追逐有質量的生命。
參考文獻:
[1].承載生命之教育 奠基人生之幸福[J].教育觀察,2019,8(26):2.
[2]曹玉霞.淺談開展生命教育的方法及重要性[J].文學教育(下),2019(05):150-151.
[3]郭蓉.落實生命教育,推進素質教育[J].西部素質教育,2019,5(02):8-9.